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时:古诗文比较阅读

时间:2022-08-30 09:38:29

第11课时:古诗文比较阅读

【考点透视】想一想:本节课应抓住哪些要点?

古诗文的比较阅读,分为同质比较和异质比较两种,以探究题型为主,分值较高,难度较大,考查同学们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这一类题目要求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古诗文阅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联系地思考”和“系统地思考”,通过“比较”发现考查内容的异同。

1. 对古诗文中所涉及的景物风格、人物性格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

2. 对古诗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思想感情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

3. 对古诗文中的表现手法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

4. 结合相关资料链接进行探究,并书写探究的认知结果或价值态度。

【典题诊断】试一试:你已经掌握得怎样了?

1. (2012・江苏省盐城市)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题目。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①无风镜②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① 潭面:指湖面。② 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1) 上述两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异,请自选角度简要分析。

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同样是远眺洞庭,二位诗人有怎样不同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12・江苏省盐城市)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题目。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之)封其子击①。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②?”皆曰:“仁君。”任座③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为仁君?”文侯怒,任座趋④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 ① 击:魏文侯的儿子。② 何如主:怎样的君主。③ 任座:人名,魏国大臣。④ 趋:快走。

(1) 解释选文中加点的字词。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面刺寡人之过者( )

不以封君之弟( ) 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

(2)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各划一处。

① 今 齐 地 方 千 里

② 文 侯 问 于 群 臣

(3)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邹忌和翟璜都是规劝自己的国君除弊,试对他们两人的规劝方式及结果进行比较。

① 方式相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方式不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规劝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馈评析】听一听:你一定会深受启发!

古诗文比较阅读虽然对能力的要求较高,但所选文本大多不难理解。从所选的内容看,以写人、叙事类为主,并且侧重于忧国忧民、选贤举能、展示个性、为人处世、伤时感怀、抒写志趣、哲学思辨等。而且一般情况下,选取的文段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关联:课外文段是课内文段的补充或延伸;或在作者、文体、主题、题材、人物形象、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写作顺序等要素中,有一个或多个相同或相近之处。也就是说,文本间一定存在着可比点。此外,在考查对古诗文内容理解的同时,也考查同学们对文本表现手法的理解。

在做这一类试题时,同学们可以尝试以下技巧。

第一,用好阅读古诗文的一般方法。同学们首先要能够疏通并理解文意,尤其要学会利用文本中给出的注释帮助自己理解文本。对象征、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古诗文中常用的手法,也要能够熟练掌握并加以运用。

第二,学会化繁为简。在阅读中,同学们首先要学会找中心句、主旨句、过渡句,学会找古诗词的“诗眼”(关键词)。然后分别提炼信息,加以概括。对人物形象的概括或评价,要从原文入手,找准依据。要懂得运用“涵泳”的读法,即设身处地地去捕捉文本中微妙或含蓄的情感,追问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言外之意。以题1中的第(1)题为例,“上述两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异,请自选角度简要分析”,在注意到“自选角度”的基础上,两诗的关键词就可以成为思维的起点:杜诗,“吴楚”“乾坤”提示眼界开阔,“老病”“孤舟”“戎马”提醒诗风沉郁;刘诗中的“和”为该诗的“诗眼”,提示了优美和谐的整体意境,“翠”“白”“青”等带有鲜明色彩感的词汇,则提示了景物宁静秀丽的特点。

第三,学会系统思维的一些方法。同学们要善于把握中心事件及作者的主要情感和意图,要能够把握人物关键的言行、景物显著的特征及其寓意等;要注意事件的因果关系和逻辑联系;要注意人物的外在言行和其性格的关系,即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辩证地看待人或事;要能够辨别轻重曲直。最为关键的是,要学会“联系地思考”,用归因、归类、推理等基本的思维方法,把要探究的问题具体化。例如题2中的第(4)题,“邹忌和翟璜都是规劝自己的国君除弊,试对他们两人的规劝方式及结果进行比较”,从文章提供的信息来看,他们规劝国君时语言都比较委婉,讲究技巧,这是两人的相同点。不同的是,邹忌是推己及人,用类比的方法规劝国君;而翟璜则是先取悦国君,再从侧面对其进行暗示。劝谏的结果是:齐威王广开言路,魏文侯善待谏臣。这些内容其实并不复杂,同学们只要按照题目中的提示,一步步探究,通常都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第四,学会分层次答题。探究类题型由于要点比较多,所以同学们在答题时思路一定要清晰。仍以题2中的第(4)题为例,如果命题者不给出横线予以要点提醒,恐怕难度就会大很多。在平时的训练中,同学们一定要学会分层次答题。

【专题强化】练一练: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1. (2012・江苏省扬州市)

【甲】

论 诗

赵 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

【乙】

戏为六绝句

杜 甫

王杨卢骆①当时体,轻薄为文哂②未休。

尔曹③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释】 ① 王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即“初唐四杰”。② 哂(shěn):讥笑。③ 尔曹:你们。

(1) 甲诗中的“__________”也是“才人”的杰出代表,乙诗中“_________”对王杨卢骆的诗歌哂笑不止。

(2) 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两者是怎样对比的?分别突出了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12・江苏省常州市)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禄山乱,甫避走三川。至德二年,亡走凤翔。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大历中,出瞿塘,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甫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数尝寇乱,挺节①无所污。为歌诗,忧时伤生,情不忘君,人皆怜之。观李、杜二公,语语王霸②,褒贬得失,忠孝之心,惊动千古,骚雅③之妙,双振当时。

(选自《唐才子传・杜甫》,有删改)

【注释】 ① 挺节:坚守节操。 ② 语语王霸:句句震撼人心。 ③ 骚雅:诗歌。骚,代指屈原的《离骚》。雅,大小雅,代指《诗经》。

(1) 解释下列词句。

① 俄顷:( ) ② 何由彻:( ) ③ 亡走凤翔:( )

④ 营:( ) ⑤ 人皆怜之:(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结合乙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杜甫创作甲诗时的处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对甲、乙两个选段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选段甲“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既预示大雨即将来临,又烘托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B. 选段甲中,诗人由自身处境联系到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正如乙文所评:“忧时伤生,情不忘君。”

C. 乙文对杜甫虽有“高而不切”的评价,但甲诗“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襟和崇高的社会理想是非常可贵的。

D. 乙文结尾含蓄肯定李白、杜甫的诗歌成就很高,共同的浪漫主义风格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3. (2012・江苏省连云港市)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乙】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①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璧。

花叶颇茂。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②。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③灌杀也。从此誓不植兰。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注释】 ① 荷瓣素心春兰:一种稀罕、名贵的兰花。② 勃然:充满生机。③ 滚汤:开水。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能张目对日/诚宜开张圣听 B. 私拟作群鹤舞空/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 又留蚊于素帐中/赠余荷瓣素心春兰一盆 D. 兰坡临终时/未果,寻病终

(2) 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花 以 兰 为 最 取 其 幽 香 韵 致 也 而 瓣 品 之 稍 堪 入 谱 者 不 可 多 得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 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从甲乙文段中,你看出沈复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请结合乙文中兰花的遭遇,谈谈应怎样对待美的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12・江苏省宿迁市)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①,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②,退则死法③,当恁么④时也不妨熟歇。

(《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释】 ① 木末:树梢。② 死敌:死于敌手。③ 死法:死于军法。④ 恁么:如此,这样。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 怀民亦未寝( ) ②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③ 余尝寓居惠州嘉寺( ) ④ 思欲就林止息(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012・江苏省徐州市)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倘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②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③ 入则无法家拂士( ) ④ 诚自古所希( )

(2)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B.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病复作,则不可救矣

C. 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D.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君谓计将安出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甲文探讨了______和______两个问题,论述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道理;乙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 (2012・江苏省镇江市)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题目。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

【乙】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①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兵士观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父母曰:“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太宗征辽东,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

(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 ① 太牢:古代祭祀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具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 便要还家( ) ②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③ 次定州( ) ④ 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意思。

①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文中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乙文写了唐太宗的哪几件事情?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怎样的君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如何重建中小学教育管理制度 下一篇:形象化说理KO干巴巴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