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对超吉989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时间:2022-10-24 07:06:25

不同种植密度对超吉989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摘要 不同种植密度对超吉989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吉989玉米种植密度为4.05万株/hm2的处理产量为10 800 kg/hm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依次增加,以5.40万株/hm2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3 560 kg/hm2。但当密度继续增加到5.85万株/hm2时,产量反而下跌,密度继续增加,产量继续下跌。说明超吉989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为4.95万~5.40万株/hm2,过稀、过密都不利于产量增加。

关键词 玉米;超吉989;种植密度;农艺性状;产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013-01

近年来,玉米新品种超吉989在唐河县推广面积越来越大。受郑单958和先玉335高密度品种的影响,人们习惯用增加种植密度的方法来提高玉米产量。众所周知,密度是构成产量的重要因素[1-3],但不同玉米品种是否都能通过增加种植密度的方法来获得更高产量有待研究。为探索不同种植密度对超吉989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合该品种的最佳密度,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笔者选择了6种不同密度进行丰产性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唐河县丁岗乡叟刘村,土壤类型为砂壤土,质地疏松,土壤有机质5.2 g/kg,pH值6.3,养分含量偏高。前茬种植小麦,小麦收获后秸秆还田。供试玉米品种为超吉989。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大区对比方法,设6个处理,分别为:4.05万株/hm2、4.50万株/hm2、4.95万株/hm2、5.40万株/hm2、5.85万株/hm2、6.30万株/hm2。大区面积468 m2,每个处理26行,行长30 m,行距0.6 m。

1.3 试验实施

6月8日机械播种,按试验设计密度保苗。基肥总量375 kg/hm2,其中磷酸二铵180 kg/hm2、尿素120 kg/hm2、硫酸钾75 kg/hm2。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45 kg/hm2,中耕2遍。叶面追肥2遍,人工除草3遍。抽雄前浇水1次,吐丝后浇水1次,成熟前浇水1次。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由于2012年气候较为干旱,玉米生长后期,特别是在抽雄和吐丝期受影响较大。但由于试验地有水浇条件,玉米整个生育期均能正常生长。记录玉米生育期,收获前对玉米植株性状进行定点调查,调查取点每个处理3点,每点3 m2。收获前取样测产,分析产量情况[4-6]。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可以看出,各处理从播种至出苗历时均为10 d,说明种子吸胀、出苗情况均较好。播种至出苗时间较短,主要是由于播种时墒情较好,种子的发芽力好。自拔节期开始,各处理的生育期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延迟。处理A的密度最小,其各生育期出现最早;处理F的密度最大,其各生育期发生最迟。处理F的成熟期要比处理A晚10 d。

2.2 植株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各处理植株性状差异很大。随着密度增大,株高和穗位高基本呈上升趋势,穗长和穗粗呈下降趋势,这不利于产量增加。

2.3 经济性状

从表3可以看出,各处理穗行数基本相当,种植密度4.05万~5.40万株/hm2为18行,种植密度5.85万、6.30万株/hm2均为16行。行粒数和百粒重差异较大,种植4.05万株/hm2的密度最小,行粒数和百粒重也最大,随着密度增加,行粒数和百粒重下降,种植6.30万株/hm2的密度最大,行粒数和百粒重最小,分别为36粒和36.5 g。由于各产量构成因子存在差异,导致产量也存在差异,以种植5.40万株/hm2产量最高,为13 560 kg/hm2,种植4.95万株/hm2次之,为12 840 kg/hm2,种植6.30万株/hm2的产量最低,为10 695 kg/hm2。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超吉989玉米种植密度为4.05万株/hm2

处理的产量10 800 kg/hm2,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依次增加,以种植密度为5.40万株/hm2的处理产量最高,为13 560 kg/hm2。当密度继续增加到5.85万株/hm2时,产量反而下跌,密度继续增加,产量继续下跌。说明超吉989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在4.95万~5.40万株/hm2。过稀、过密都不利于产量增加[7]。但这仅是1年的试验数据,稳定性有待连续试验验证。

4 参考文献

[1] 白志英,李存东,郑金风,等.种植密度对玉米先玉335和郑单958生理特性、产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0(S1):166-169.

[2] 胡柯,秦涛.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J].河南农业,2007(18):20-21.

[3] 俞凤芳,丁成芳.种植方式和密度对高产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0(6):1297-1299.

[4] 郑威.甜玉米高产优质栽培关键技术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5):52-54.

[5] 王俊花,樊敬前,邵林生,等.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甜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果穗性状、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1):8992-8993.

[6] 潘彬荣,岳高红,许立奎,等.栽培密度和施肥量对甜玉米金玉甜1号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0(8):9-11.

[7] 邵显跃,孙加焱,邵美红,等.不同栽培密度对鲜食甜玉米植株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2):60,63.

上一篇:不同采收成熟度及方式对烤烟上部烟叶质量的影... 下一篇:籼粳杂交晚稻新品种甬优538不同播期直播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