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电企业电力的营销管理

时间:2022-10-24 06:28:24

浅谈供电企业电力的营销管理

摘 要: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的核心任务。要以塑造优质服务为核心,以人为本的电力营销文化品牌为契机,打造一流营销队伍;以营销文化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以营销文化启动营销工作发展潜力,以营销文化激发营销队伍战斗力,全面推动供电企业营销发展。然而,要建立适应市场的电力营销理念,应了解当前电力营销的现状,正确定位营销管理的思想观念,学习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特点,探讨电力营销管理的实施策略并保障实施。本文探讨了供电企业的营销总体策略及具体的实施对策,以期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措施

一、我国电力营销管理理念

电力营销指在电力市场中,供电企业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以电力用户的需求为中心,使电力用户获得可靠、持续、安全合格的电力产品和周到、细致、满意的服务。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的核心任务。明确电力营销必须采取市场导向的管理模式,把电力营销定位为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的生产经营活动应服从和服务于电力营销的需要。基于买方市场的要求,建立起新型电力营销理念。供电企业。应当改变过去建立在卖方市场基础上的旧的供电管理模式,建立一个能适应市场需求,充满市场活力的市场营销体系和机制。进行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政企分开后,电力企业仍然是一个接受政府监管的企业,因此,在实现商业化运作的同时,还要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市场营销政策和业务范围,从事电力市场的营销工作。

二、电力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营销管理意识淡薄,竞争意识不强

思想观念尚未从原有管理模式上转变到市场营销的模式上,大市场、大营销的概念仍不明晰。应当认识到,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要服从并服务于市场营销的需求。供电企业职工思想观念还未从旧的用电管理的模式转变到市场营销的模式上来,大市场、大营销的概念仍很模糊。我们必须高度认识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市场营销的需求,完成从生产管理为主到市场营销为主的转变,转变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主动研究市场、开拓市场,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

2、设备体系不健全

首先,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上的缺陷带来的技术风险,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的素质带来的误操作风险等都使得信息系统的安全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其次,目前用电业务流程程序复杂,环节太多,与当前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要求不相适应。另外,加上供电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不完善,使客户有关信息无法得到共享,一些业务传票无法正常传递。

3、目标市场的选择进入误区。

要想有效地促进电力销售,首先应对各类用电市场进行细分,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捕捉市场商机、正确选择与确定目标市场。但一些供电企业太过于重视目标市场,往往忽视了不易发现的非目标的潜在的小市场。

4、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存在风险与不足

目前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一是技术风险,由于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上有一定缺陷,造成系统不稳定或不安全漏洞较多,如非法用户或电脑黑客可轻易地入侵系统、电费统计有时会出现重复或遗漏等;二是误操作风险,误操作风险主要指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无意识的误操作带来的风险,如电价标准修改时因出错而造成的电费误算;三是违规操作风险,违规操作风险主要指个别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可能利用工作之便,采用隐蔽的技术手段,蓄意对某些重要数据进行更改而造成的风险。

5、高素质营销人员缺乏

在电力营销管理上, 整体队伍的素质较低。未来的供电企业在服务市场上赢得并捍卫自己的一席之地, 意味着在多层面上与他人竞争。而电力营销人员不能完全正确的认识自己企业的生存状态和市场变化, 将会给企业顾客群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 必须把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作为促进电力的市场营销的自觉行为, 体现在整个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 使每一个电力营销人员都为企业的社会形象负责, 真正树立全员营销的观点。在电力营销管理上,既缺乏基础理论支持,又缺乏搏击市场的经验,更缺乏这方面的人才,整体队伍的素质较低。

6、营销管理机制与信息化不相适应

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方便、快捷、高效,其基本要求是信息处理标准化、统一化。而目前用电业务流程都是在传统用电营销体制下制定的,程序复杂,环节太多,与当前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要求不相适应。加之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现有用电客户的一些营业档案和基础资料不全,直接导致一些业务传票无法正常传递,有关信息也无法得到共享。

三、完善电力营销的措施

1、建立营销管理决策系统

营销管理决策支持层是对客户服务层、营销业务层的工作流程及工作质量实行监督管理的控制中心。通过对营销业务层处理标准、业务处理时限、客户服务的监控等特定指标的考核进行职能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迅速予以反映,督促有关部门加以纠正,为营销策略的制定、市场运营与开发、营销信息分析、效益评估、公共关系与企业形象设计等管理行为以及营销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工作流平台,监控各业务部门的工作情况,提供预防性的工作监督手段,实时考核工作绩效,调整内部管理方式。建立预警机制,提前防范风险,要落实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对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进行不间断跟踪和监控,以便及时发出风险预警。

2、建立新型的营销管理体系

尽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营销管理体系,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经济的电力和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其职能相应转变到市场策划与开发、需求预测与管理、业务发展与决策、客户服务与支持、电力销售与合理管理、公共关系与用电咨询、抄表收费与电费电价等方面,全面开展电力的售前、售中、售后的一条龙服务,形成以客户服务中心为核心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

3、开拓农村电力市场

电力企业要开拓农村电力市场, 要转变观念并有适当的投入。对农村电网进行改造, 降低线损、变损, 从而降低电价, 让广大农村用户用得起电。从近期看, 必须认真研究农村电网的筹资渠道、建设标准、管理体制等一系列问题, 使这部分潜在市场尽快转化为现实市场。

4、员工培训策略

以市场为导向,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现代市场营销, 已不再局限于产品的流通领域, 与企业经营的整体活动密切相关, 电力营销不仅仅局限于销售环节, 需要每个岗位、每位员工的共同参与。电力企业必须重视员工的素质教育, 定时地对职工进行岗位培训, 使职工在思想认识上更加以客户和市场为重点, 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5、增强电力企业竞争力

能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自动化水平和运行管理效益,有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本系统自动采集电能量数据,为电力企业提供准确、及时、丰富的基础数据和现场信息,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电力企业其他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文建生.电力营销应推行目标市场管理[J].电力技术经济, 2001, (5).

【2】王相勤,丁毓山.电力营销管理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3】杜松怀, 温步赢, 蒋传文.电力市场[M].北京:中国电力出

版社, 2004.

【4】何德浩.有关电力营销管理创新策略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8)

【5】张 平.浅谈中国企业的精细化营销[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6(5)

上一篇:编制作业指导书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企业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