浅析互“联网+”背景下旅游行业转型及旅游行业发展趋势

时间:2022-10-25 02:50:57

浅析互“联网+”背景下旅游行业转型及旅游行业发展趋势

摘 要:旅游产业最早导入互联网技术,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旅游OTA已经对旅游传统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本文通过分析旅游行业转型中的问题,试探讨旅游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互联网+;旅游行业;转型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入运用,“互联网+”战略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旅游产业需要依托大量信息,是最早导入互联网技术的行业。旅游OTA(在线旅游服务商)的发展,对原有的旅游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尝试通过转型中旅游企业的矛盾分析探讨“互联网+”背景下旅游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互联网+旅游的内涵

“互联网+”旅游就是将网络技术和旅游行业全面融合,将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和思维方式以及服务理念全面运用到旅游产业中,转变以旅游企业为中心的产销分离格局,变成以旅游者为中心的产销一体化格局。将大数据和云计算构成的基础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多重网络技术的融合传输到用户个人电脑、手机等移动端,让旅游者根据自身需求和喜好进行旅游产品生产与创造。

二、行业转型中的问题

1.旅游者旅游观念的转变。传统旅行社通过提供大量标准化旅游产品,赚取旅游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收益。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必须按照旅行社制订的旅游计划进行游览活动,也就是所谓的“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在某种程度上,旅行社的旅游产品限制了旅游者自由选择的权利,在信息技术相对滞后的时期,这种旅游方式能够很好满足全民旅游的愿望,但是不能满足消费者追求个性、追求自由的愿望。而“互联网+”旅游的模式正好迎合了当下居民收入增加、文化素质提高对旅游的旺盛需求,满足了旅游者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进行旅游的愿望。同时,互联网上海量的旅游出行游记、照片、视频也不断改变着人们对旅游的理解,旅游者从“走马观花,求多求全”式旅游,转变为更加注重旅游体验和旅游感受。因此,旅游者在选择出行方式上就会相对愿意选择一些特别的旅游产品或者自由度较高的旅游产品。

2.旅行社营模式的转变。旅游者旅游观念转变的后果是,旅行社固定的旅游线路产品受到冲击,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通过OTA自由组合旅游产品,旅行社的经营受到冲击。另一方面,国家对公费旅游政策的出台导致旅游行业众多订单减少,旅行社经营利润下滑,再加上日益增加的房租和人力资源成本,使得旅行社不得不考虑转变运营模式,给旅行社带来新的利益增长点。

3.旅游电商间的激烈竞争。旅游电商的出现虽然改变了旅游产业的运营模式,但电商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再加上BAT的进入,旅游电商之间的相互竞争和并购以及资本运作带来的恶性竞争也将成为阻碍旅游电商发展的问题。另外,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新的平台取代旧的平台,新的客户端取代旧的客户端,技术开发成本高昂,这些都是旅游电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互联网+”背景下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

1.旅行社改变运营模式。要想改变旅行社的被动局面,就得改变旅行社在旅游产业链中的地位。旅行社一方面可以考虑导入OTA的运营模式,建立线上、线下联合运营的模式对抗OTA,但是网站建设及维护以及后备人才培养都需投入大量的运营资金,只有实力雄厚的旅行社才能实现转型,例如港中旅的芒果网和中青旅的遨游网。而更多的中小型旅行社可以着手新商品开发上,依托多年旅行社经营管理的经验,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或者转变运营模式开拓旅游行业的蓝海,例如旅行社依托新的旅游资源,开发新的旅游线路;还可以接受一些非常规路线或者旅游产品的设计为客户定制产品。一部分旅行社将目光放在了既有客户维护上,针对多年积累的客户群做深层次的需求调研,定制贴合固定客户需求的产品。只有这样,旅行社才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

2.旅游电商进一步细分市场。旅游电商虽然能够按照旅游者的要求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但是旅游电商之间竞争激烈,电商企业并购频繁,且网络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导致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本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市场抢占中,一旦失去资本运作的介入,旅游电商企业发展岌岌可危。因此,旅游电商企业只有进一步细分旅游市场,发挥网络信息资源优势,分析旅游者的需求,以智能计算的方式为旅游者提供便利、多元的旅游服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步。

四、总结

“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产业变得更加贴近旅游者,为旅游者带来便利,同时行业转型也带来了旅游发展趋势的变化。旅游教育部门只有敏锐地感知旅游行业的变化,即分析旅游企业的人才需求状态,才能更好地改进培养方案,培养出适合旅游企业发展的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胡晓聪.“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商业经济,2015(10).

上一篇:注重提问技巧,成就智慧课堂 下一篇:论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