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电子技术基本技能与学生职业行为习惯的有效融合

时间:2022-02-20 08:01:15

探讨电子技术基本技能与学生职业行为习惯的有效融合

摘 要:大学阶段是培养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实训是本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将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培养有效融合到本课程的教学中,对学生后期课程及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际,研究探讨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和学生职业行为习惯有效融合的途径。

关键词:基本技能;行为习惯;有效融合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让学生同时具备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实训通过设置五个任务把八项基本技能融入其中。通过一系列任务的训练,学生可以掌握从器件选择、电路识读、制作到测试的整个过程。以下笔者主要针对这门课程,从几个方面谈谈促进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和学生职业行为习惯相融合的一些看法。

一、提高学生的认识

要使学生明确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成才的重要作用,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和重视程度。了解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是什么,就要掌握基本技能有哪些,教师要从源头抓起,提高学生的认识。

二、完善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和职业行为习惯的标准和考核体系

通过对电子企业调研和岗位需求分析,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内容和岗位职业行为习惯要求。与企业标准对接,制订各项基本技能和职业行为习惯的标准。将职业精神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标准中,落实到教学环节中。把具有专业特色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纳入到课程成绩评定中。比如“7S”及“5定”已纳入考核方案,要求从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以及定标、定位、定品、定法、定量等各个方面考核。

三、设计两者融合的项目训练标准,强化细节

教师要选用合适的实训项目载体,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有效的管理模式,对每个电子技术单基本技能设计若干个训练项目,让学生一人一组按标准重复多次单项基本技能训练,并与职业行为习惯相融合,且对每项职业行为习惯也设计标准训练次数与达标要求,反复强化训练。

四、训练融入第二课堂

因课时限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无法让每位学生达到技能训练标准化和职业行为习惯化。因此需制订课外熟练计划,开放实训室供学生训练巩固,将技能训练融入学生的业余活动,成为学生自觉行为的一部分。引导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各类专业社团,如家电维修、电子设计协会,每周开展一次活动,进行专业技能练习、志愿者服务或到企业一线岗位焊接体验等,让学生的技能得到提升、兴趣得到培养。

五、利用技能考证平台

充分利用技能考证培训平台,促进基本技能与职业行为习惯的进一步融合和提升。学生对技能证书的考取非常重视,因此培训时会特别认真,对各项要求也严格遵守。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对其进行结合训练,这也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前最后一次综合能力的锻炼,对就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树立安全、节约等规范意识

在基本技能训练中,教师要给学生灌输安全第一、节约耗材、爱护仪器的意识。比如,学生在全身心投入焊接时,电烙铁可能会不小心烫到手、头发;焊锡丝会跑到插座接口里造成电源短路跳闸;电阻电容三极管等小元件会掉在地上;仪器一直开着。类似这些情况如果教师课堂上反复强调,学生就会牢牢记住,好的习惯就会慢慢养成。

七、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探讨能力和团队意识

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不主动帮助别人甚至有问题不屑去问,所以课程规定四人一组,个人考核和小组考核相结合来评定任务成绩。这样个人的表现会影响其他学生的成绩,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彼此之间的感情,还能让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有序,提高效率。

八、以班级为平台,结合班级文化、班规促进职业行为规范的养成

在学生品德养成与实践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教师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的考核管理,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养成健康向上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全面发展和整体素养的提升。

电子技术基本技能与学生职业行为习惯有效融合的过程中肯定会存在一些问题,这项工作应常抓不懈、反复练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牢固掌握专业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蒋双庆,刘勇,李宏.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训练的研究与实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

作者简介:范灵芝(1982― ),女,浙江金华人,工程硕士,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师,主要从事应用电子技术的研究。

上一篇:要使沟渠清如许,须拓源头活水来 下一篇:数学课堂中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