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改编电影之间对读的意义论文

时间:2022-10-24 07:46:09

浅析改编电影之间对读的意义论文

一.文学改编电影的理论支持

“照葫芦画瓢”这个中国习语其实蕴涵着“互文性”思想的萌芽。西方后结构主义互文性理论认为,由于语言是存在的基础,世界就成了一种无限的文本。许多文学故事往往是由别的故事衍生出来的。亨利·菲尔丁的《约瑟·安特鲁和他的朋友亚伯拉罕·亚丹姆斯先生历险记》(简称《约瑟·安特鲁传》)是对理查逊的着名小说《帕美拉》的戏写,而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则是借古讽今,书名直指荷马史诗《奥德赛》(尤利西斯即该史诗中的英雄奥德修斯)。甚至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戏剧作品也在很多情况下都是衍生于早期希腊神话故事。

叙事学理论揭示了叙事的本质和结构,无论其表达形式是语言的、视觉的还是多模态的。英国学者克里斯托弗·布克最近在其着作中称,世界上多数故事,从神话传说、传奇故事、小说、戏剧到好莱坞电影、电视肥皂剧等等,都可以被结构性地、主题性地还原为战胜魔鬼、贫穷变富贵、探求、旅行与回归、喜剧、悲剧、重生等“七大原型”。

文学作品中高度抽象化和规范化的语言要求读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同时,文字的“间接性”叙事给接受者心中带来的是不确定的文学表象。而电影以画面、音响和色彩为其基本叙事语言和媒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影像的“直接性”给接受者心中带来的是确定的、高清晰度的电影形象和丰富的感性体验。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学改编电影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二.文学改编电影的现实原因

在电影对文学日益增长的需求的推动下,一切大众文学作品甚至网络文学作品都进入了电影编剧的视野。美国爱情小说作家尼古拉斯·斯帕克思的小说《分手信》刚一问世就受到许多电影人的追捧。而一些影视机构与原创文学网站签定合作协议就是“网络文学热”一个明证。

电影人为何要从文学中大量地寻找题材呢?首先,文学畅销书为改编电影的成功和盈利奠定了良好基础。畅销小说会吸引数以百万的读者,以此改编的电影才会吸引大量观众从而获得盈利。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畅销小说《大地》被好莱坞改编而成的同名影片不仅在艺术上而且在票房上也都取得了成功。

其次,着名文学家的声望。着名作家的作品颇受欢迎,有的作品被多次改编。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的《卖花女》(1913)被两度改编为电影,1938年的《卖花女》和1964年的《窈窕淑女》,而第二个改编电影因赫本的出色表演获得了1965年奥斯卡奖、金球奖。曹雪芹的《红楼梦》也被多次搬上银幕。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的《印度之行》、《霍华德庄园》、亨利·詹姆士的《淑女本色》、《欲望之翼》、《金色情挑》、茅盾的《子夜》、沈从文的《边城》、白先勇的《谪仙记》等诸多名家名作都被改编成影片。

上一篇:水利测绘工作总结 下一篇:纪检监察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