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24 09:48:18

浅谈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摘要】 数学阅读能力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数学阅读教学是数学阅读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数学阅读活动中相互交流、互动合作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 数学阅读能力;数学阅读教学;数学语言

诚如斯托利亚尔所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1]长期以来,困扰学生成绩的“题没看清”“理解错了”等因素,归根结底还是数学阅读能力差所致的. 学生智力发展的诊断研究也表明,学生的“数学语言”的特点及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衡量其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 [2]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过多地追求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却忽视了在语言文字中理解数学.

数学阅读有别于一般阅读,它必须在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自然语言间频繁转换,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结合本人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略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优化过程,提高阅读技巧

数学阅读过程应当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的性质,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时间太长,影响教学进度,也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时间太短,学生来不及思考,阅读也会流于形式. 因此,阅读之前应向学生提出合理的阅读要求,力争让学生眼、口、手、脑等器官充分协同参与,即所谓的“四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

1. 口到. 数学阅读不同于小说,快速浏览便知故事情节. 数学阅读要对数学概念、公式、定律等知识反复咀嚼,准确理解.

2. 眼到. 就是除了把字句一一看清楚,重要的是集中注意力,提高阅读能力.

3. 手到. 读写结合,手脑并用,能促使思维展开,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在阅读过程中首先要动笔勾画重点、标出疑问,这就是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的过程,是在分析思考中读书的一种表现. 其次对书中一些“做数学”的内容,要指导学生边看内容,边动手实践,通过亲手剪、拼、折、量、摆、画、观察、比较、体验,感悟新知,深入理解、验证.

4. 心到. 即养成读书要动脑的习惯. 思考是对输入大脑的阅读文字信息的识别和加工. 阅读中必有思考,边读边思,读思结合. 思考是读书的灵魂,要细心体会、品位文字的含义,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总之,心、眼、口、手在读书过程中是互相联系,共同促进的一个整体,心到了,眼、手、口自然会到,而眼、手、口的全面使用,才有利于心.

二、加强指导,培养阅读习惯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较快地提高阅读水平,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从而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高度集中注意力.

1.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质疑.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质疑的过程是学生逐步理解问题的过程,也是思维能力发展、自学能力提高的过程. 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质疑使学生观察得更仔细,发现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自然思考也越来越周密深刻了. 久而久之,学生在阅读时,也会抓住关键,多问几个为什么,思维的深刻性随之也得到了培养.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比较. 比较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使学生新旧联系,实现学习过程的正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通过在阅读中比较,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虽是千变万化的,但是有很多问题有着共同的规律,有很多知识是具有内在联系的.

三、咬文嚼字,推敲关键字词

教师在对题目的阅读训练中应指导学生要学会对每个句子、数学术语、图标都能细致阅读分析,抓住要求中的关键词,领会其内容含义;如有下划线的词语或根据经验特别要注意的词语以及括号里的条件及要求等;小题较多时要学会分段阅读;条件太多时要学会画图或列表,以便理清各个条件等. 久而久之,学生在阅读时,也会抓住关键,会多问些为什么,思维的深刻性随之得到培养,进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四、相互转化,驾驭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与日常语言不同,“日常语言是习俗的产物,也是社会和政治运动的产物,而数学语言则是慎重的、有意的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专业语言,是一种以符号表达为主的特殊语言. 数学阅读,实质是对数学语言的理解. 因而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数学语言相互转化能力的培养.

总之,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 它使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苏]A A 斯托利亚尔.数学教育学[M].丁尔升,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上一篇:互动生成,让数学课堂因“生成”更精彩 下一篇:寻找思维的支点,形成解题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