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代表三年“不满意”

时间:2022-10-25 01:53:55

连续3年,她就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提出建议。连续3年,她对政府办理意见填下“不满意”,坚决要求重办。最终,她以一名人大代表的执著,推动了当地农村教育的发展。

她的执著认真,让群众赞叹;她的“倔强”脾气,让政府服气;她的坚持不懈,推动嘉兴城乡教育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她说:“为了农村孩子的明天,再大的困难和付出也值得。”

她就是嘉兴市第四、五、六届人大代表,嘉兴市秀洲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务处主任张菊华。

简陋的教室刺痛了她的心

“如果不是去现场,我都不相信嘉兴还有这么破旧的学校,看着孩子们在那样的环境里学习,我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虽然已时隔3年,但谈起那次农村完小之行,张菊华仍记忆深刻。

一次偶然的机会,来自秀洲区新塍镇的一名农村小学校长向张菊华反映:“张老师,你是人大代表,能不能帮我们呼吁一下,农村学校的教育条件实在太差了……”

作为曾经在农村中学工作过13年的老教师,张菊华对农村教育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位农村小学校长的话引起了她的高度重视。没过几天,张菊华拿着笔、本子和相机,只身来到秀洲区新塍镇桃园完小。

当时看到的情景让张菊华颇为震惊:破旧的教室,坑坑洼洼的粗糙水泥地面,教学楼墙上纵横交错的裂缝;学校唯一的会议室是一间弃之不用的教室,没有像样的会议桌,靠墙堆满了破课桌,不知情的人,会以为这里是个杂物间;所谓的操场竟然只是一片长满了荒草的“草场”……在张菊华随后走访的几所条件较差的小学,情况也大抵如此,有个别学校甚至简陋得连学校门牌都没有。

这几年,城市学校软硬件建设很快,不少学校都给老师配发了手提电脑,配置了多媒体设施。而与这些学校相比,嘉兴市农村中小学的投入相对较少。到2004年底前,嘉兴市仍有53所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没有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城乡教育的巨大差异,深深触动了张菊华。实地走访结束后,她连夜着手撰写建议,并在2005年初召开的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交了《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建议》,要求市政府切实重视农村教育问题,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

人代会结束后,张菊华的这个建议被列为当年嘉兴市人大常委会的4个重点督办建议之一。

三个“不满意”催生三项政策

瘦削的身材,爽朗的笑声,快人快语的张菊华给人的印象很大度,但她对政府部门的建议办理答复,却显得有些苛刻:只要政府部门办理不力,一律要求重办。

对张菊华的固执,嘉兴市教育部门已多次“领教”。不过,也正是她连续3年在政府部门建议办理反馈意见栏中签下“不满意”,大大加快了嘉兴农村教育的发展,让全市近5万名农村学生圆了“上好学”的梦想。

2005年初,在领办张菊华的建议后,嘉兴市教育局相关部门认真办理、落实。可一直以来,由于嘉兴市南湖、秀洲两个区属于半级财政,财政资金压力大,在农村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存在较大困难。面对有限的财政资金,作为主管部门的教育局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虽然承办部门的办理态度很好,过程也很完整,但办理结果没有实质性突破,没达到我期望的结果。”在2005年政府部门建议办理反馈意见中,张菊华郑重地写上了“不满意”3个字。她表示,这个建议是基层教育系统的老师们托付的,是经过详细调研形成的,而且根据嘉兴市经济发展条件,政府也是可以做到的。

“虽说义务教育费用由县(市、区)级财政承担,大家也晓得这两个区是半级财政。”但张菊华认为,在南湖、秀洲区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市政府也有义务出台政策予以扶持。

收到反馈意见后,教育、财政等相关部门开展了更深入全面的调查,多次协调,并向市政府提交了调研报告。最终,市政府出台了“市本级财政对两个区实行转移支付”的文件,规定市财政从2005年至2007年,每年拿出500万元用于市本级农村教育。

“从嘉兴的经济发展水平看,对农村教育的这些投入还是不够的,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在之后两年召开的市人代会上,张菊华又先后提出建议,要求“市财政把市本级农村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列入经常性支出计划”,“确保对市本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不低于省里标准,教育费增量部分主要用于两区农村教育”。

对于政府有关部门此后两年里的两次办理,张菊华感到,虽然有一些举措,但政府反复强调财政困难,始终没有采取大的动作来解决农村教育面临的新困难和新问题。对此,张菊华又两次在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反馈表上写下了“不满意”。

代表的“不满意”,引起了政府的“再重视”,有关部门多次与张菊华联系,重新办理她所提的建议,直至她“满意”。

“因为每个建议都源于我的深入调研,更是学校师生与家长的期望。”张菊华说,作为人大代表,她有责任让这些建议“落地”,而这也正是她为何三次坚持写下 “不满意”的原因。

也正因为她的这股韧劲,直接推动了市财政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2006年,市财政决定将“从2005年到2007年,每年投入市本级农村教育500万元”的政策,实行时间延长至2010年;2007年,市政府又出台两个文件,使嘉兴中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比省定标准高出100元。

对张菊华的执著,一些部门负责人无奈中带着佩服:“这样倔的代表,真服了。”

久而久之,张菊华“不好好办建议就绝不妥协”的脾气,也在政府相关部门和人大代表中出了名。

农村学校的孩子笑了

漂亮的教学楼、设备齐全的实验室、标准的篮球场……

每次踏进新校园,新塍镇桃园小学校长章剑忠的心情都特别好。“新教室可亮堂了,课桌是新的,黑板是新的,地上还铺了瓷砖,扫起地来可容易了……”说起新教室,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说个不休。可在一年前,整个桃园小学还只有一个全校师生共用的室外厕所,而简陋的泥操场,只要下一场大雨,往往半个月都干不了。

据秀洲区教文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两年,该区薄弱学校改造总建筑面积达11.73万平方米,总投入2亿多元。到2010年底,全区可基本完成所有薄弱学校改造工作。

硬件跟上去了,是否就意味着城乡教育达到一样水平了?在2010年初召开的嘉兴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张菊华再次提出“关于增强区域教育竞争力,促进我市基础教育健康和谐发展的建议”,建议政府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从而缩短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

让张菊华高兴的是,目前嘉兴市已拟订方案,市财政每年将新增2000万元的经费投入,除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义务教育债务化解等项目支出外,还考虑了城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等财政扶持政策。据了解,该项政策将一直持续至2013年,从而实现农村教育软、硬件共同提升,推进全市城乡教育水平上新台阶。

“教育问题关系到农村孩子的未来,作为人大代表就要尽职尽责,只要还有需要,我还会一直提下去。”说到这儿,张菊华的眼里流露出期待。

张菊华小档案

自1998年当选嘉兴市人大代表以来,张菊华认真履行职责,共撰写意见建议40多件,其中多个建议被列为重点建议或优秀建议,被评为嘉兴市“优秀人大代表”。

从事教育工作近30年来,她还曾多次获区“先进教育工作者”、“中学教坛新秀”、“十佳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上一篇:汩汩清泉润民心 下一篇:履职好不好 每季评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