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时间:2022-10-24 11:45:40

浅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本文论述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与处理现状,分析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对策建议,探讨了我国未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城市 生活垃圾 处理方法

前言

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发展,妥善解决城市垃圾问题迫在眉睫。我国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水平整体上较落后,历史欠账较多,目前还存在许多困难。垃圾处理必须源头减量、物质利用、能量利用和卫生填埋等多法并举,少产垃圾,自产自销,就近处理,依赖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先进的处理技术,走产业化道路,才能有效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

1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目前,我国城市垃圾以每年 8%~9%的速度在增长,城市人均年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 450~500kg。

虽然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的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还明显不足,处理能力的增长速度滞后于垃圾产生量增长的速度,大量城市生活垃圾由于无法得到及时处理而堆积于郊外, 侵占了大面积土地, 部分城市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威胁。按清运量统计, 2008 年底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约为 66%,县城和建制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约为 16%;若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2008 年底比较接近实际情况的参考数据为,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约为 50%,城镇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约为 40%。

2当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概括地讲,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垃圾产生量大、 垃圾处理能力不足、 处理率偏低;垃圾处理效果差、 超标现象普遍、 二次污染明显;居民环保意识偏低、 垃圾分类收集管理有难度; 垃圾处理技术待完善、 垃圾处理场管理有漏洞。

2.1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大、 处理能力不足、处理率偏低。2000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垃圾清运量达1.18%亿吨,垃圾处理量则仅为0.49亿吨!,处理率为41.5% 。垃圾的产生量大而处理率低的矛盾突出。

2.2我国城市居民环保意识偏低, 垃圾分类收集管理有难度。有的城市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制度,但成效不显著,相当一部分居民环保意识不高;有的城市则根本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普通垃圾中混合收集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废电池、医疗垃圾等, 这些有害物质进入垃圾处理场,增大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难度,也降低了可用于堆肥的有机物质的资源化价值。

2.3 由于资金、 技术等原因,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以填埋为主,堆肥和焚烧的比例尚不到15%。而我国的垃圾填埋场存在诸多问题:

2.3.1垃圾填埋场设计存在缺陷,处理设施和环保措施不到位。我国不少城市是利用自然凹坑和自然塌陷区形成的填埋场来处理生活垃圾的,不少填埋场环保设施没有按设计要求完成,无垫层

处理、无渗滤液收集系统* 无地下水污染监视井、无废气引出口等环保设施。

2.3.2许多垃圾填埋场管理上存在问题。不少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没有设置与周围环境隔离的绿化防护带,垃圾场破乱不堪,塑料袋随处飘散,白色污染严重,有的垃圾场没有有效的灭蝇、灭虫、灭鼠措施,导致蚊蝇孳生,对人畜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有的管理不严,在垃圾场内拾捡垃圾的人员混杂众多,极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2.3.3不少垃圾填埋场已“超期服役”, 产生出许多新的环境问题。我国目前不少城市现有的垃填埋场已基本填平,有些已超期服役,但每天仍有垃圾运来。运来的垃圾就近堆放, 随意倾倒, 没有进行任何环卫处理,蚊蝇孳生,老鼠横行,垃圾渗滤液肆意下溢,严重污染下游地表水体和当地地下水,干旱时,环卫工人进行不定期的焚烧,再用推土机将焚烧后的垃圾推平! 烟气和臭气随风飘散,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2.4 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与水平存在差异47个重点城市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和建设布局较为合理,生活垃圾处理较规范;其他中小城市、新建城市和乡镇一级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水平较低,处理方法简单,有的利用城区附近的沟、壕、涧等自然地理位置作为垃圾场.,有的利用废弃的砖瓦窑坑作为填埋场,有的仅仅是设置固定的垃圾堆放点,不具备监测和管理手段。

3 结合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3.1拓宽投资或融资渠道,制订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垃圾处理产业,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的建设。这是改变目前我国垃圾产生量大、处理能力不足、处理率低的关键所在。

3.2尽快编制固体废物(含生活垃圾)污染防治规划。通过规划的实施,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规模,优化设施结构和布局,高标准高起点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改善居民的生存环境。

3.3加强垃圾处理场的管理。切实改变目前垃圾处理场脏、乱、差,管理水平低下的现状。

3.4加强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监督监测。严格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的审批与管理,认真履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加强对垃圾处理场废水、废气等各类环保处理设施以及渗滤液、地下水、无组织排放废气等的监督监测。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监测方法、 监测手段,健全监测体系。

3.5 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体系

我国目前有关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法律还不够完善,应加快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城市垃圾做出了全面的规定和要求,但仍需制订其他配套法规和专门法规落实细化[37],例如,关于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还没有制订一部相关的法规予以规范和指导;对于废旧电池等危险废弃物,也亟需制订专门

的管理法规条例。

地方政府应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制订和完善具体的地方生活垃圾处理相关法规和标准,使有关部门能够依法加强管理,规范生活垃圾处理行为。此外,地方政府还要重视法律、法规的落实和检查督促工作,制订一定的奖惩制度。在针对生活垃圾开展的管理工作中采取奖惩并举、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使法律、法规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2010 年,广州市制定了《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并向市民征集意见。在征求意见稿中,广州拟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及有关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并明确提出将为垃圾分类实施制定出处罚条款,处罚金额视违反情况从 500元至。

4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近几年我国垃圾焚烧处理发展迅速,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发展垃圾焚烧处理,对于焚烧发电有一定的经济补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对土地资源占用最少的焚烧处理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在大力推进焚烧处理的同时,应加快引进国外技术的吸收,实现技术和设备的国产化,降低垃圾焚烧厂建设和运营成本。

6 结束语

为了摆脱“垃圾围城”的困扰,必须明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必须采用适当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决策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z].北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

[2]熊盂清,范寿礼,扬昌海,等.浅析垃圾处理产业化策略[J].环境科学

与技术,20081l(6):503―505.

上一篇:浅谈工业发展镇河涌水环境整治对策 下一篇:建筑玻璃幕墙的节能设计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