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可靠性在航道船舶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4 03:22:37

浅析可靠性在航道船舶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对航道船舶设备管理的特点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设备可靠性理论为中心,浅析了船舶设备可靠性管理应用的必要性。

关键词:航道 船舶设备管理 可靠性

时下国内水运事业不断发展,船舶等级也在不断提升,而这些均与船舶技术息息相关。在船舶技术中,船舶设备管理是其中最为重要且复杂的部分。船舶管理技术不仅要对相关设备进行日常的保养、维护、修理等,还要对设备操作、管理的船员进行规范。因此,在这些繁冗复杂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些纰漏,这会导致船舶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甚至波及船舶的运行安全。所以,对航道船舶设备施加较为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是极其必要的。

可靠性是近代热门的学科,广泛的应用在机械产品制造领域,并在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以及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船舶可靠性相关研究开展相对较晚,目前在理论基础领域具有较多分析模型,但在提高船舶设备管理的可靠性实践经验不足,尚未建立切实有效的应用机制。

1.航道船舶设备的特点与现状

航道船舶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主要在保持设备的正常运用和增强日常保养维护等方面,以便减少后期船舶设备的修理成本,充分发挥设备的最大效用。因此,从航道船舶设备的自身特点角度出发,结合可靠性相关理论应用于实践,可进一步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管理人员工作强度。首先,航道船舶设备具有特殊性。航道船舶主要是对航道进行维护和管理,主要负责航道检查、航标设置与更改,它主要设置在浅滩或水流湍急的区域,比一般航运行船情况要更为复杂。其次,航道船舶设备具有时效性。由于航道船舶需要对临时出现的状况进行报修处理,因此并不能完全行驶和停泊在固定位置,需要根据当下情况进行合理安排。此外,航道船舶设备还兼具多样性与繁复性。航道船舶设备种类繁多,包含行行动力助推部分、电气液压管控部分以及安全救生设备等,而不同船型又要配备不同型号的相关设备,设备自身又有所需的使用环境、配备条件,因此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统一的管理方式就可以完成的。

目前,航道船舶设备管理虽然进行了一定的规范化管理培训,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1)大部分航道船舶设备管理部门并没有从设备的设计、生产、投用和后续保养角度进行全程管理,仅是将着重点放在了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养护和维修。此外,设备管理者也只是特定的维修管理部门,并没有积极调动所有既有资源。

(2)航道船舶管理单位将管理工作分割成几部分,这样虽然将管理工作明确给不同人员进行开展,但也将同一设备的设计需求、生产制造以及使用维护等管理分开,若各部门之间欠缺沟通,则会在设备产生问题时,不能及时解决矛盾,降低管理部门工作效率。

(3)船舶设备的维修管理主要是以预防手段为主,针对预期修理计划实施管理。这种管理制度是以修理养护的普遍周期和修理程度为依据,防止设备过度磨损而采取的准备措施,进而制定严格的计划。这种管理模式可以降低设备的故障概率,防患于未然,在航道船舶设备管理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实践管理过程中,设备所产生的问题并不能完全预料,故针对某些突发状况并不能良好应对。

2.航道船舶管理的可靠性应用

可靠性的实施可以分别针对设备的设计、生产和维护等几个阶段。设计阶段是可靠性建立的基础,着手于设计阶段的可靠性管理对于后续船舶设备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帮助。制造阶段的可靠性管理任务则着重于监督委托制造方在制造过程中质量和可靠性保证,除对相关人员进行可靠性培训外,还要在完成制造时进行相应的试验,以符合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要求。设备维修阶段的可靠性是管理部门的核心工作方向,维修阶段的可靠性管理主线是“以实际情况为根基,着眼于未来发展”,以可靠性理论为基础,船舶设备的可靠性为目标,综合全面的制定维修阶段的方式和内容,制定合理的设备使用、检修周期,以最低的维护成本来获得最高的设备可靠性。建立可靠性维修管理制度不仅对维修人员进行规范培训,还要对维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预测,评估单台设备出现故障后对整体工作的影响程度,进而实施切实可靠的维修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将原有“以预防为主”的方式转变为“以可靠性为中心”的航道船舶O备管理模式,科学制定维修模式。

综合全面地实施以可靠性为中心的船舶设备管理制度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它要依赖于船舶管理部门的领导、操作指导人员以及维修养护人员等的共同努力,这将大大提高船舶设备的可用率和完好率,保证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上一篇:对垦区保持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稳定发展的对策研... 下一篇:应用薪酬分配模板兑现价值积分考核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