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设计教育中创新意识的栽培

时间:2022-10-24 12:37:19

美术设计教育中创新意识的栽培

作者:吴燕敏 单位::浙江省长兴县华盛虹溪中学

一、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

(一)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只有将课程内容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将标志设计这节课安排在校运会前3个星期,让学生先参考奥运会、大学生运动会和前几届校运会的设计图标,然后再结合今年的校运会,从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创作设计,并由全班同学进行评比,选出最优秀的作品推荐给学校。

(二)营造课堂创新氛围1.打破常规的教室布置模式。用美的色彩、独特的装饰图案,打造与众不同的教室环境,从布置和格局上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走进教室,就让学生有一种美的享受,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情绪。2.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模块课堂的延伸,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将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图案设计课中加进茶花写生这一环节,并将写生安排在校园里,让学生们对着真实的花卉、温暖的阳光、软绵绵的草地进行创作。在这样的情景下,学生们的作品一定比在教室里临摹出来的作品更有灵性,更富有感染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用优秀的设计作品启发学生通过欣赏优秀作品,让学生了解各种设计手法,感受大师们的设计灵感,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创作激情,创造出新颖而独特的作品。

(二)培养学生运用新技术、新材料的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通过培养学生运用新技术、新材料的能力,使新技术、新材料真正成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手段。如:在讲解透视课时,教师带学生游览校园,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校园的各个角落,注意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校园建筑物,对具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场景用相机拍下来,在课堂上运用实物投影或多媒体与老师一起观察、交流、探讨,从而得出平行透视的规律。鼓励学生尝试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并发现不同材料的运用会达到不同的效果。如:在讲解包装设计课时,选择材料就很有讲究:选软材料还是硬材料,适合质感粗糙的材料还是光滑的材料,如何根据自己经验、意图,选择最能表现“与众不同”的形式和材料,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才能。每一种新的发现都会给学生以新的体验,并会让他们产生一种探索未知领域的强烈欲望,而这种欲望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不拘一格地大胆创作,除了探索水彩、蜡笔、油画棒等常用工具的表现外,还可以尝试运用电脑绘画、电脑设计,尝试单种和多种材料结合进行创作表现。如:用碎蛋壳、旧挂历、吹塑纸等材料,结合电脑绘制各种不同的花纹,制作剪贴画、立体工艺品、精美小书签等。由于学生在创作中力求有新发现,因而作品便会充满创新意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具有独特个性的表现风格。

(三)学生多种知识及多元文化融合能力的培养要有创新精神,首先应具有对各种知识系统掌握、融会贯通、互相渗透、综合运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要有对多元化的兼容意识和融合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应与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等学科互相包容,融为一体。把过去单纯的美术分科的教学习惯变为各学科合作的桥梁,从而培养其喜爱美术、关注生活、乐于探究的情感态度。

(四)对学生的设计作品保持真诚赏识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不管他的作品完成得好坏,那都是他用心完成的,所以,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评价,评讲时要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的创造性,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在美术教学中,情感教学的方法是千变万化的,但万变不离其宗—心与心的交流。只要教师有一颗执著的心、博爱的心、真诚的心,相信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就会越来越高,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上一篇:美术设计在游戏中的必要性 下一篇:美术设计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