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

时间:2022-10-24 07:38:00

议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

【摘 要】新课程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是新课程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越来越注重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每个学生自觉主动地想学,要学、会学、始终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 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159

在新n改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教学重形式、轻实质,高投入、低产出,学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发展的教学低效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教学的策略,更新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改革课堂教学评价的办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一)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形象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像语文的描述性、美术的直观性、体育的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透发求知欲

学生的学习要有对知识的渴求,也就是求知欲。有了求知欲,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想对未知事物有所了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切入点。

二、重视先做后讲

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就是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主动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先做后讲”是让学生先动手实践,在做的过程中体验与探索,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数学知识的获得不就是教师授予、他们简单吸引,而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先做后讲”强调了学生在做中学习,既承认模仿练习与机械记忆的技能性训练阶段,更注重了在做的过程中对数学过程的感情与体验。“讲”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讲,给出问题,小结方法,总结步骤,揭示规律,感悟思想方法等;二是学生讲,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或看法,这恰好是建构主义学习观中数学知识建构过程必须经历的。

三、合理安排有效的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检查认知目标的主要手段,安排一个紧凑、短时、有效的课堂练习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有效的课堂练习还能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从而修改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践表明,有效的课堂练习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必要手段。

笔者认为,第一,课堂练习时间以十五分钟左右为宜。第二,有效的课堂练习要运用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实施分层练习。第三,有效的课堂练习可以使学生对知识形成真正的理解。第四,有效的课堂练习可以使学生对知识形成真正的理解。第四,有效的课堂练习要有时间保证,因此要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的管理,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效用。第五,有效的课堂练习能够促使学生自我调控。总之,有效的课堂练习是学生对数学进行有效学习的有力保证,也是课堂数学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变式演练,提高效果

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不断地经历感知、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过程,所以知识平台搭建后的数学活动不能过多、过久地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应该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征,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梯度清晰的适度的“变式”,帮助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不同组成部分和完善知识结构。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有效教学策略需要我们熟练掌握,灵活运用,最终服务于新课程的数学课程目标: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学习,从尝试中学会探索,从探索中学会发现,从参与中得到发展,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上一篇:关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进的思考 下一篇:高校设计类软件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