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中学体育运动伤害的发生

时间:2022-10-24 04:42:04

如何预防中学体育运动伤害的发生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0-000-01

摘 要 体育运动伤害的发生是影响体育教学正常开展的因素之一,全民健身和阳光体育的开展是提高人民身体健康的有力推动者,当这两者碰在一起就会产生一些偶然也是必然的事件。本文针对中学体育开展碰到的运动伤害事件的分析,指出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误区和盲区,在此基础上对中学体育教学碰到的意外伤害进行相关分析和优化,从而达到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中学体育 预防 运动伤害

随着人们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担忧,家长和老师都要求孩子们多参与课外活动,积极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因此孩子们都走出了教室,来到运动场参与运动,锻炼身体。伴随着孩子们的活动,随之而来体育运动所产生的意外伤害就会发生,这样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本人作为一基层体育教育工作者,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所遇,谈谈对这一教学现象的看法。

一、上课前准备

(一)教师在上课前要认真备课,编写好教案,随身携带教案上课。

(二)教师应提前到达上课地点,准备好上课的各项工作,确保课程准时开始和上课过程中所需的体育器材,教师应于课前安排体育委员组织学生到器材室填写借物单,借领器材。

二、上课时要求

(一)准备部分

刚上课时点名,有我们体育课的特殊性。我们的课堂在室外,点名时不像室内课,一个萝卜一个坑,谁没来一看就清楚。而上体育课点名时,就应该非常仔细,不然学生就会找空挡,没请假不来,老师都不知道;或者老师点名时,叫其他同学代替报名。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而得不到及时发现,学生们就会更加大胆,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影响其他学生的正常上课。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他们根本不知道掌握力度和分寸,再加上有的孩子本身自制能力和平衡协调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这时,教师应该及时控制好学生的情绪,制止他们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为课堂打下严肃、认真的氛围。在做热身活动时,老师应该强调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因为好的热身运动可以把人的身体机能充分调动起来,最大程度地降低运动伤害的产生。

(二)基本部分

这一部分是上体育课最容易产生意外伤害的环节。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始料不及,但又不可避免的意外事件。比如学生调皮捣蛋,故意找茬,让我们上不了课;也有的消极怠慢,影响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生扭伤、搓伤、拉伤、碰伤等运动损伤,偶尔也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这就给我们一线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了个醒,如何应对体育教学过程中碰到的意外事件,都应有个充分准备。

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正在激烈而又有序地进行着,突然队员们都停止了跑动,集在了一起,气氛变得凝重起来。原来双方队员为了一个争议球,瞬间球友变敌人,大有打架之势。这时,老师的及时出现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可以根据篮球比赛规则讲解、评判,当场化解矛盾,使比赛继续下去。

在练习速度耐力时,由于一次练习人数众多,在跑步过程中,学生为了比赛谁得第一,会发生推、拉、踹、绊等动作,从而摔倒造成意外伤害。在练习纵箱分腿腾越时,学生趁老师没注意,踏板越拉越远看谁能跳过去,超过极限摔倒,发生意外。这些都跟学生们的年龄特征相符:争强好胜,尤其是男生,互相攀比,我敢你不敢,冒险做动作。这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发现问题及时制止,晓以利害,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更要及时教育,从而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当发生伤害时,老师首先应该停止练习,马上检查受伤同学的伤势情况,根据受伤同学的受伤程度,轻者原地休息或可由同学陪伴到校医务室进行处理,必要时马上送医院救治。接下去要继续组织和安排好其余同学的上课内容,及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并且妥善地消除或控制意外事态的继续发生和发展。

一些客观条件的影响,只要我们稍加注意,是可以避免的。上课时,要求学生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上课,身上不能带有钥匙类硬物,不要佩带胸针或校徽等饰品;农村中学操场大部分是泥土跑道,在上室外课时要注意场地是否平整,防止绊脚引起不必要的伤害事故的发生。单杠、双杠、云梯、篮球架等都在室外,风吹日晒,时间一久就会生锈、腐烂,开焊、螺丝松动丢失,如果得不到及时保养和修理加固,学生在上这些器材课时,一不小心器材就会发生危险,在加上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很容易发生意外事件。所以在锻炼的时候,一定要先检查器械,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后才让学生开始活动。一些具有危险性的器材,上完课后不能随便摆放在操场上,如铅球、铁饼、标枪等,课后要及时送还保管室。在天气炎热时上课,要掌握好运动量,防止发生中暑事故。

(三)结束部分

经过一节课练习,学生们已经显得疲劳,适当的放松活动,是很有必要的。老师通过口令要求学生吸气吐气,配合四肢抖动,体会“全身像散架一样”的感觉。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音乐伴奏下跳“兔子舞”、“秧歌步”等舞蹈,踏步放松。通过这些放松活动,消除疲劳,活跃气氛,同时让学生重新燃起对体育课的渴望。不然上完一节体育课后,全身酸痛,兴趣全无,就会给下一节体育课留下后遗症,学生就会产生害怕上体育课的心理。

客观条件的影响无法避免,主观意识的加强就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能够做到善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这样就会创造出一个比较好的教学环境,从而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电子支付企业海外融资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多元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