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环境中虚拟自我的建构

时间:2022-10-24 10:14:43

浅析网络环境中虚拟自我的建构

摘 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传播学,都对人类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中的各种现象做了深入的研究,并阐述了精神交往活动的重要意义。在20世纪后期,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开始普及,在网络环境中,人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而导致了虚拟自我的产生。本文从“自我”的概念出发,观察人的主体性在信息革命中的变化与发展,从而探讨网络环境中虚拟自我的特点,以及虚拟自我是如何建构的。

关键词:网络环境;虚拟;自我;建构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8-0127-02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断交流和认识自己的历史,通过交流,推动历史一步步向前发展。20世纪末,互联网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们交往的场所从现实转移到了网络,并形成了一场新的交往革命。人们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生活在一个大网中,彼此相互联系,这张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麦克卢汉形容的那样,世界成为了一个“地球村”。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交流和自我认识的模式,用户通过互联网建立起各种关系,形成网络群体,逐渐形成虚拟社区,直至整个网络社会。

网络环境与虚拟自我究竟呈现何种特点,以及虚拟自我是怎样在网络环境中建构的,这些都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网络环境与虚拟自我

网络环境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多媒体计算机物理上互联,依据某种协议互相通信,实现软、硬件及其网络文化共享的系统。网络环境是对现实社会的空间和人类交往方式的延伸,源于现实环境又高于现实环境,比如豆瓣小组、博客、微博、BBS等网络社区都属于网络环境。

在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乔治・赫伯特・米德看来,自我是一种社会结构,是在“主我”与“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同时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米德把自我分解成两个方面: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I);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主我”是形式,由行为反应表现出来;“客我”是内容,体现了社会关系的各种影响。“客我”可以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互动不断形成新的自我。

虚拟自我是在表象空间或网络虚拟空间存在的虚拟主体,以及它的生存方式、存在状态和心理表征、心理体验。虚拟自我产生的根本原因与人的本质欲望和内心的需求息息相关,人们在虚拟空间中的探求其实就是对自我的一种探求,是一种对生命本质意义上的追问。现阶段,虚拟自我更多的是指人们以互联网为技术手段构建的自我。

二、网络环境中虚拟自我的特点

1.以标签化形式存在。在现实环境中,人们是依靠血缘、民族、信仰等具有某种共识的信念联系起来的,并由此产生对于社群的想象,这是形成一个社群的本质基础。在网络环境中,成员之间也是通过某种“想象的共同体”来彼此联系的。由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提出的“想象的共同体”,它不是“虚假意识”的产物,而是一种社会心理学上的“社会事实”,在网络中也可以具化为“标签”或小组。

以豆瓣小组为例,有大学生兼职小组、iPhone爱好者小组、夜猫的世界、雅思同步互助小组等,进入同一小组的往往是具有共同爱好和需求的人。这些小组里的成员都希望获得某一方面的信息,在这个小组里大家畅所欲言,互相帮助提供信息。这种通过给自己贴标签、加小组,构建成员间的沟通情境,获得个体在虚拟社会中的认同的形式,类似于一种确定身份的仪式。詹姆斯・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这本书中提到,传播除了传递观还具有“仪式观”,这种仪式观不仅能在空间中保持信息的传递,更能够在时间上维系社会的存在,使社会成员的身份认同得到确认。在网络社会中,这种仪式观成为了一种不间断的信息交流和活动组织状态,虚拟自我的身份得到确认,虚拟社群的文化得以强调。

通过网络媒介,很多群体可以找到在现实中无法获得的满足感和包容感,比如异装癖者、同性恋者在现实世界里,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但是在网络中可以跨地域、跨年龄、跨性别的找到和自己有共同经历的人,从这些泛化他者中获得心理的慰藉。

2.“主我”的特性被放大。在网络环境中,“自我”实现了脱离现实社会的可能性,人们的“相聚”不再需要从不同的地理位置到达同一个约定地点。我们在网络中可以随时建立新的场所,尤其是在网络游戏中。全球最大的虚拟世界游戏《第二人生》,每个人可以在游戏中建立自己虚拟的“第二人生”,与虚拟世界中的人进行各种交流,并实现自己在第一人生中没能实现的梦想和不可能做到的事。在游戏中,也有生意与家庭,邂逅与分别,休闲与旅行,玩家可以选择扮演任何一个与其现实生活截然不同的角色。这样的世界,所有的交流都变成了数字化的符号,没有了现实世界中的边界与规定,游戏者似乎可以体验到一种去媒介化的真实感。在这样的情况下,“主我”的冲动和无规则的特性得到极大的施展,而“客我”作为体现社会关系的影响在逐渐减弱。

在网络上,个体能够发挥出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发挥的能量,很多人在现实世界中碌碌无为,但是在网络环境中却风生水起。这都是因为网络环境提供了一个没有边界的世界,在现实世界中所存在的主客观障碍都不复存在或者被弱化,自我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特性,实现现实世界难以获得的成就,甚至形成和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个人魅力。

3.匿名性导致无约束。网络环境中的互动,是社会成员结合自己真实的社会角色、背景、对自身的期待等因素,形成虚拟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具有公开性又具有匿名性。网络环境中,匿名性给了人们短暂逃离现实,追寻“真我”的机会。不论是交友平台还是虚拟游戏,都可以使用虚构的名称和头像。在一个身份都可以捏造的情况下,人们更趋向于表达最真实的自我,虚拟的网络世界,展现了更多的可能性,让人们对欲望、对情感、对精神世界有了更多的追求。

2013年12月3日引发大量讨论的“大妈讹诈老外”事件,所反映的就是网络文本通过人们的刻板成见塑造了“大妈碰瓷”,而各种声讨、严惩之声正是在没有核实的情况下,把一个信息细节不明确的事件,变成了众人心中长期以来判定的“客我”,即经常出现的好心人搀扶摔倒老人反遭讹诈这样的事件。数以百万的“主我”在没有时空和制度约束下,采取了冲动地、不受约束地反应。在网络互动和双向传播下,主我的反应被无限地放大,最终被体现成大多数人的一种心理:痛恨这种反诬做好事的好人,但却无法在现实社会中找到解决办法,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自我”在网络社会中终于找到了释放的空间。但是匿名性并不是自我可以为所欲为,只是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追寻“自我”的机会。

4.海量信息中自我呈现矛盾性。2013年12月4日重庆女孩摔婴事件引起很多网友关注,众多网友都对被打男婴施以同情,并对女孩表示谴责,尤其是对于女孩的父母的家暴行为表示不满,认为是家长的暴行使得女孩以暴对弱。同一时间还受到网民关注的是一组在微博上十分“火”的漫画,“妈妈再打我一次”,图中的女孩因回答不符合妈妈的要求,而被打耳光。网友们纷纷编写各种无厘头的桥段,并开发了“妈妈再打我一次”的生成器。

同样都是“暴力事件”,网友对前者极尽谴责,但对后者却抱着一种娱乐的心态。抱着一种矛盾的心理,一边声讨变态家庭养出暴力女摔打男婴,一边狂转“妈妈再打我一次”。很多网友对漫画表示反感,认为这样的漫画充满了“低级趣味”,宣言家庭暴力,会对未成年人造成错误的引导,应当抵制这样的漫画。而网友们在谴责家暴的同时,又在疯狂地消费暴力。很多谴责摔婴女童的网友,发出了“网络通缉令”,“人肉”到了女童和父母的身份、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甚至还有他们的照片,采用了“以暴制暴”的方式,以站在所谓的道德高点为借口,做着性质同样恶劣的事情。

三、网络环境中虚拟自我建构的方式

1.交流内容的群体性。在网络环境中,虚拟自我的建构是以某个特定的社交平台为媒介,交流特定的内容为形式的。在这样的群体中,所有成员都是因为某种爱好或身份特征走到一起,在交往中交流彼此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并以此来获得在集体中的自我认同,实现对自己身份的确认。

在QQ中,有很多群组,这些群组都是依据不同的身份特征建立的。比如有妈妈群、同城交友群、周杰伦西安活动群等。以周杰伦西安活动群为例,加入该群组的都是西安地区喜欢周杰伦的粉丝,不论年龄、性别,只要周杰伦在西安有活动,群主就会组织大家一同前往,并购买一些物品。在这样的网络群体中,加入的人都是现实世界真实存在的个体,交流的内容都是和自己的喜好相关的信息,在参加活动期间,还在现实世界中有过交流,对于自己身份的确认是一种强化。

2.角色定位。在戈夫曼看来,社会是演出的戏剧舞台、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生活舞台上的演员。自我是社会情境的产物,社会体系是强有力的“剧作家”,它不允许个人离开剧本。社会是由剧本、其他演员、观众及其期望所构成,人们的社会行动受社会体系预先写好的“剧本”所限定,每一个人都在社会生活舞台上扮演着角色,表演是某种意义的表达。

2013年12月5日,武汉研究生于树青在湖南长沙,以试驾名义强行开走一辆80多万的豪车,目的是在微信朋友圈自己的和宝马车的合照。于树青和很多年轻一样,也有攀比之心,会希望成为别人眼中的“土豪”,他的这种行为就是一种表演。他希望能获得亲朋好友的“点赞”,他人羡慕的评论,从别人的羡慕中获得内心的满足。

3.对个人社交平台的包装。在社交网络上,比如QQ空间、微博、校内网,很多人喜欢装扮社交平台的“门脸”,这就是在网络环境中虚拟自我建构的物化表现形式。在社交平台上,很多个性化的设置是突显自我的最常用途径。比如微博,用户可以随时装饰自己账号的主界面,更改界面的背景图片、头像、个人标签等多达十几项的内容,通过对个人界面的装饰,可以达到释放自我的效果。很多背景图片和模板也分等级,只有开通了VIP才可以使用,对于VIP会员来讲,就像一个身份的象征,更是自我个性的体现。

每一个玩微博的人都希望自己的粉丝数以万计,引来众多粉丝的最快捷方法,就是微博“加V”。“加V”是有条件的,多是社会公众人物、知名企业家、报社职员等,要向新浪官方微博提交申请,非名人比较难以通过申请。“加V”的账号是经过官方认证的,意味着其舆论领袖的地位和较高的话语权,成百上千的转发量,让他人天然的相信这个“经验证的身份”真实无疑。

参考文献:

[1] (美)尔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 张国斌.论网媒把关人的自我把关意识[J].新闻爱好者,2011(7).

上一篇:关于参考文献不当引用的表现及控制探析 下一篇:基于行业分类的专利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