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排孩子的才艺课

时间:2022-10-24 12:05:24

如何安排孩子的才艺课

调查发现,超过六成的12岁以下儿童上过才艺班,其中多数人学的是外语;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同时学习三种以上的才艺,更有孩子一星期上超过十种才艺课,童年生活天天被各种各样的课程塞满。20年后,现在的儿童回想他们的童年生活,十之八九能记得的,可能只有一堆上不完的才艺课。该不该让孩子上才艺班?要怎样妥善安排孩子的才艺课,才能真正启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而不会变成负担和压力呢?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希望,父母自然会尽力提供条件培养他们,期待孩子的未来比别人高一等。有些父母更因为自己儿时没有机会学这学那,就把未完成的梦想放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长大不会像自己一样有遗憾。也有父母虽然想培养孩子多才多艺,让他们未来更具竞争力,却也担心孩子被一堆课程压得喘不过气。

教育网站讨论区里,忧心的母亲说:“不想让孩子的童年只是一堆上不完的课,但如果不让他们学才艺,会不会埋没了他们的天分?”

另一位母亲说,原先她也希望孩子轻松快乐地成长,并不刻意安排他们学才艺。现在很多孩子4~5岁就开始学各种乐器,她的儿子一直到小学四年级才学小提琴,其原因也是孩子常常从学校回来说,哪个同学在今天音乐课上演奏钢琴,谁又表演了小提琴或其他乐器等等,露出羡慕渴望的神情。“我这个做母亲的不免想,如果不让他去学,是不是剥夺了孩子的学习机会?将来孩子会不会埋怨我当初没让他学才艺而耽误了孩子的发展?”

现有的升学考试制度也在鼓励父母让孩子从小学才艺,而且要表现优秀拿奖状,未来升学考试才能帮助加分,而且一些媒体、广告持续向父母洗脑说,所有的学习越早开始,就越能保证以后孩子有成就。父母普遍很焦虑,然后把这种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就要他们学这个、上那个,搞得孩子比大人还忙。

先了解孩子特质再决定学什么

在时间、金钱有限的情况下,该让孩子学什么,更是令父母伤脑筋。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父母自行决定让孩子学什么,很少问孩子的意见。时下父母帮孩子安排的才艺课仍以功能性、培养智育方面的居多,例如英文、珠算,一半以上的孩子都学过。

此外,儿童学才艺也出现一窝蜂的现象,像柔道在奥运竞技中为国争了光,马上跆拳道教室里上课人数激增;围棋好手在国际比赛取得了好成绩,也掀起一阵儿童学围棋的热潮。到底该让自己的孩子学什么好,父母不妨听听教育专家的建议。首先要问问:自己孩子的个性特质适合上这种才艺课吗?有这方面的天分吗?孩子是不是真的有兴趣?上课是否开心、有自信?有没有成就感?还是一直很排斥、觉得很挫折?如果孩子没兴趣,或没有天分而学得吃力不开心,上课苦着一张脸,活像受酷刑,那学才艺就变成一种处罚了,你何苦要花钱让别人处罚自己的孩子呢?

尊重孩子的学习步调

另外,孩子学才艺的过程中,尊重他的特质和学习步调也很重要,不要拿他和其他孩子的表现作比较以增加亲子双方不必要的压力。

一位任职贸易业的妈妈说,每次送6岁儿子去上儿童律动课,看见其他父母在教室外站成一排,脸一个个贴在透明玻璃窗上,七嘴八舌讨论正上课的孩子今天表现如何、哪里还需要加强练习。她听了不解,怎么一个单纯让孩子认识身体、建立自信、尽情放松玩乐的活动,也需要竞争、比来比去?“处在这种情境下,想不焦虑都难。”她无奈地说。

事实上,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及学习能力都不同,即使上一样的课,用同样的教学方法,每个人的表现和学习效果也有差异。所以,不能把这当作是比赛,而应让孩子享受上课和做这件事的乐趣。

一位母亲说,她请同一个游泳教练教她两个女儿游泳,大女儿花一个暑假的时间就游得有模有样,而小女儿学了好几年,才敢在水里放心游。“虽然妹妹游得不怎么样,但她现在反而比姐姐更喜欢游泳,待在水里可以自得其乐。”

另外,像女儿学钢琴时,她先和老师沟通好,上课无需赶进度,如果别家孩子一星期学一首新曲子,她容许女儿可以花一个月还在弹同一首,因为她不求女儿上台演奏赢得掌声,也没有要她们成为未来的演奏家,只是希望她们能欣赏音乐。“因为我很清楚要她们学琴的目的,所以根本不会拿她们跟别的孩子比。”这位母亲说。她建议父母不妨问问自己,让孩子学这一项才艺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清楚自己的期待,就不会焦虑了。

不过,父母如果要孩子利用才艺去拿各种奖状名次,当作未来升学加分的手段,这就丧失原本学才艺是培养兴趣的用意了。才艺课应该是为孩子开一扇门,让他们自己在其中尝试、摸索,发现自己喜欢的事物,并借着各种学习活动,增加他们生活的多样性。例如学语言,不只是应付考试、当作沟通工具,也是了解其他国家地区文化的方法之一。

课程太满,剥夺孩子思考的机会

有些孩子除了白天上课,晚上和假日另有一张才艺班课表,从早到晚满档,其忙碌程度可比公司大老板。父母想把孩子训练成十项全能,但拼命塞课程给孩子不会让他们学得好,相对也剥夺他们做其他事的时间,例如孩子没机会自己思考,也少了人际互动的机会,很多孩子在假日还要上才艺课,造成全家人不能一块活动,自己也无法和朋友聚会玩耍。

要知道,孩子也需要时间自己想事情,有时候父母见孩子在发呆,就责怪他浪费时间,其实让孩子发呆、胡思乱想、自己思考,有助于激发想像力。孩子上太多课,不但身心疲累,有时候更牺牲宝贵的睡眠时间,结果白天精神不济、上课不专心。大人都不见得能按时紧凑地做好每一件事,怎么能期待小孩做得到呢?

不适合的上课方法反而打压兴趣

有些父母虽然送小孩去上才艺班,却对上课内容不关心;而有的父母则相信名师、名课程,四处打听把孩子送去上课。不过,专家并不认为名师保证能教出才艺出众的孩子,而且父母须留意,不适合的上课方式反而打压孩子的兴趣。

要了解孩子学了什么、喜不喜欢上课方式,而不是把人丢去就万事大吉。再者,就算口碑好的才艺班和师资也不见得人人适合。

专家指出,学龄儿童需要能启发创意的课程,制式、呆板和只是学技巧的上课方式并不适合他们。曾有一位母亲,儿子从小喜欢拿笔涂鸦,为此她曾经找人介绍知名的美术班,送孩子去学画画,没想到才上几堂课,原本热爱画图的孩子居然不想再画了。她觉得不对劲,先和儿子聊一聊上课情形,然后跟他一起上一堂课,才发现这间美术教室是专为考美术班的学生而设的,授课着重绘画技巧,有一套标准画法,而不是让孩子天马行空发挥创意,孩子老被“纠正”,自信心受挫,难怪开始排斥画画。

有的母亲在帮孩子安排钢琴课时也发现,找适合的老师其实比找名师更重要。有口碑的老师固然有独到之处,但如果上课方法让孩子讨厌钢琴,那怎么可能再让孩子上这个课呢?比如硬要一个活泼、静不下来的孩子待在安静的地方,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那孩子肯定觉得痛苦,不想继续上课。换一个老师之后,上课方式动态活泼,孩子感觉上课很开心,也愿意主动学习。

培养兴趣不一定靠上课

如果父母还在考虑要不要送孩子上才艺课,那专家建议,不妨先试试用其他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兴趣,不需要急着下决定。

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制造让孩子接触各种事物的机会,例如,孩子没有学乐器,不代表就无法培养音乐方面的兴趣,如果家里常有欣赏音乐的机会,也能为孩子和音乐之间牵上一条线;又如带孩子亲近大自然,了解环境生态,就不一定送他们去上自然科学的课;语言能力则也可以借着看外文画册、卡通电影等来学习。从日常生活中边玩边体验,有时候比中规中矩的上课更能让孩子乐于学习。

又如参与社区的团体活动或学校的社团,也都是学习及培养兴趣的方法。像让孩子加入合唱团学习唱歌,和朋友的孩子一起练习说相声,让他们多玩、多尝试,孩子自己会发现最有兴趣的事,或让父母从中找到孩子的天分,然后再集中资源栽培,把钱花在刀口上,那就不用塞给孩子一堆他并不感兴趣的课。

不论孩子上不上才艺班,重要的是让孩子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及热情,那么即使不上才艺课,也不会剥夺他们学习的机会及乐趣。

上一篇:鲜闻拼盘 百岁新娘的婚礼等2则 下一篇:纠正育儿老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