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课程练习设计的研究与探索

时间:2022-10-24 12:54:49

电路课程练习设计的研究与探索

摘 要 电路理论是高校电气信息类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结合地方性本科院校的特点,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程练习。练习的设计在教材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动,简化数据计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练习后即时讲解或批改,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即时调整教学手段和方法,在讲解过程中配合多媒体等辅助手段。

关键词 电路;多媒体;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8-0065-02

1 前言

电路理论是邵阳学院电气信息类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以及电路基本分析计算方法,最终希望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电路分析和网络的综合与设计[1]。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悉和掌握电路分析的方法,因此,课程练习的设计就非常重要。

2 存在的问题

邵阳学院选用的电路理论教材是邱关源主编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路》(第五版)。除了这本经典的电路理论教材以外,该门课程对应的教材还有许多,各种教材提供了大量的习题与例题给学生,使得他们能够在课堂或者课后进行练习。这些练习针对的是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熟悉理论知识,掌握课程的基本技能。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每个学校的课时分配、大纲内容与侧重、学生基础及教学条件都有差异,因此,书本的习题并不能很好适应真实的教学过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2]。

1)市面上有大量针对广泛使用的教材编写的习题解答和分析,甚至有的教材本身就配有相对应的学习指导书。这会使学生在练习时一旦遇到未掌握好的内容,就可能跳过复习相关内容和独立思考的环节,直接查看解答过程。有些学生甚至直接跳过复习和思考环节,查看习题解答,把习题解答与指导当作例题来看。这样做,一来限定了学生的思维,分析电路的思维固化;二来不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

2)教材参编人员可能来自不同的学校,平时面对的学生基础也不一样。不同基础的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知识点以后,对于知识点的应用和分析能力还是有差别的。有的教师平时接触到的主要是基础扎实的学生,练习在难度上的设定要稍微高一些;有的教师平时接触到的学生基础不太牢靠,练习在难度上的设定要稍微低一些。这样的练习放在一本教材里,可能有学生就不能够适应。

3)很多内容本来就复杂,计算公式多,而且处理过程繁琐,但是很多教材上相应内容在设计练习时给出的数据很难算,也就是计算量巨大,要反复借助计算器才能获得结果。复杂的内容加上复杂的计算,有可能引起学生对练习的抵触,使学生不愿意动手做电路分析。但让学生学习电路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强调数学计算,而是让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电路分析处理方法。数据一旦复杂起来,练习的目的就弱化了。

3 问题的解决方法

针对课堂课外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可采用以下方法来应对。

根据经验和学生课堂反映设计练习,学生完成练习之前不提供解答 选题是课程练习设计的第一步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有针对性,要注意区分难易程度。由于课程练习的实施对象主要是初学者,因此首先要考虑基础的理论和知识,以及基础的应用,突出教学的重点。从内容来讲,应当以基础的典型的练习为主,提供的电路应当先简后繁。课程内容练习应当包括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其中课堂练习应当紧密切合教师的教学内容,知识点、例题和练习应当是一体的。

在讲完知识点配套的例题之后,就可以让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能够更具体地了解所学知识,同时加深印象。课后练习以巩固课程学习内容为目的,同时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点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由于课程配套教材大多有参考答案,学生在做练习时可能只关注到相应的结果,而不注重方法和过程;或者有的教材有配套的参考资料,学生在独立思考前就已经进行了参考,所以教师设计的课后练习不应当在学生完成练习前提供答案。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还可以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教学效果,按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设计练习时要充分考虑学校和学生的差异 在电路教学中,很多学校使用了一些经典的电路教材,而且很多教师在课后直接使用相应教材的练习作为作业。但由于每本教材编写人员所在院校不同,接触到的学生基础不一样,在设计练习时是根据自己的授课经验来编写的,因此会造成不同基础的学生不适合某些练习的现象,也就是说这些练习可能适合的学生范围是有限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和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学生的内容。教材上合适的内容可以作为课堂练习,在讲授完一个或若干个知识点后,让学生即时练习,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在让学生练习之前,教师应当掌握练习的基本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数据和求解内容进行小的修改。

练习的难度、计算量都会影响到学生练习的主动性。在设计课外练习时,可以参照其他教材的练习与例题,结合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练习进行选择和调整。设计练习时不要单纯将别人的内容复制粘贴,任课教师应当根据对各个知识点和学生掌握情况的了解,对练习内容、难度、计算量加以调整。练习的设计中应当考虑学生的差异,使题型多样化,除了基础性的练习以外,还可以补充一些综合性、设计性的练习,提供给有兴趣的学生完成。除了作业上的纸质练习,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软件做一些电路的仿真。

设计练习时,要避免复杂数据计算 有的课程练习的设计在计算上较为繁琐,计算量大,数字复杂,使学生没有办法进行手工计算,这就有可能使部分学生因为复杂的计算而放弃练习,也不利于知识的巩固。根据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的反映来看,复杂的数据计算会使学生觉得一些基础性的问题难度提升,降低学生主动练习的可能性。精心设计课后练习,对于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有较大的帮助。并且在一些实际情况中,确实存在复杂的数学计算。但是练习所针对的对象是初学者,而教学的重点在于教会学生电路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如果在初学者练习的时候夹杂大量烦琐的数学计算,势必会削弱学生做练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既要反映教学重点、难点,又要减少学生的计算量。特别在课堂练习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给学生的也就几分钟,此时练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加深对授课内容的印象,让学生理清思路。练习如果设计得当,学生能花较短的时间理清思路,同时在教师接下来的讲解中跟上进度。

教师应当对练习积极进行讲解 对于课堂练习,教师应当在课堂上抽出适当的时间帮学生去完成练习,同时在学生练习的时候走下讲台,查看学生的完成情况,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指正,学生也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一举措,一方面可以敦促学生动手进行练习,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实时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点,对于易错的、学生不能很好理解的地方,及时进行补充讲授和说明。当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应当及时进行讲解和分析,解答学生的疑问。对于课后练习,教师应当及时批阅作业,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总结学生易混淆、易出错的知识点,在接下来的习题课中加以强调,做补充说明。同时可以从作业中了解每个班级的差异,针对不同的班级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和授课计划,做到因材施教。在对课堂或者课后的练习中,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讲解过程。

4 结语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人的授课经验以及教学班级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设计和调整学生的练习。在设计练习时首先要参考原教材,其次应当参考其他教学资料,选择一些基础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消化和掌握基本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在基本练习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兴趣,满足部分学生的要求。根据学生情况设计练习和针对实际情况调整练习内容,能增加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课程知识,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对课堂及课后的练习进行改革研究探索过程中,将上述措施实施到教学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效果。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反映相比以前有了提高,大部分学生对给出的课后练习也能够积极完成。通过将课堂内容与相应的课堂练习有机结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和理解,对学生掌握相关内容有较好的帮助,把理论与基本应用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等辅助手段,清楚明了地演示求解过程,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突出了课堂重点;经过挑选和设计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在课后也能得到相应的练习;教师也能够通过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不足之处,再在课堂上对这些内容加以补充说明,从而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从考试结果来看,课程的平均成绩有所提高,基础知识相关内容的得分率上升。

在以后的课程建设中,还可以将各个练习集合成习题库,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利用网络软件和工具实施课后的指导工作;在此基础上可扩大受益学生范围,只要对课程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课程。通过对课程练习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和探索,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努力和完善课程练习的设计,丰富练习类型,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周久艳.“电路”习题课教学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101-102.

[2]陈源,李海娜.关于“电路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研究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12):99.

上一篇:智能化变电站二次系统调试及检修方法研究 下一篇: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业中通信技术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