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图目的确定测深线间隔

时间:2022-10-24 10:12:09

[摘要]浙江地处东南沿海,多港湾、河口,岸线曲折,海岛星罗棋布,海岸线长达660O多公里。浙江也是海洋大省,把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作为浙江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使海洋经济发展真正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浙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开发、建设及利用岛屿资源,发展港口经济等众多活动,需要各种比例尺图纸为其服务,本文主要就海洋测绘中测深线间隔的选择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测深线 确定方法 国内外标准

[中图分类号] U652.2+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148-1

1目前国内外主测深线间隔确定方法

海底地貌能否完善地显示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深密度。主测深线的间隔主要是根据对所测海区的需求、海区的水深、底质、地貌起伏的状况以及测深仪器的覆盖范围而定的。根据主测深线间隔的确定原则国内外提出的确定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规定图上主测深线的间隔为10mm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原则确定海区的测图比例尺;另一种是根据上述原则先确定实地上主测深线的间隔,再取其图上相应的间隔,如 6 mm、8mm、10 mm,最后确定测图比例尺。

在我国采用前者方法确定。港地及一些面积较小但较重要的岛屿周围,以1:5000比例尺施测;港湾、锚地、狭窄水道、岛屿附近及其他有较大军事价值的海区,以l:10000比例尺施测;开阔的港湾、地貌较复杂的沿岸海区及多岛屿海区,以1: 25000比例尺施测等。

新版国际海道测量标准S-44一改过去单波束的测量模式和测线布设方法,针对不同的需求定义了4种测量等级,并给出了各个测量等级的最低标准(有关水平精度、改正后的水深精度、覆盖率测深模型精度、最大测线间隔)。

S-44最低标准中对不同测量等级规定了“最大测线间距”,其解释为①单波束回声测深仪的测线间距;②条带式测深系统的扫描带外侧间的距离。

具体测线间隔应在S-44 标准基础上确定标准来评价海底覆盖的充分程度并判断测线间距应该缩小还是扩大。

为达到S-44中规定的精度,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给出了单波束回声测深仪的测线间距的最新推荐准则。建议的原始测线间距(即主测线的实地距离):特等,10m;一等,100m;二等,200m;三等,500m。

通过对我国海道测量规范和S-44中对测线间隔确定方法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

(1)我国首先确定主测深线的图上间隔,然后按照测量海区的重要性及海区的复杂程度给出测图比例尺,从而确定了主测深线的实际间隔。

(2)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对海区按其重要性和复杂程度分为4等,直接按海区的等级给出了实际的主测深线的间隔。

(3)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把海区的水深看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一等、二等、三等测量规定了海区的水深范围。

(4)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对重要海区主测深线的间隔确定的比我国的要小,而且提出了必要时要进行全床扫测,并给出了必须探测出的海底地物特征(障碍物)的最小体积[1]。

2我国现行规范对测线间隔的要求

我国现行规范对测线间隔的要求,见表1。

2.1测深线布设方法

布设原则:

(1)有利于完整地显示海底地貌;

(2)有利于发现航行障碍物;

(3)有利于工作。

主测深线方向应垂直等深线的总方向;对狭窄航道,测深线方向可与等深线成45°角。在下列情况下,布设测深线的要求为:

(1)沙嘴 、衅角、石破延伸处,一般应布设辐射线,如布设辐射线还难以查明其延伸范围时,则应适当布设平行其轮廓线的测深线;

(2)重要海区的礁石与小岛周围应布设螺旋形测深线;

(3)锯齿形海岸,测深线应与岸线总方向成45°角;

(4)用于导航的叠标,一般应在叠标线上及其左右各布设一条测深线,间隔为图上3-5mm;

(5)应从码头壁外1-2m 开始,每隔图上2mm平行码头壁布设2---3条测深线;

(6)在测深过程中,应根据海底地貌的实际情况,对计划测深线进行适当调整;

(7)使用多波束测深仪时,测深线的布设宜平行于等深线的走向。保证测线间有10%的重叠来布设测线。

螺旋形测深线间隔一般图上为0.25 cm。辐射线的间隔最大图上为1cm,最小图上为0.25cm。

综上所述,在以岛礁测量及其测量比例尺为1/2000-1/10000的测量任务中,测深线间隔的选择应以既能完善的反映海底地貌,达到测量需求,又以经济为原则。

3结论

(1)根据《海洋工程地形测量规范》,测图的比例尺根据工程性质、设计阶段和规模大小,除按甲方规定的比例尺测图外,也可基于不同用图目的,选择不同的测深间隔,既可提高工作效率,也能较好的满足不同比例尺水下地形图的用图需求。

(2)对于需要详细探测的重要海区和海底地貌复杂的海区,测深线间隔应适当缩小,或进行放大比例尺测量。

(3)为保证水下地形测量精度,建议测量中视情况提高检/测长度比[2]。

(4)在岛礁联测项目中,其测绘比例尺基本小于1/2000,因此测深线间隔采用15mm是可行的。

(5)由于测深线是垂直水流方向布设的,因此建议测点间隔要小些,以提高海底地貌的测绘精度。

参考文献

[1]基于海底地貌表示法确定主测深线间隔和测图比例尺.夏伟,刘雁春,边刚,崔杨.

[2]海洋测深网平差的系统误差探测能力.李明叁,孙岚,裴文斌,胡佳,孙强.测绘科学技术学报.第27卷第3期.2010年O6月.

[3]海洋工程地形测量规范.GB17501-1998.

[4]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1998.

上一篇:浅析房产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下一篇:海域下采煤浅层含隔水层结构及水力联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