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时:课内古诗文阅读

时间:2022-10-24 07:44:44

第9课时:课内古诗文阅读

【典题诊断】试一试:你已经掌握得怎样了?

1. (2012・黑龙江省绥化市)

临近中考,学校准备在九年级学生中举行生活技能比赛,消息一出,同学们跃跃欲试,学生家长对此却反响不一。

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在比赛开始时你准备做怎样的动员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12・江苏省无锡市)

在无锡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上,中国出现的“申遗热”成为热点文化话题。

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自己的历史,保护文明发展的轨迹,传承祖宗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但是,也要看到,地方文化遗产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其品牌效应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于是,许多城市不恰当地放大“申遗”的经济效益。有些地方的历史文化核心地段、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建设、危房改造中被“乔装打扮”“改头换面”,也有些地方不惜投入巨资大兴土木,大造“假古董”和“假文物”,出现了仿古泛滥的现象。

请你对此发表评论。要求:(1) 要有明确的观点;(2) 要作简要的论证;(3) 字数在100~120字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12・湖南省郴州市)

郴州市某中学准备举行一次“关注书包里的小零食”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我劝说】

材料一:近年来,哈尔滨、上海、安徽巢湖、云南昭通等地都发生过小学生食用小零食导致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2012年5月20日下午,湖南隆回县第二中学116名学生在食用了校外流动摊点的凉皮等小零食后出现集体中毒症状。

材料二:食品行业人士称:很多小食品标注是豆制品,但是大豆价格比较高,许多小食品批发单价在三毛左右,甚至更低,所以采用的真正原材料很有可能是面粉,甚至用其他替代品制作。常用的食品塑料袋多为无毒的聚乙烯薄膜制成,但价格较贵,廉价小食品的包装很可能使用更低价的聚氯乙烯――无毒,但根据薄膜用途加入的添加剂往往对人体有害。

材料三: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范志红说:“零食的真正危险在农村,因为其进货渠道无从知晓,更没有建立大超市的索证制度,一旦出事,悔之晚矣。家长要明白,给孩子吃零食补的不是营养,而是一种看不见的慢性毒害,跟下毒没有两样。”

(摘自《南方周末》2012年5月30日)

邻居家读五年级的小女孩月月特别爱吃小零食,请你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劝说她少吃或者不吃零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12・山东省临沂市)

你送扭伤脚的小华去医务室治疗,校医简单处理后建议小华回家休养两天。请你以同学的名义给小华妈妈打电话,说明情况并转告校医的建议。(注意表达要简明得体,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012・江苏省南京市)下面是你与书法家魏先生的一段对话,请根据情景补全。

你:魏先生,您好!下周是我校的“书法活动周”,我们诚挚邀请您下周二给我们开一个讲座。

魏:哎呀,很不巧,下周二我另有活动,能换个时间吗?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魏:太好了!那我们下周五下午在你们学校的报告厅见!

6. (2012・江苏省镇江市)

吃粽子的习俗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现在人们赋予它更多的文化内涵。中考前夕,有老师给学生赠送了粽子,这个礼物包含了老师对学生的祝愿。请说出老师的祝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馈评析】听一听:你一定会深受启发!

口语交际属于“语言积累与运用”的命题范畴,是语文学习的四大重要能力(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之一,也是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的热点。

中考语文口语交际题的题型主要有:主持类、论说类、劝慰类、转述类、邀请类、祝福赞美类等。一般来说,解答口语交际题有四点要求:① 要文明礼貌,使用恰当的称呼语;② 要结合具体的情境,认真审题,针对题目提供的相关信息组织语言;③ 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合理地安排语序;④ 要简明得体,根据字数要求,把内容说清楚即可。但不同的题型,在回答时又各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现以上述六道题为例分别加以阐释。

第1题属于主持类题型。这类题目一般包括开场白、结束语以及串联词。完成题目时要注意语言表述的生动性与感染力,要能够吸引观众,往往需要采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增强语言的文学性;要了解活动的意义,能根据题目要求,讲明活动的意义,帮助观众加深对活动的认识。难点在于串联词的撰写,要注意避免变成机械的报幕员,或者只侧重介绍下一个节目,不能自然顺畅地承上启下。表述这类试题时,同学们一定要找准两个节目之间的关联点。

第2题属于论说类题型。这类题目一般包括发表评论、辩论、提出建议等。完成题目时要注意观点鲜明,不能模棱两可。特别是辩论性的试题,更要看清楚对方的观点以及陈述的理由,找准其谬误,从而有的放矢地展开辩论;要注意紧扣观点条理清晰地展开论说,语言要清楚连贯;论辩的理由要充分。如果是建议,还要注意建议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第3题属于劝慰类题型。这类题目一般包括劝说、安慰、鼓励等。完成题目时,要注意语言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话要说得委婉得体,要尊重对方,让对方乐意接受;要注意人物之间的身份关系,长幼之间、同学之间、家长之间、师生之间、熟人之间、陌生人之间……不同人物之间的语言表述是有差异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要合理,且能表达出自己的理解或美好祝愿,这样有利于劝慰的对象重拾信心,走出生活的阴影。

第4题属于转述类题型。完成这类题目要特别注意人物关系的变化,要理清人物关系,恰当地使用称呼;要注意表述时间的变化;要注意转述内容的完整性,能将题干中提供的转述内容交代清楚,自己无须添加内容,更不能抛开转述内容自说自话。

第5题属于邀请类题型。完成这类题目要注意使用商量的口吻,征求对方的意见,比如时间、地点的安排等;要注意讲清楚邀请的目的,让对方了解活动的内容,从而有所准备;要介绍自己,注意用词的礼貌性,态度要诚恳。

第6题属于祝福赞美类题型。这类题目一般以网络跟帖、手机短信或者写颁奖词的形式呈现。完成题目时要注意考题所规定的你所扮演的人物身份,要注意根据对象关系选取准确的祝福赞美语,既不要夸大其词,也不要老气横秋或者使用学生腔;要注意语言的优美生动,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以增强语言的文学性。

【专题强化】练一练: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1. (2012・浙江省宁波市)

最近,为配合“书香宁波”活动的推广,某校将开展相关活动。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学校的“读书心得交流”活动拟一段开场白。(不少于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12・四川省资阳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建设过程中,绝大部分人认为要向雷锋同志学习,但也有个别人发出了不和谐的杂音:“经济社会,讲的是经济效益,付出就得有回报。学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已经过时了。”

请针对上文中个别人的错误言论,写出两条应该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理由,作为反驳错误言论的论据。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12・黑龙江省鸡西市)根据所提供的情境,按要求表达。

在鸡西市某中学门前,执勤的交警张凯爱岗敬业,9年来从未发生交通事故,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学校门口一棵会微笑的大树”。

(1) 炎炎烈日下,你要为执勤交警张凯送一瓶矿泉水,你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你发现某校校车超载,要把这种情况报告给执勤交警张凯。你怎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12・湖北省襄阳市)

古城襄阳,如今已有18.2万志愿者,在贫困人员家中,在孤寡老人床前,在失学儿童身后,在公益活动现场,他们用有力的臂膀撑起弱势群体的天空,用温暖的双手焐热无数冰封的心灵。他们崇尚奉献的志愿精神深深地感动着你我,于是,你想邀请同学们一起加入志愿者队伍。你对大家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012・浙江省温州市)

孙萌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他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吵了一架,现在甚至想离家出走。如果你是他的好友,将怎样劝阻孙萌?请引用《论语》中的一句名言进行劝说。(60字左右)

A.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B. 事父母几谏。(意思: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题诊断】试一试:你已经掌握得怎样了?

1. (2012・江苏省连云港市)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 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12・江苏省淮安市)

桃花源记

陶渊明

①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 落英缤纷:__________ ② 欲穷其林:__________

③ 便要还家:__________ ④ 后遂无问津者:__________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文章第②③两段,从两个方面概括桃花源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末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一事,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馈评析】听一听:你一定会深受启发!

1. 夯实文言基础知识。

学习古诗文时,切忌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和“以今论古”,尤其要注意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现象,要注意结合语境揣摩相关字词的含义或用法。此外,还要识记一些文言词汇。只有夯实了课内的文言知识,才可能形成独立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因为那些常见的文言词汇,在文言文中是有规律可循的。

2. 掌握文言句式、文言表达方式的翻译技巧。

常见的文言句式有: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等。文言文中,还有因“互文”“并提”“用典”等修辞所产生的特殊句式,给翻译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翻译文言文时,同学们要把握以下原则。

(1) 直译原则和“咬文嚼字”原则。大多数句子,可以由原句逐字翻译而来,毕竟,文言文和白话文是一脉相承的。在能够直译的情况下,最好不要意译,以免弄巧成拙。

(2) “信达雅”原则。这是清人严复的论述,称为“译事三难”:“信”,就是要忠实原文,不随意增减内容;“达”,就是要做到语言通畅,符合现代文要求;“雅”,意思是说翻译的文字要简明优美,富有文采。

(3) 技巧原则。在某些句子中,要用到“补”“删”“调”“留”“换”“拆”“合”等技巧。

补――增加内容,保持句子顺畅。主要针对省略句,翻译时补上这些内容会让句子读起来更流畅。

删――去掉多余、累赘的成分,使句子简洁。

调――在遇到特殊句式时,需要把句子中的某些语法成分调整位置,以便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这些句子主要涉及文言文中大量的定语后置句。

留――对于人名、地名、时间名词以及专有名词,一般保留原词。对采用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也要保留原文语言的韵味。

换――某些文言词汇表意晦涩,必须换成现代文的相应词汇。

拆――文言文句式简练、意蕴丰富,必要时应拆成多句翻译,例如并提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等。

合――某些句子,必须合成一句翻译,例如互文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等。

3. 养成“找答案”的习惯。例如题1中的第(1)题,很多考生丢分的原因就是不会“找答案”。思维的基本方法是“从现象到本质”,养成了这个习惯,答题就轻松多了。

4. 赏析要养成“三板斧”的习惯: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这样,赏析就变得很有系统,就不会轻易丢分。例如题1中的第(2)题,细细分析,答案是环环相扣的:找出手法,指出用意,阐述效果。失分原因:在“修辞手法”的思维定式中兜圈子;有的考生仅仅找出了手法,却不懂得结合诗歌具体表达。注意:答题时一定要结合原文具体分析。

5. 学会把握诗歌的意境。所谓“意境”,并不神秘,简单来说就是:带有某种“意思”的环境。也可以这样理解:是诗人把思想感情寄托在客观事物、客观环境中。意境,常常是通过衬托、借物抒情、象征等手法来表现的。

6. 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例如题2中的第(3)题,其实已经提示了概括对象和概括数量,而且要求分类表达,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在答题时一定要有“看菜吃饭”的“要点意识”,即根据题目提示,按要点答题。

7. 问什么,答什么。记住:答题时一定要辨清回答问题的角度。

8. 揣摩句子时要“化整为零”。以题2中的第(4)题为例,这道题的答案是多元的,拿全分很不容易。很多考生仅仅答到了“真实性”。那么这道题的解题技巧在哪里呢?仍然在题目中:刘子骥是名人,他向往桃花源,说明了什么问题?他“欣然”前往找寻桃花源,说明了什么问题?他找寻桃花源“未果”,又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多向度思考问题,答案就清晰了。

【专题强化】练一练: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1. (2012・江苏省徐州市)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后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 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 “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2. (2012・江苏省泰州市)

塞下曲(其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释】① 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1) 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___________的特点。

(2) “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12・江苏省苏州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B.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C.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D. 可以调素琴 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2) 下面哪一句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不是使动用法?( )

A. 无案牍之劳形 B.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C. 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D. 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文章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举例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刘禹锡说“无丝竹之乱耳”,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谈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两句话分别流露出他们怎样的精神追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漫话日记教学攻略 下一篇:天全县人口结构现状、原因及其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