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护理探讨

时间:2022-06-10 07:19:36

68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护理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68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做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护理的同时,重视呼吸道护理干预。结果 综合治疗护理后,患者PaO2(11.31±1.42)kPa明显增高,PaCO2(6.69±1.11)kPa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缺血性脑卒中;护理措施;血气分析指标

急性脑功能损伤,如急性脑血管以外、急性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常合并急性肺损伤[1]。急性肺损伤(ALI)是一种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功能障碍,致病因素复杂。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症状重,极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症,导致患者呼吸骤停而死亡。本文以68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康复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68例,其中患者男41例,女27例;平均年龄(53.7±0.58岁)。入选者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急性脑卒中诊断标准[2],并发急性肺损伤症状。

1.2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护理

1.2.1溶栓护理 超早期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症状,有利于延缓病情的进展[3]。溶栓术后应加强护理,动态监测溶栓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重点监测有无有无出血倾向,包括牙龈出血、鼻腔出血、小便带血、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淤血瘀斑等,防止颅内出血加重患者意识障碍,及时观察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早期发现脑疝并及时进行治疗干预。尽量减少有创入性操作,防止血栓再次形成,注意观察患者肢端温度、皮肤色泽,有无感觉异常、疼痛及肌力减退,每1h观察足背动脉波动情况并做好记录,防止继发性动脉栓塞。

1.2.2用药治疗的护理 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常采用抗凝、降纤、"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静脉输液采用PICC置管、留置针或深静脉置管,减少穿刺频率,尽量避免侵入性操作。定时监测全血细胞计数,早期发现凝血功能异常。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一般不使用降压药,以免脑血流灌注量减少而加重梗死症状;如存在颅内压增高症状,临床常用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甘露醇静脉滴注速度要快,一般125ml应在30min内滴完,降压药使用30min后应复测血压1次,并记录24h出入量。

1.2.3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脑水肿是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常见症状,常在发病后3~5d脑水肿程度最严重,脑疝的发病率也最高。因此应动态监测血压变化,监测频率应视患者血压波动情况而定,急性期血压监测应维持在1次/h。同时观察患者有无意识障碍、双侧瞳孔是否不等大、患者有无头痛及喷射性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并做好监测记录,以备医生随时了解病情。适当抬高床头约20~30°,尽量少搬动头部,护理时同轴翻身,排除引起颅压增高的因素。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血气分析指标用(x±s)表示,行t检验,以P

2结果

3讨论

孙般若[4]等研究表明,急性脑缺血可引起肺部炎症渗出,引起低氧血症,导致急性肺损伤,因此,在加强原发病护理、有效控制头部症状的同时,应重视呼吸道监护。

3.1动态监测肺功能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大多在ICU接受治疗,采用心电监护仪动态监测患者呼吸功能监测,了解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动脉血氧饱和度,判断患者肺损伤的情况,掌握患者ALI的转归。

3.2预防感染 急性肺损伤患者极易并发感染,感染后患者预后一般较差,因此,应加强敏感抗生素的治疗,重视ICU病房环境,医务人员加强洗手,积极预防外源性感染。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患者查体用具标注床号、姓名,防止交叉感染。治疗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严格消毒,防止医源性感染。

3.3机械通气的护理 黄绍光[5]在《呼吸机治疗与监测新技术》中指出,急性肺损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机械通气治疗,通气治疗可保证患者氧气需要,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血氧含量。

3.3.1湿化护理 机械通气时利用呼吸机的电热恒温发生器,将水加温后产生水蒸气对进行湿化,湿化温度一般维持在35~38℃,以保持患者呼吸道湿润,减轻呼吸道损伤。可以在湿化液加入消炎、化痰药物,让药物通过雾化进入肺泡,促进下呼吸道炎症消散。

3.3.2气囊管理 气囊压力一般设置低2.45KPa,以防止压力过大损伤气道黏膜。也可采用气囊压力表定时测压法,一般气囊压力为25cmH2O在安全范围。

保持气道通畅:观察患者气道内有无痰液阻塞,如有吸痰指征时应采取吸痰护理,本院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法,既保证了呼吸机通气功能,又使痰液有效吸除,减少了呼吸暂停现象的发生。

3.3.3 VAP的预防 孙颖[6]等在研究在表明,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中最严重的类型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导致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高达25~76%。本院保持ICU病室的环境清洁,控制探视人员,每日更换消毒呼吸机管路,有效减少了肺部合并症,预防了VAP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宿英英.神经系统急危重症监护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37.

[2]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380.

[3]Najib T, Ayas Allen A J, Hirsch Ismail,et al.New frontiers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J].Clinical science (London, England : 1979),2014,127(4):209-16.

[4]孙般若,邵迎红,李剑.老年男性人群代谢异常与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关系的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12):913-918.

[5]黄绍光.呼吸机治疗与监测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48.

[6]孙颖,徐岫岚,何力.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外周血辅T细胞表达的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03):272.

[7]Halbert RJ, Natoli JL, Gano A, et al. Global burden of COP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 [J]. Eur Respir J,2006,28:523-532.

上一篇:品管圈活动在降低PICC导管脱出发生率中的应用 下一篇:2005~扶绥县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