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研究

时间:2022-06-06 08:15:41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研究

【摘 要】复习课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复习方法和复习内容能够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图,学会用课本知识解释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象,提高发散思维能力,改善生物学习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本文将在分析当前生物复习课教学现状的基A上,从三方面分析复习课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生物 复习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185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对初中生物课程来讲,教师利用复习课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践行新课标要求是一个明智且有效的做法。为了使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发挥到最大,教师需要研究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初中生物复习课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生物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实验考查两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生物课程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方面的重要地位得到提升,如何顺应教育改革需要,提高生物课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和学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复习课是生物课程教学的主要部分,从现代课程教学策略制定的角度来看,复习课是很好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途径,但是从目前的复习课教学现状来看,不少学校的复习课并没有发挥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而依然采用传统枯燥的复习方式。

传统生物复习课主要表现出两个特点:首先,复习内容重复简单。不少知识点学生已经复习了很多遍并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但是在复习课,教师依然把这部分内容列为复习课的必要内容,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同时也不具备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复习兴趣的优势。其次,复习形式单一。不少老师认为,复习课只有巩固已学知识的作用,而忽视了复习课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往往采用单一的复习方式,例如划定课本上需要熟练牢记的知识点,让学生自己背诵记忆,或制作复习教案,让学生利用复习课不断做题巩固,导致学生在长期机械式重复一部分知识点的过程中,失去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导致生物教学水平迟迟得不到提升。

二、初中生物复习课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一)引入专题式复习模块

在课程复习阶段,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构建同类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知,有助于发散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入专题复习模块是构建知识脉络图的主要途径之一,能够提高学生的复习的效率,改善复习有效性。

例如,教师可以以“人”为关键词设计“生物圈中的人”的专题,从人的食物来源、人的内部构造、人的能量来源等角度分析人的生物学特性,通过该专题的学习,学生能够构建关于“人”的知识网络图,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同时也能够发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复习效率,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策略。此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绘制知识专题图,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思考知识的内涵,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设置问题情境

复习课的授课内容主要是学生已经学会的知识,因此部分已经掌握了该部分知识的学生表现出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强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老师需要在开展复习课之前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将容易理解的知识点简单重复带过即可。同时,本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需要通过精心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增加复习课难度,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好奇心,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果。

为了提高复习的时效性,教师问题情境的设计需要适当遵循为考试服务的原则,所涉及的问题情境要以学生学业考查的形式为主,例如选择、填空、分析说明等,同时在问题提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阅历,设置一定的情景,在丰富问题内涵的同时,增强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程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神经系统的复习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雪后大家到操场上打雪仗,当你的手捧着雪球一段时间后,会感觉到自己的手比刚拿起雪球时温度升高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一问题的情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也是他们很容易忽视的生活实际,当老师通过问题的方式将这一生活常见现象表述出来后,学生会对问题的解释充满兴趣,纷纷从神经角度或内分泌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大大改善了复习课的气氛,提高了复习效果。

(三)强化实验复习课教学

初中生物是理论知识和探究实验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因此在强调基础知识复习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探究实验的重要性,强化实验复习课教学,发挥实验复习课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养成以及探究学习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对学生探究实验能力的要求包括:熟悉实验原理、熟练掌握实验步骤、具有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不少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尊重这一要求,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动手操作的作用,尽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并没有得到提升。

为了提高实验课复习效率,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不当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学习,努力完成自主实验。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了解探究实验的概念和过程,并学会实验计划的制定方法,在进行实验之前,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各种材料;在完成实验之后,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探究造成这一实验结果的因素有哪些,分析试验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在不断重复实验与进行总结的过程中,巩固对实验步骤的记忆,培养良好的探究实验素养,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能力。

三、结束语

总的来讲,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更加强调教学的有效性,复习课是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当改变过去落后的复习课授课模式,本着提升学生学习素养、发掘学生思维潜力的目的,丰富复习课授课内容,提高授课方式的科学性,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以及思维能力的形成,实现生物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黔江区2014年度教育教学重点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14―01―027)]

参考文献

[1]杨丽芹.初中生物复习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105.

[2]吕炎.初中生物学业考查复习课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3]潘行知.初中生物复习课的教学实践和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5):69-70.

上一篇: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 下一篇:新时代高中地理教学方式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