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

时间:2022-10-24 10:56:08

美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

摘要:“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一种模式,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又是一种学习方法。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是通过积极的合作、相互的帮助来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交流意见等形式来共同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也学会了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了聆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从而共同提高。

关键词:美术教学;任务驱动;操作方式;

Pick to: "task drive" is on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quiry-based teaching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is a kind of study method. In the process of completing the task, the student is through positive cooperation, help each other to jointly complete the task. Through cooperation exchanges on problem solving, group discussion, and other forms to complete the task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ents learned to express their views, also learned to listen to the opinions of others, understanding the ideas of others, so as to improve together.

Key words: art teaching; Task driven; Operat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一种模式,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又是一种学习方法。任务驱动的对象可以是学生个体,也可以是几个学生组合成的一个小组,任务驱动中的任务恰好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是通过积极的合作、相互的帮助来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交流意见等形式来共同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也学会了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了聆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从而共同提高。

一、“任务驱动”教学的操作方式

1、划分小组。

小组人数以3~6人为宜,推选组长。组与组之间大体上要平衡。控制小组成员的变量很多,如学习者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认知能力、认知方式等。教师必须对学生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如学生的思想表现、各科的入学成绩、家庭背景、性格爱好,乃至交朋结友等都应心中有数。一般采用互补方式,如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相搭配,既有利于差生的转化,又有利于促进优等生的灵活变通;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相搭配,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相搭配,在各自发挥其优势的情况下,相互学习,使认知风格“相互强化”。

2、确定内容。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需要通过完成一项或几项具体的任务融合到教学过程中,从任务中引出美术教学目标,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一项好的任务是完成教学目的的关键,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融入任务中,使任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标”,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的目标、内容、重点、难点、疑点,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以便确定相应的任务。

3、布置任务。

确定要完成的任务后,教师要向学生具体详细地讲清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认清了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后,如果觉得对此力所能及,便自然愿意去完成。

4、学生实施。

向学生讲明要做什么后,教师不能采取“放鸭式”不管。教学组织者、实施者是教师,教学的指挥、调度仍掌握在教师手中,还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指导学生想办法、找出路,特别是对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任务。 这一阶段,教师是“指导者”、学习伙伴、“导航者”,身份较为明显,学生在亲切友好、和谐平等的气氛中进行知识、技能的意义构建。

5、评价结果。

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展示其作品,进行讨论、总结、评比,使教材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各小组学生代表要依次对完成的任务发表见解,其他小组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由老师或小组负责人进行总结,最后由老师评价。评价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等,要注意多褒奖、少贬低,以激发学生进行下一轮学习的兴趣。

二、“任务驱动”教学的几点体会

美术课堂教学的时间十分有限,因此我们可以把任务向课外延伸。当然,“任务”向课外延伸也并不是简单地布置课外作业,而是为学生创造综合实践的机会。“课外任务”和“课内任务”在教学内容上要保持一致、连贯,“课外任务”为“课内任务”做好铺垫,这样既可节省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又能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体验。

“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布置的任务对全体学生来说是统一的,对学生而言缺乏选择性。对于一些独立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若长期不能较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会对其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导致这样的学生被动地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有其自身的特定含义和应用方式,并非只有此法才是最优秀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因此,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确定要用的教学方法,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

美术课每周只有一课时,教师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去完成教学目标,教师的教授同样十分重要。学生完成任务是建立在教师教授并且学生已经掌握所教授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的教是学生完成任务的前提和保障,教师教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

由于学生的个体学习能力、独立能力等的差异,一些学生未必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是活动中的参与者、指导者和帮助者。“任务驱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布置任务后,应适当地进行巡视并介入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教师要通过必要的指导,帮助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完成基本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个别问题个别指导。

总之,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学生并不是对所有的问题都感兴趣,也不是所有学生都对一个问题感兴趣,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作调整,或更换布置任务的方式,只有恰到好处的问题和适当的引导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

上一篇:关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的研究 下一篇:土建工程给排水技术的发展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