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大纲的飞行计划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时间:2022-10-24 12:44:27

基于新大纲的飞行计划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 要 在最新的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考试大纲中,新增了飞行计划模块。为了满足执照考试的要求,需要增设飞行计划课程。该课程的设计应该以飞行计划的制定为核心,以法规要求为依据,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以达到课程设计的总体要求。通过教学方法的研究、教材的编写、教师的培训等以提高飞行计划课程的教学效果,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执照考试通过率。

关键词 飞行计划 执照考试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5.039

Abstract The module of flight planning was added into the Airline Transport Pilot-Airplane License exam syllabus.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exam, it'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new course of flight planning. The design of the course should be considered that the core of the course is flight plan making and the basis is the regulation, especially CCAR121. The research of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writing of book and training of teachers will improve education effect and the comprehensive applying ability of students. Moreover, it will increase the ratio of the license test.

Key words flight planning; License Test;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民航业的发展,航线运输驾驶员的人数与日俱增。为了提高航空公司飞行员的航空理论知识水平,中国民航局飞标司进行了执照考试的改革,提高了航线运输飞行员的门槛。飞行学员首先必须完成国内私用执照(Private Pilot-Airplane, PAE)、商用执照(Commercial Pilot-Airplane, CAE)、仪表等级执照(Instrument Rating-Airplane, IRA)以及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Airline Transport Pilot-Airplane, ATA)的理论考试方能进入航空公司进行大型运输机商业运输。因此,执照考试的改革,对行学员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2014年民航局对私用驾驶员执照考试进行了大纲和知识点的调整,并更新了考试题库。从知识点的内容和数量来看,私照是变简单了,但由于更新了题库,对于大多数飞行学员来说实际上是更难了,所以现在学员中通过了商照和仪表等级执照而私照未通过的比例越来越大。2014年7月民航局公布了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考试的新大纲,并在2015年2月公布了和新大纲对应的知识点。这次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的改革主要是参考了JAA的要求,①并结合国内运行实际进行了修改,因此这次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科目划分比较细,内容要求比较多,深度也增加了。为了满足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的要求,我校将调整飞行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增设了飞行计划等几门课程。而笔者作为飞行计划课程建设的主要负责人,在此从教学的角度探寻合适的方法以提高飞行学员的飞行计划理论知识应用水平。

1 飞行计划课程的设计

飞行计划是指根据具体的气象条件、机场和飞机的状况,按照有关的限制和规定,计算确定可带的商载以及完成本次航班飞行所需的飞行时间和燃油量。②从飞行计划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制定飞行计划需要用到气象、航行情报、航图以及性能等知识,因此这是一个应用型课程。该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该课程的核心就是飞行计划的制定,而基础知识包括相关的规定(主要是CCAR121和ICAO飞行计划表)、气象信息和航行情报信息的应用、性能图表的使用。对行员来说,更重要的是飞行计划的使用,因此要求飞行员必须能够识读计算机飞行计划单并能够理解在实际飞行中如何使用。为了满足航空公司运行的需求和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的要求,需要飞行员掌握二次放行、ETOPS等特殊飞行计划的制定原理及相关的实施要求。

2 飞行计划课程教学的实施

2.1 教学方法研究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课程,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应用上,为了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根据笔者十年的教学经验,结合飞行学员执照考试特点,给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建议教学过程中的课时分配大概为:三分之一的理论分析,三分之一的应用分析,三分之一的应用实践。理论分析主要是分析法规要求及飞行计划计算方法;应用分析主要是分析气象及重要的航行通告等对飞行计划的影响以及计算机飞行计划的使用;应用实践是指根据法规、气象、航行情报等信息,综合运用性能图表制定完整的飞行计划。第二,教学形式应该是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相结合的模式。课堂上应力求学生能够理解飞行计划的制定方法及性能图表的使用方法,故课堂上也需要做一些小练习。课外作业应该是对整体飞行计划的制定,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确实让学生掌握住飞行计划的制定方法,可以采取分组的形式,不同组给出不同的题目,做完后在课堂上进行答辩讲解。第三,课堂授课中以电子教案为主,同时可配合课堂教学开发网络教学的功能,以增加学生课下复习的资料,或者建立类似于执照考试的题库,供学生课下检测自己对内容的掌握程度。

2.2 教材建设

对于一门新的课程来说,选择一门合适的教材至关重要。目前公开出版的飞行计划教材很少,而且没有一本是适合飞行技术专业的,因此学校需要自己编写新的教材。教材的内容应该围绕飞行计划的制定来编写,既要包含执照中所有的知识点,又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更为重要的是,法规作为飞行计划制定的依据,一定要引用最新的法规要求,并指明法规条文的出处,以便法规更新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修订。其次,该教材也应该是飞行学员作为执照考试的复习资料,所以教材编写时内容应该有一定的广度,尽量让学生在该教材中找到相关知识的简单介绍,比如气象报文和航行通告的识读,各种计算机飞行计划单的样例等。最后,教材中的解释和引导部分应该尽量详细,以达到学生能够自学的目的。

2.3 教师素质

飞行计划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对任课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目前我们学科组中能够胜任该课程的教师太少,故教师的素质培养对于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该课程的任课教师应该有到航空公司实习的经历,了解航空公司的运行程序及飞行计划在整个飞行过程中的地位,同时要知道飞行员应该如何使用计算机飞行计划单。第二,任课教师最好具有地面高级教员执照,因为只有经历过执照考试的教师才能体会学生考执照的难度,才能掌握住制定飞行计划相关的理论知识,才能将执照考试贯穿于教学之中。第三,任课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掌握执照考试的动态,包括题库的变化,这样教学中才具有针对性。第四,教师也应该多与学生交流,对执照考试进行跟踪,掌握学生考试中常遇到的问题,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查缺补漏。第五,学科组内教师应该多交流,而不是只顾上自己的课。通过开展各种专题讨论,交流教学心得,传达政策动态,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

3 总结

飞行计划课程的建设对行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的要求,另一方面从广度和深度上提高了飞行员对飞行计划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合理的课程设计、合适的教材、正确的教学方法及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该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注释

① 由扬,李姝.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理论考试改革初探[J].职业时空,2012.4:68-70.

② 刘晓明,苏彬,孙宏.飞行性能与计划[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7.

上一篇: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与对策 下一篇:从《在城崎》中的三个小动物之死来看生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