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公路建设问题

时间:2022-10-24 07:02:24

浅谈农村公路建设问题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范围比较大,农村公路建设分布广、数量多。在区域网络中绝大多数都是农村公路。然而目前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普遍比较低;公路的交通容量较小;在我国农村地区,县城公路到乡、镇、村很多都属于三级、四级或等外级公路,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都比较低,越来越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量的发展。此外,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方面的问题也十分突出,这不仅影响到整体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也对当地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对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的现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路 建设 农村

农村公路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拉动国内经济走出低谷的重要措施,也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改善目前农村公路建设中的不足,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管理尤为重要。

一 、目前农村公路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公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基本形成了连接千家万户的农村公路网络。据权威部门的统计,至2009年底,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33.56万km,乡镇通达率达到99.4%,通畅率达到92.7%,东、中部地区建制村通畅率达到95.7%和88.5%,西部地区建制村通达率达到90.1%,但是,农村公路建设的总体技术水平不高,集中表现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不足,形成农村公路建设等级普遍低下的局面。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国家经济实力决定着对公路,特别是乡村公路的投入,在当前290万公里的农村公路中,大约有58%是沙石路面,有些甚至还是泥土路面,全天候通行能力不足,导致道路功能大打折扣。此外,农村公路由于缺乏正常的养护资金来源,使得我国的农村公路中,能够得到正常养护的路面,仅占所有农村公路的30% 。久而久之,即便是较高等级的沥青路面或水泥路面,也会因缺乏养护而沙石化,甚至泥土化,这就是通常所说的“ 前三年乡乡通油路,后三年乡乡通泥路”。因此,即使农村公路建设的再好,面对后期养护的不足,造成路面的过早老化,不但浪费了建设资金,而且会影响政府部门的决策,形成恶性循环。

二 、农村公路建设对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公路建设是实现农村经济建设、农民收入提高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和关键,因为只有大力发展农村公路建设,才能有效的实现农村投资环境以及运输条件上的改善,提高农村生产发展效率,实现农民就业率以及收入上的提高,实现农民整体生活水平上的提高。同时公路建设所带来的对外交流和信息传播上的加快,传统农村发展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冲击,促进其不断发展和革新。此外,农村公路建设还可以保证公路沿线的农民依靠劳动力投入以及建材供应等手段来获得直接的劳动收入。同时可以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使农民可以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来调整自身的品种结构和种植结构, 促进农产品的流通, 并提高农业产品的综合效益和市场组织化程度。此外, 利用农村公路可以引导乡镇企业合理聚集, 从而在不断完善城镇功能的同时壮大区域经济,并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镇的就业率。

三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措施

3.1 拓宽筹资渠道

交通建设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投入问题,尤其是农村交通建设矛盾更为突出。没有资金,新农村公路建设将成无米之炊。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拓宽筹资渠道,通过向上争取一点,县、乡配套一点,市场运作一点,群众筹集一点等“四个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资。特别是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动员沿线受益企业、干部和职工捐资,实行争取中央扶持一点、各级政府筹措一点、社会各界捐助一点、公路沿线受益企事业单位和受益群众投入一点、包扶单位支持一点、政策优惠补偿一点等办法,多渠道筹集农村公路交通建设资金,扩大新农村公路交通建设资金来源。在大力抓好各项交通费征收的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各种扶贫优惠政策和资金。通过相关部门内部挖潜,压缩各种经费开支来支持乡村公路建设。扩大新农村建设的宣扬力度。广泛发动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带头捐资,捐资者可以给予道路冠名权等荣誉。同时对在乡村公路建设“热情高、劲头足、效果好”的地方加大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

3.2 合理规划

农村公路应遵从融入路网,遵循扩大服务范围的原则。农村公路不仅是农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干线公路交通量的主要来源。整个公路运输效益的发挥有赖于区域内路网结构的合理性,这就意味着建设规划主管部门不仅要重视干线公路的建设,也要重视与干线公路相匹配的农村公路建设。而且在干线公路的建设中,如果没有农村公路与之相匹配,干线公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运输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在进行农村公路建设时,不要将农村公路规划与干线公路规划割裂开来,农村公路规划要以干线公路规划为依据,进行统一规划,这样才能使整个公路交通系统结构合理,公路交通的整体功能才能充分发挥,才能使得农村经济的特点得到突出体现。

3.3 加强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农村公路建设要建立健全长效的管理机制,落实资金是关键,由于农村公路管养经费不足、管养机制不完善,应更加注重投资力度、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从而提高使用寿命,减少日后的维修。要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导工作,要将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质量意识和管理理念逐步延伸到农村公路建设中来,积极推行招投标的规范化,现场管理和质量监督人员要明确工艺流程,掌握关键环节,重点对隐蔽工程、重点部位、主要材料、各种配合比、关键工序、重大施工技术方案、质量通病处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大力推广和应用新工艺、新技术。要努力提高管理者的专业水平,对发现的质量问题,采取坚决措施,确保工程质量。但是农村公路毕竟项目小,投资少,地点分散,涉及面广,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督机制,必须让基层干部群众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认识层面得到提升。为确保一般农村公路的建设质量,可以采取业主负责、群众监管的方式,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到建设质量监督中来,对项目进行公示。在项目实施沿线聘请社会质量监督员,让群众真正参与到项目建设中,要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工程实体质量是施工单位做出来的,故工程质量的好坏,项目负责人是关键,项目质量好,项目负责人都比较认真负责,技术和管理力量比较强。反之,项目管理不好,质量问题多,其项目负责人肯定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项目负责人的管理水平和责任感,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我们地方道路建设面临的主要是施工项目负责人的现场项目经理和监理单位的现场监理工程师。众所周知,现在的施工单位挂靠队伍比较多,管理较差,监理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如何解决这种现象是一个社会难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3.4公路养护的发展方向应市场化

农村公路不仅要重规划、重建设,更要重视公路后期的管理和养护。目前县道养护基本上遵照国、省道的养护运行机制,由各县地方道路管理站(公路养护段)进行养护,乡、村道路的养护由乡人民政府和村委会进行养护,生产运行机制缺乏长效的管理手段,乡、村道养护质量差,技术力量薄弱,一些路段胜至长期无人管养。为此建议:对县、乡道路全面实行“管养分离”,推进养护市场化改革。关键是:一要明确职责,保障经费,科学核定管理人员;二要合理整合现有的资产,分流超编人员。由于我们的管理体制没有实行管养分离,由于管理经费不足,原本应该是纯管理机构只能通过做一些养护大中修甚至建设工程来补充一些经费,而做工程又需要更多的人,于是陷入恶性循环,而一旦管养一体,又对外来的养护队伍进行排挤,养护的市场化就无从谈起了,因此要真正实现养护市场化第一步就是推进“管养分离”,对现有的养护资产要进行重组,组建一些专业的养护公司。

参考文献:

[1]侯莉.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筹资渠道现状与对策研究[D].2008.

[2]满开朋.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经验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33(5)

上一篇:广州轨道交通四号线黄阁至冲尾工程区间高架桥... 下一篇:略谈建筑设备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