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

时间:2022-10-24 02:46:04

浅析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事业也随之发展。就我国的国情而言,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面对人口众多的社会压力,我国必须要从土木工程建设方面着手,在现有土地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地运用世界上先进的建筑工艺和技术,建设出高质量的建设工程,满足我国人口的居住和使用。在利用现有土地资源的同时,为了给人民提供更加宽松的生活环境,我国已经向不同领域的建设空间进军,如高空、地下、海洋、沙漠等。本文就我国土木工程发展的现状来分析下未来我国土木工程建设事业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预应力;建筑空间

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自己的居住空间要求也越来越高,不满足现有状态。为了实现与世界经济化建设接轨,同时满足我国现有人口对生活空间的要求,我国必须要在土木工程建设方面加大力度,把现有的土地资源给充分的利用起来,运用先进的建设技术与工艺把土木工程建设事业做到最大化,最优化。

一、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取得的现有成就

我国就世界范围来讲,是公认的人口大国,因土地资源有限,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方面一定会利用空间资源来填充资源上的不足。因此,在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采用高层建筑的模式去满足居住之需要。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的高层建筑达到20层以上的已经有10000多栋,100米以上的已经超过500多栋,200米以上的已经超过50多栋。我国在高层建筑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于交通建设方面也没有停歇。据统计,至2007年底,我国的高速公路总长已达到53600公里,截止到2010年,我国高速公路的总长度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其次,对于我国的桥梁建设方面,同样也取得的瞩目的成就,在世界桥梁跨径长度排行榜上,我国就占据8席。通过以上种种数据显示,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呈飞速发展状态,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和我国大力支持土木工程建设是分不开的,这些数据的产生不但说明了我国国力的雄厚,更说明了我国已经掌握了世界先进的土木工程建设的技术。在世界经济高度膨胀的今天,我国会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走的越来越稳,逐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

二、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的不断发展

1、混凝土材料的新发展

随着土木工程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就工程质量方面也要求的越来越高,作为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混凝土,对于它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以往传统的混凝土配比结构已经满足不了如今工程建筑的要求,必须要有新型的符合建筑标准的混凝土来满足建筑需求,使工程建筑在质量方面有一定的保障作用。因此,就现代工程建设,我国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与现场实验,发明了一种绿色环保的高性能的混凝土,它是把矿渣、粉煤灰、沸石及硅灰等一些生活或者工程垃圾作为原材料,使它们经过技术处理后有效的掺合在一起,来运用到工程建设中。这些新型混凝土比以往传统混凝土的粘合性、抗压性更高。新型混凝土的诞生说明我国的混凝土技术已经达到了高科技的领域。在混凝土施工技术方面我国也取得了显著成就,打破了以往比较老土的搅拌方式,即人工搅拌或者简易搅拌机搅拌。以往的搅拌方式根本不能使混凝土原材料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其粘合性达不到建筑要求,容易在工程质量方面出项问题,如外墙涂料脱落、墙体渗水等。因此,在混凝土技术方面我国采用了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和检测技术,推动了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控制水平。

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应用

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满足不了当今土木工程建设的需要,必须要推出一种新型的混凝土结构方案,即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比以往的混凝土结构具备更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1)抗裂性好,强度大。(2)节省建筑原材料,减轻工程的抗压程度。(3)提高工程结构部件的抗剪能力。(4)提高受压结构的抗压能力。(5)提高工程构件的耐疲劳性能。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工程建设中常见的施工问题,有效的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三、土木工程建设空间的拓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土地资源已远远的赶不上人类的使用速度,为了解决这一社会现状,世界上有好多的国家都开始着眼于现有资源以外的空间,即空中、地下、海洋等同样,我国也不例外,在空间资源开发方面,也在努力的迈进。在我国,就于人口的压力,我国不等不把楼层建的更高一点,充分的利用空间资源,来缓解居民居住的压力。其次,在地表以下,我国也有开发利用,它是一种新型的国土资源,如果合理的得以利用,能使有限的城市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潜能。同时,我国在海洋空间资源利用方面也取得了辉煌成就,如上海南汇滩围垦成功和崇明东滩围垦成功就是很好的例证。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当今的土木工程建设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面对人口数量庞大的局面,必需要对土木工程建设事业有新的要求,需不断的探索与发现,理论结合实际的创造出一套先进的技术与工艺来满足社会所需,同时还要对土地资源以外的空间得以开发利用,以便缓解目前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

【参考文献】

[1] 孙世国.21 世纪土木工程发展趋势刍议[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12(3):82-84.

[2] 孙志兰等. 谈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J].高职教育,2003(4).

[3] 李磊.21 世纪土木工程发展探索[J].当代建设,2002(2).

[4] 罗福午.土木工程的历史发展[J].建筑技术,2002(6).

上一篇:浅谈构成方法的创新 下一篇:髂胫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结合术后患膝中药热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