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时间:2022-10-25 02:49:07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摘 要: 幼儿心理学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对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人才起着重要作用。针对目前影响中职校幼儿心理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因素,文章从转变教师观念、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等三方面提出优化中职幼儿心理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中职校 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心理学 有效课堂 教学策略

幼儿心理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为幼师专业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提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对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战场,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有效性越高,学生学习的收益性就越大,教学质量越高。然而,现实中中职校幼儿心理学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却不尽如人意,这必将影响学生将来在幼儿教师这一重要工作岗位上的胜任度。积极探索中职校幼儿心理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一、影响中职校幼儿心理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因素

(一)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保守

在中职校幼儿心理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观念的影响,常常以教定学,把教学过程看成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以本为本,忠实地执行教材,照本宣科现象依旧存在,教学没有创意;过于偏重知识目标,忽略情感态度目标;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大部分采用的是讲授法,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等等。

(二)中职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

随着普通高校扩招热持续升温,进入中职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普遍下降,学习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差,学习效率低。由于缺乏对幼儿教育的感性认识,学生第一次接触幼儿心理学,总觉得心理学深奥又抽象,教材看不懂,普遍认为学习难度大,学习兴趣不浓厚,甚至还有抵触情绪。

(三)师生互动不强,课堂氛围不活跃

课堂上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抄。教学方法单调乏味,教师“一堂言”,学生一堂无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强,课堂氛围较为沉闷,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中职校幼儿心理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中起主导作用。特别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业务素质直接影响有效课堂教学的开展。因此,教师要认清新形势,与时俱进,转变旧观念,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者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学生角度出发,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全面性;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态度、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合作等态度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教师要不断为自己“充电”,提高教学素质,深厚教学基本功,努力使教学语言更富艺术性、教学方法更有灵活性、教学过程更有情感性、教育手段更具策略性,最终使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

(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运用事例法、案例分析法,“盘”活教材。幼儿心理学内容科学性、理论性较强,学生初次接触,觉得深奥又抽象,难懂难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结合大量生动形象的事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心理学教育教学案例把抽象的心理现象概念、原理等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置身于一定的实际教育教学情景之中,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心理学概念、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既“盘”活了教材,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运用游戏法、实验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游戏法,通过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相关心理现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各种心理小实验,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知识。通过游戏法和实验法,不仅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还可以使抽象的幼儿心理理论知识内容更形象化,易于为学生理解、接受、掌握。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课程内容。为了更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材料,教师应充分整合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并运用于幼儿心理学课堂教学中。这种手段的使用,一方面使幼儿心理学教学内容更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笼统的内容具体化。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创设更生动、逼真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获取更深刻的求知探索体验。信息技术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4.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通过创设兴趣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通过创设激励情境,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应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进而有效提高幼儿心理学课堂教学效率。

5.引导学生建立起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因学定教”,科学安排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帮助之下,充分发挥主体性、小组学习和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学习中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便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自然也会提高。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优化课堂教学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在长期的教与学活动中,师生关系融洽,相互信任和理解为形成积极、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打下基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真诚主动地接触、关爱学生,采取情感投入、民主教学手段,对学生尊重信任,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实现积极的师生互动,为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打下牢固基础。

2.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欲望、情趣需要等,结合幼儿心理学的教学内容特点,恰当地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如上述提到的事例法、案例分析法、游戏法、实验法、多媒体教学,等等),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引起他们的学习,调动他们的积极情感,使他们想学、爱学、乐学。同时,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学习权利还给学生,把说的机会交给学生,把想和做的时间留给学生,教师做好引导者,引导学生乐学、活学、会学、善学,从而使学生积极动口、动手、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3.充分发挥教师的影响作用。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师德修养、知识层面的扩展、专业技术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切实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感染学生,使得学生“敬师乐学”。另一方面,教师要十分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对自身情绪的调控,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自身积极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从而营造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甘素冰.幼儿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广西教育,2010(06).

[2]罗三桂.现代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06).

[3]吴安琪.谈谈幼儿心理学教学策略的优化[J].现代教师与教,2011(02).

[4]刘懿,徐旭荣.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巧用[J].中等职业教,2010(20).

[5]姜言波.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探讨[J].考试周刊,2011(80).

上一篇:职业学校教学能手相关政策、文件解读 下一篇:以文化意识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