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扶绥县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时间:2022-08-12 12:46:48

2005~扶绥县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扶绥县狂犬病发病特征,为控制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扶绥县2005~2012年狂犬病疫情资料, 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及分析。结果 扶绥县2005~2012年累计报告狂犬病16例, 死亡16例,病死率达100%,年均发病率为0.46/10万。以农民发病最多(占75.00%),发病年龄以40岁以上为多,发病季节以2、8、9月较多,占总病例的57.35%。68例患者,暴露后规范处理率为6.25%、狂犬疫苗接种率仅达6.25%。结论 扶绥县狂犬病以农村居民居多,暴露后伤口处理不规范、不及时、疫苗接种率低是当地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应继续加强狂犬病宣教育力度,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进一步控制狂犬病的发生。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狂犬病是所有传染病中最凶险的病毒性疾病,一旦发病,病死率达100%[1]。为了解广西扶绥县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对2005~2012年扶绥县狂犬病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狂犬病疫情资料来源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大疫情网),个案资料来源于现场个案调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扶绥县统计局。

1.2数据分析 所获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发病概况 2005~2012年,扶绥县累计报告狂犬病16例,死亡16例,病死率达100%,年均发病率为0.46/10万。其中,2005~2008年,发病呈上升趋势,2008年高达1.36/10万;此后,发病逐渐下降,2012年无病例报告,见图1。

2.2流行特征

2.2.1时间分布 常年发病,以2、8、9月份发病数较多,占总病例的75.00%(12/16),见图2。

2.2.2地区分布 全县11个乡镇中有9个乡镇有病例报告。其中,柳桥镇报告4例,新宁镇3例,东门、山圩各2例,另外5个镇各报告1例,中东、渠旧镇无病例报告。年均发病率居前4位的是柳桥镇1.50/10万、山圩镇0.73/10万、东门镇0.59/10万、新宁镇0.49/10万,以上4个镇病例数占发病总数的68.75%(11/16)。

2.2.3年龄分布 发病年龄4~85岁。以40~、60~、50~、80~年龄段病例较多,分别占总病例的25.00%(4/16)、18.75%(3/16)和12.50%(2/16),见表1。

2.2.4职业及性别分布 发病居首位是农民,占发病总数的75.00%(12/16);其次是家务及待业,占发病总数的12.50%(2/16);学生及散居儿童病例最少,各占发病总数的6.25%(1/16),见图3。男女病例之比为2.2:1(11/5),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

2.3致伤动物及暴露程度 所有患者均被犬咬或抓伤。以Ⅱ级暴露居多,占81.25% (13/16),Ⅲ级暴露者占12.50%(2/16),Ⅰ级暴露者占6.25%(1/16)。

2.4伤口处理及疫苗注射

2.4.1伤口处理 13人伤后未对伤口进行任何处理,占81.25%;2人在家自行处理,占12.50%;1人及时到医疗机构规范处理,占6.25%。

2.4.2疫苗注射 所有病例暴露后均未注射免疫球蛋白或抗血清注射。仅有1人(6.25%)接种过狂犬疫苗,但因发病而未完成全程免疫。

2.5犬只免疫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所有致病犬类均无免疫史。

3讨论

2005~2012年,扶绥县累计报告狂犬病16例,死亡16例,年均发病率为0.46/10万,远低于广西、全国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3],表明该县狂犬病防控措施卓有成效。但2008年疫情有所回升,提示狂犬病防控不容松懈, 应继续加强监测及宣教工作。

本次调查发现,扶绥县狂犬病发病以农民居首位,占总发病数的75.00%(12/16),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4],可能原因:①当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对狂犬病的危害认识不足、暴露后未及时处理;②当地农民经济收入低,难而承受较高的接种疫苗费用有关。结合该县狂犬病发病年龄以40岁以上居多,因此, 扶绥县狂犬病监测重点仍是在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的中、老年农民。

人被咬伤后,及时正确处理伤口、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及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防止本病发病的唯一措施。然而调查数据却显示,所有病例中,81.25%的人伤后未对伤口进行及时处置,93.75%的人伤后未接种狂犬疫苗,100%的人未注射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可见,暴露后伤口处理不规范、不及时、狂犬疫苗接种率低也是扶绥县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这与文献等报道[5-7]一致,所以, 应继续加大狂犬病防控知识宣传力度,确保犬伤者及时到医疗机构处理伤口和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控制狂犬病的发生。

犬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在缺乏自我防护的条件下,暴露人群易受到病犬侵袭而发病。本调查显示,16只致人感染狂犬病的犬类中,犬免疫率为零,远远低于熊成龙等报道的我国农村犬的免疫覆盖率[8],可见,相关部门对犬只管理不到位、农村犬免疫覆盖率低是扶绥县狂犬病防控中存在的主要薄弱环节,希望当地政府尽快制订犬只管理措施,控制犬只的数量,提高犬只的免疫覆盖率。

针对扶绥县狂犬病的流行特征,要有效控制狂犬病,建议:①建立多部门防控机制,各司其职,坚持犬只登记与管理;②加大卫生宣教力度,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使暴露后能够及时正确处理伤口、注射免疫球蛋白及狂犬疫苗;③积极开展疫情监测及报告制度。④降低狂犬疫苗、免疫球蛋白的价格,并将农村地区暴露后人群接种疫苗费用纳入新农合报销范畴[9]。

参考文献:

[1]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09-112.

[2]Yang D K, Kim S Y, Oh Y I, et al.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abies in South Korea from January 2004 to March 2011[J].Journal of Bacteriology and Virology,2011,41(3):165-171.

[3]Yin C P, Zhou H, Wu H, et al.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rabies in 2010, China][J]. Zhonghua shi yan he lin chuang bing du xue za zhi=Zhonghua shiyan he linchuang bingduxue zazhi=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virology, 2011, 25(6): 434-436.

[4]Yu J, Li H, Tang Q,et al.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ynamics of rabies in China[J]. 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2012, 6(5): e1640.

[5]刘浩,江禹,王莉莉,等.湖南湘西地区外观健康犬携带狂犬病病毒的调查研究[J].中国动物疫,2007,24(9):17-19.

[6]李晓明,谢利辉,庞丽娟,等.1984~2004年株洲市人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2):344.

[7]施采祥,荆其清,刘剑梅,等.溆浦县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及防制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4):1116-1117.

[8]熊成龙,邵中军,姜庆五,等.不同疫区家犬携带狂犬病毒的比较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8,8(3):14~15.

[9]陆玉培,廖开周,黄志贵,等.2004~2012年钦州市钦南区狂犬病疫情流行特征[J].应用预防医学,2013,19(6):343-346.

上一篇:68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护理探... 下一篇:青少年心理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