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产生恐惧心理的影响

时间:2022-10-24 02:52:45

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产生恐惧心理的影响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护理干预方法缓解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心理恐惧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脏介入手术患者920例,按照入院顺序号随机分成对照组(460例)与研究组(4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前失眠率为11.5%,显著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护理干预;心脏介入;恐惧心理

心脏介入手术是当前诊断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新型技术[1]。实施此项技术的患者往往会体验到恐惧、紧张与烦躁等一系列情绪[2]。为进一步研究不同护理干预方法缓解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心理恐惧的应用价值,笔者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脏介入手术患者460例,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脏介入手术患者920例,按照护理方法设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60例,其中男240例,女220例;患者年龄为22~58岁,平均年龄为(37.6±2.5)岁,各冠状动脉造影术200例 ,PTCA+支架术60例,射频消融术200例。对照组460例,其中男232例,女228例;患者年龄为21~57岁,平均年龄为(38.3±2.4)岁,各冠状动脉造影术160例 ,PTCA+支架术90例,射频消融术21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行心脏介入手术诊断标准,且入院后基础治疗和护理均相同,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在术中无责任护士陪同,按心脏介入手术一般护理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护士全程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以下方面。

1.2.1术前护理干预 ①积极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责任护士要对患者介绍医院环境,讲解介入手术的基本知识及安全性,关心患者,跟患者努力建立起一种良好的护患关系;②术前心理干预。责任护士在术前要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尽量多给患者更多的医疗信息,耐心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针对术前患者所出现的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责任护士可以运用自我放松与音乐疗法疏导患者的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与决心;③做好术前检查及准备工作。护理人员要在术前做好抽血、皮肤准备、碘剂与过敏试验等工作。

1.2.2术中护理干预 ①介入室管理。介入室护士要陪同患者进入介入室,在手术过程中一直陪护患者。介入室护士要按照手术的要求为介入室科学调整合理的温度与湿度,为患者安排比较舒适的手术,应该减少患者身体部位暴露范围与暴露时间;②术中心理支持。要提前告知患者在术中可能会产生的不适反应,帮助患者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情。在手术的一些关键点,比如扎针、进导管、球囊扩张等[3],介入室护士应给患者认真做好解释、安慰与鼓励工作,使用的言语要温柔及亲切,协助患者分散其注意力,从而消除其各自紧张与焦虑的情绪;③术中观察。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各种生命体征,以及患者的面部表情,积极主动地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身体不适,要时刻监测患者的心率与心律等情况。

1.2.3术后护理干预 ①术后观察。患者做完手术以后,手术护士要送患者回病房,在途中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注意监测各种生命体征与尿量;②指导患者术肢的制动及活动。如果是股动脉穿刺的患者,则需要对其严格地做伸直制动约 6~12h,从而避免形成静脉血栓,同时缓解患者身体不适;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在术后要注意识别并发症肺静脉狭窄的早期征象如呼吸困难、乏力、不明原因咯血、咳嗽、反复肺内感染等,可以通过 MRI 和螺旋 CT 等确诊。此外,也要注意血栓栓塞的发生。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呼吸、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术肢皮肤温度、颜色等改变;术后 12h 鼓励患者下床活动,防止下肢血栓形成;④科学指导患者日常饮食。患者回到病房以后,要不断鼓励患者尽量多饮水以让造影剂能够尽快从患者体内排泄出来,没有特殊情况的患者可以给予安排常规饮食;⑤排尿护理。术后责任护士要鼓励患者最好尽早排尿,同时要认真指导患者在床上运用便器的正确方法,及时记录患者的每次尿量;⑥拔管护理。患者在拔管过程中,责任护士要始终守护在患者的床边,跟患者的家属一起营造出手术成功的愉快气氛,让患者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在患者拨管的过程中要跟患者多做交流与沟通帮助患者分散注意力从而便于拔除鞘管,如果发现其存在不适则要及时处理。

1.3疗效判定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情况。效果包括术前失眠、术前1h心悸数和焦虑自评量表各分段(29分)人数;并发症包括腰背疼痛、尿潴留、拔管综合症;满意度情况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和总满意率。 其中焦虑自评量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患者的焦虑值:总分>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总分21~28分,肯定有明显焦虑,总分14~20分,肯定有焦虑,总分8~13分,可能有焦虑,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前失眠率为11.5%,显著低于对照组(P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对照组(7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心脏介入手术由于具有创口比较小、产生的危险比较小等优势在临床上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一些患者对此项技术的了解比较少,武断地认为心脏介入手术非常危险容易致命,为此产生了一些恐惧感, 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愈合。护理工作在心脏介入手术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质量如何事关此项手术的成功率[4]。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笔者发现患者在得知自己要做心脏介入手术时,容易产生治忧虑、恐惧、紧张与烦躁等不良心理,这主要是因为患者患病需要实施手术,而对手术不够了解,同时手术费用比较高,又担心手术做不成功等原因促成的。所以,有必要对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消除其恐惧感。本研究对460例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而另外46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表明,研究组患者术前失眠率为11.5%,显著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恐惧心理,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撒启慧.42例心脏介入术后护理干预的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26(8): 1078-1079.

[2]曹鹰.60例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 [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 166-167.

[3]韩双.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的影响 [J].吉林医学, 2013,34(11): 2189-2190.

[4]杨漫红 ,彭辉 .全程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 [J].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3(11): 21-23.

上一篇:针刺治疗对肾虚型耳鸣畸变耳声发射的影响 下一篇:在护士专科应急预案培训中开展品管圈活动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