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美与美术审美教育

时间:2022-10-24 04:59:47

浅谈审美与美术审美教育

摘 要:审美是一种感知活动,没有感知就没有美感。感知是纯个人性的,无论任何一种美,如果他人未尝亲身感受和体验到,就有权拒绝承认。没有任何一种权威,任何一种科学,可以通过逻辑证明或其他超感知的证据,能使人相信一种事物美。审美教育应该从感知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引导他们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究,使他们真正成为审美者。

关键词:感知;审美;朱光潜;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5-0084-01

在幼儿园,老师道:“小朋友们拿起你手中的笔,跟我一起画,先画一个圆圆的脑袋,再画一个圆圆的身子,再画……”这样一只美丽的小鸡就画好啦,“大家看这只小鸡是不是很漂亮,很美丽啊!”小朋友们大声回答:“是”。于是在孩子们的脑海里,小鸡都是圆圆的脑袋,圆圆的身子,小鸡是美丽的;在小学,讲到故宫,讲到苏州园林……老师总是对着一张小小的图片讲到:它有翘翘的屋角,长长的走廊,雕花的窗子,精巧的布局……非常美观。于是学生们记住了:故宫有翘翘的屋角,苏州园林有长长的走廊、精巧的布局都很美观;到了中学,讲到油画,讲到艺术作品等,这时不用老师再说,学生们就会总结:它有丰富的颜色,完整的构图……很美,因为它们早已背会这些词了。而这也正是老师所希望的答案;在社会上,不少美术家一见到历史名作或名家所作,二话不说,就评论到:线条有力,形体结实……。难怪社会上会出现一些追星族,不少青年人一见到名画就“哇噻”,部分小青年模仿某艺术家,头发留的长长的,衣服穿的乱七八糟……

仔细想想,这又如何能怪他们呢?长期以来的美术教育,早已使本应该是以自我感受为主的美术欣赏,变成了长篇垒犊的说教,使他们原本个性的审美,变得扭曲、失去自我。那么多美丽的、好听的词汇都用在了名家名作身上,那么名作当然是美的,名家当然是“酷”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也恰表明他们的上进心吗?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丰富自我、充实自我的过程,而我们的美术审美教育却恰恰使我们在学习中失去了自我。究其原因:我们的美术审美教育没有从学生的主观感受出发。

我们之所以说事物美,是因为我们感受到它美。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美岂能一概而论?美岂能被告知?

美学一词起源于德语中的“Asthetik”,这个词源于希腊文,其词根则是――感知。黑格尔曾说,美学一词“比较精确的定义正是研究感觉和感受的科学。”当我们说某一物品美时,我们似乎在指出这一物品具有某种性质,这种性质可以用“美”这个词来表述。但实际上,这一陈述却也正是我们对自身的一种感受状态的陈述:这一物品激动了我的眼、耳和心灵,使我们愉快或使我们被打动。实际上,当我们说某一物品美,也就是在陈述:我感觉、我认为――这一物品美。所以,美是一种感觉状态,它的基础是感知。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美是一种价值。不同的美学学派又对审美价值做出了不同的论证。其中有以朱光潜先生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说”和“客观存在说”。我们先看一下“主客观统一说”。朱先生认为,美的存在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客观存在的自然形态;二是人的意识形态。其中自然形态是意识形态存在的基础,意识形态起决定作用。可是,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提起凤凰、仙女等,多数人心里都会泛起各种各样的美的遐想,美感随之而生。但凤凰和仙女到底有多美,却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因为谁也没有真正见过这些事物,它们就没有客观存在。可见,美感是纯意识形态的。

“客观存在说”认为:“美作为价值,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事物的自然属性和外部形式;第二个层次是事物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内容,这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内容由事物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占据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决定。”①通常画家们认为曲线是美的,但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却没有几个人能感受到它的美。“美”既然不能被感知到,那它也不再美。康德说,鉴赏判断并不是认识判断,因而不是逻辑上的,而是感性的,我们把这种判断理解为其规定根据只能是主观的。黄金的美不仅取决于它的自然属性,更取决于它在社会生活中所占的地位。但有时候,它也会引起人们的审美反感,如佩戴过多的黄金饰品,就显得俗气。这种变化正是由于不同的时代、环境、场合等因素引起了人们审美意识的变化,从而导致同一事物不同的审美结论。可见,审美是纯个人性的,个人情感对美起决定作用。

我们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免不了要学习美的规律。那么美的规律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我们按照审美反映论来解释:美的规律来自于经验领域,更准确地说,它来自于人类个别经验的重复与归纳,如人们无数次接触到石头的同时,由这种接触而感知到石头具有某种坚硬的特质,于是通过自然归纳法则将坚硬与石头联系起来,视它为石头的属性之一。同样,如果人们有可能在数次面对感觉到美的事物中发现相同的某种规律时,人类与生俱来的自然归纳能力也会就此而得出美的某种规律。可见美的规律的产生离不开人的感知经验,感知是其产生的先决条件。

其次,我们在谈对称、平衡、变化、统一等这些规律时,也总是以人的视觉、心理及生理等各种感受为基础。如在《美的分析》一书中讲到:“人的全部感觉都喜欢多样,而且同样讨厌单调。耳朵讨厌一个音响接连不断地重复,正如眼睛死盯住一点或一直注视一面秃墙会感到讨厌一样。……可是,当眼睛看腻了连续不断地变化时,再去看那些在某种程度上单纯的东西,就会感到轻松愉快。”

“如果形体、局部或线条之间的统一真是美的主要原因的话,那么,它们越显得整齐也就越会使眼睛得到了。可是,实际情况远非如此。在我们的意识一旦确信各个部分互相适应,完全可以使整体相应地站立、行动、浮游、飞翔等等而不失平衡之后,眼睛就会高兴看到对象打破这种单调的移动或转动。”……

可见,无论是美的规律的产生、还是对美的规律的阐述,都是以人的感觉和感受为基础。如果我们离开了感觉和感受去谈审美,那将毫无意义。就如,我们建一座大厦,不去考虑它的根基,大厦建的再美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只会让一些闲者去附庸其华丽!而我们的美术审美教育很多时候就恰恰如此,正如文章开头所述,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审美结果的接收者。不管学生有没有真正理解、感知到,背会了“标准答案”,就能考高分,就能得到家长、老师的认可。

单世联先生在《西方美学初步》一书中写到“无论是谁都不能判断他从未听到或见到的对象的美。科学判断和实践原理可以被间接地接受,我们可以承认某人是某一领域的权威,但在鉴赏达・芬奇的价值方面,如果我没有看到达・芬奇的作品,我就不能把你当权威。……审美并不是假设别人的同意,而是要求、期待别人的同意,就他人都是有理性的而言,应当感觉到如我所感到的同样快乐,事实上当然不一定能实现。”我们提倡人性化的教育,所以我们的美术审美教育应该尊重个人性,尊重人的个体感受,我们给予学生的应该是一个多样的、丰富的个人选择,个人感受和自我发挥的自由空间。

美是一种感觉,它的基础是感知。“感知是纯个人性的。无论任何一种美,如果你未尝亲自感受和体验到,你就有权拒绝承认。没有任何一种权威,任何一种科学,可以通过逻辑证明或其他超感知的证据,能使人相信一种事物美。”②审美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情感获得解放。感知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我们的审美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构建一个多样的、丰富的个人感知、个人选择和自我发挥的自由空间。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引导他们去感知、去体验、去探究,使他们真正成为审美者。

注释:

①凌继尧.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 页.

②何新.艺术分析与美学思辩[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年版. 第5页.

参考文献:

[1]单世联.西方美学初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上一篇:谈中国近现代图像设计概况 下一篇:论《林泉高致》的绘画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