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德性:基于爱心与责任的坚持

时间:2022-10-25 02:42:31

教师德性:基于爱心与责任的坚持

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高尚的道德和精神品质,它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师对学生最大的影响莫过于教师德性对学生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尤其又表现在教师德性对学生人格特质与精神品质的塑造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的终极价值。

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教师应时时刻刻保持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中有爱,爱这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有责任,再苦再难也要挑起教书育人的重担,有陪伴,在学习和生活中与孩子们一起砥砺前行,还有许多温暖人心的正能量。

而态度之外,教师还要有两种准备――信心和耐心。即面对班级管理问题,要坚信问题学生是可以通过教育转化的,每一位学生都有趋善的心理,但学生的习惯养成和思想转变往往是个缓慢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做细致的开导工作。

第一次执掌班主任的教鞭,我就遇到了“大麻烦”。这是个全女生的特色空乘班,班上有个叫小英的住宿生,为人霸道,面对同学和老师的善意提醒,会生气,大喊大叫,摔门而去。因此,很多同学不愿与她做朋友,她的舍友还提出了更换宿舍的请求。一筹莫展之际,资深班主任林老师向我伸出了援手。她教导我,不要放弃,注意观察和分析,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后来,我对小英的情况做了分析: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父母把她视为掌上明珠,盲目满足。久而久之,孩子越发自私任性。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父母逐渐意识到在教育方面出了问题,想要转变,但苦于无从着手。

对病情分析后我开始对症下药。首先,与她正面交流。在前两次的交谈中,我感觉到她对谈话不理解,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接着我又反复进行了20多次谈话。慢慢地,她开始有“改过自新”的想法了。之后我利用课余时间找她谈人生、谈理想、谈感恩,鼓励她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认清自己的奋斗方向。我还依托环境支持,对她进行行为强化帮助:请班上自觉性好的同学提醒和关心她;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配合;让任课老师监督和帮助她。

渐渐地,小英有了明显转变。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公布,她分数不错,给了我大大的拥抱;大学被录取,她打电话向我报喜;大学期间,因学习问题,她通过QQ向我请教;被南方航空公司录取,她的母亲打电话感谢我。

回首整个过程,其实波折不断。最初方法不合适,我倔强好胜,她霸道蛮横,产生种种矛盾;家长护犊心切,毫无原则偏袒。但这些都没让我放弃这孩子会转变的信念。我调整方法,以柔克刚,对孩子的蛮横和家长的无理取闹,我选择微笑隐忍,将心比心,用写信、谈天的方式,慢慢打开孩子和家长的心门,最终获得了孩子和家长的信任。

班级是学生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成长室,教师德性就好比照耀学生的阳光,用负责的态度、满腔的爱心、坚定的信心与耐心哺育他们成长,让每一颗种子都在阳光下健康地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第四中学

上一篇:Femto系统独立安全网关改造方案 下一篇:我的父亲刘百川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