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是物联网落地的最佳载体

时间:2022-10-24 09:44:18

包装是物联网落地的最佳载体

据武汉理工大学顺德信息与机电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赵庆辰解释:“就像现在人们的生活都被互联网占有一样,人们的时间、精力都被互联网占有,假设把互联网关掉,整个世界将会陷入灾难。假如理解到这一点,那么如互联网一样,物联网是下一个影响到人们生活至关重要的技术。甚至物联网将会更加深刻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包装是一个交错性很强的行业,涉及到的领域很广。广义的包装概念甚至包括物流。包装是物联网技术得以实现、得以落地的必备载体。包装是物联网得以实现的最好的载体,最容易产生物联网方式的手段之一。包装和物联网是天然的一对。”

例如,塑料瓶作为包装制品涉及到饮料、食品、医药等多个领域,未来随着这些领域物联网的开展,它的媒介作用将大大提高且不可代替。从塑料瓶瓶标到塑料瓶瓶身,再到塑料瓶瓶盖,将来都可能会覆盖物联网终端。通过物联网,塑料瓶包装将不仅仅是简单的成为包装,它将会拓展到防伪、信息化、识别等多功能领域。

物联网的出现将包装向智能包装的方向推进了一步,周宁讲道:“包装和物联网有一个共同的属性,就是识别和分别的功能。就像一个杯子、一张把桌子把它分别包装起来就成为两个不同的商品。但是需要人为去识别。同样,物联网植入芯片也是为了区别产品信息,只不过包装显示的信息是基本产品信息,物联网产生的信息更全面,贯穿的环节更多,更加智能化。”

区别物体是物联网的一个非常方便的功能,包装本身就含有区别的意思。物联网技术的起源为RFID技术,RFID的基础就是标示。以前对包装来说主要是贴一个标识,或者一段文字,或者一段代码,物联网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把这些信息用一个特定的芯片放在一个装置里面,这和包装有一个天然的结合点。

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商品配料文字,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加以展示并增加信息量,商品外包装上的标签如何有效扩展需要智能化标签。在商品标签上植入二维码、RFID标签的形式来扩展信息,这会大大增加商品的安全认知度,有效区别假冒伪劣产品,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物联网和包装的结合最初是在物流的领域,进入社会生活的第一个技术是RFID。RFID原则上其信息是有效的,但其交换信息不是很方便;RFID的另一个技术分支是无线传感网络,它具有主动交换信息的渠道。假设物联网技术在这条分支线上能和包装结合起来的话,那么包装就变成了一个可以交互的智能化物件,并可以更方便地对包装的物件进行储存运输的管理。对包装来说是一个信息链的管理过程,可以说是一个产品的溯源过程。

物联网的一些技术一定会在包装领域里实现,如芯片、读写器、RFID,目前RFID用的最多,根据包装成本的高低,还会发展到超高频、远距离读写的阶段。有些包装需要对周围的信息进行采集、传送。周宁举了一个例子,有些包装本身就是一个传感器,托盘托着一堆产品,记录它在运输过程中的含氧量,当空气不能达标就要补氧。另一个案例是对一个价值比较高的陶瓷产品,其运输过程就是采用了特定的芯片包装对其进行身份的识别。通过标识芯片把信息存储起来,结合到包装里,再通过通信的方式把数据收集起来,未来的包装将是一个智能化物件。

有包装专家表示:“之前在包装行业有一个说法,叫集成或智能化的包装,那是把包装当做一个主人来看它所服务的产业,那时物联网是一个手段。但是从长远来看,物联网将成为这个世界的主人,物联网处于一个优势地位。就像互联网处于一个优势地位一样不可或缺。包装产业是物联网的载体。包装和物联网的结合是双向受益,包装的含金量会更大,而物联网也会更好地落地。”

上一篇:防水工程的施工工艺和防水质量控制的相关研究 下一篇:公路路基灾害防治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