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卫VS蒋雯丽:婚姻如孔雀绽放的美丽

时间:2022-09-16 05:57:57

顾长卫VS蒋雯丽:婚姻如孔雀绽放的美丽

德国当地时间2005年2月19日下午两点,柏林电影节组委会公布了本届电影节竞赛单元的获奖名单,由我国导演顾长卫执导的电影《孔雀》获得评委会大奖(银熊奖)。

前不久,顾长卫和妻子蒋雯丽做客央视《艺术人生》栏目,这也是两人首次共同在电视上露面。当妻子出现的时候,顾长卫显得相当激动,在众多观众面前,他们热情相拥、轻吻,但当主持人朱军要求顾长卫再大胆一点,说出“我爱你”的时候,老实人顾长卫却“顾左右而言他”,一副“打死也不说”的架势。

她的拒绝吓住了他

在电影学院78级的10年再聚首同学会上,顾长卫被颁发了一个“容颜不改奖”,理由是“10年前,你就那么丑,今天你还这么丑”。虽然同学之间开玩笑百无禁忌,但也说明顾长卫至少不属于英俊行列,而他却娶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妻子,是什么打动了蒋雯丽的芳心呢?顾长卫说:“道理很简单,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选雯丽是爱美,雯丽选我显然也是因为爱美嘛!所以你们对我长相的评论很不正确。”而蒋雯丽的解释是:“我就是喜欢他话少。为什么觉得说话少特别好呢?在电影学院时,我经常看见周围的人在夸夸其谈,我自己也在夸夸其谈,侃这个那个的,大家都很浮,我自己也是没有半斤就表现出八两,但顾长卫不是,他总是说得很少或者不说,默默地做他所应该做的。”

1988年,蒋雯丽进入盼望已久的北京电影学院。入学之初,她就听说了顾长卫的名字,后来还在电视里看到一部介绍《红高粱》拍摄情况的纪录片,摄影师顾长卫像个大男孩手中挥舞着一根高粱秆,做着各种鬼脸。蒋雯丽就想,这个男人好可爱啊!

经过一段系统的学习后,蒋雯丽苦恼地发现自己好像并不适合做演员,因为她觉得演员应该是那种特开朗、特潇洒、哭哭笑笑收放自如的人,而自己放不开,习惯于什么都闷在心里,所以,蒋雯丽就老是瞎琢磨:我到底是谁啊?我该怎么做呢?……那段时期,蒋雯丽对自己充满了疑问。

所以,当蒋雯丽第一次遇到顾长卫的时候就对他说,她想留级。那是1989年12月12日,蒋雯丽和一大帮同学去参加顾长卫的生日晚会。听到一个成绩优异的女孩说想要留级,这不免勾起了顾长卫的好奇心,于是,他问她原因。蒋雯丽也很老实地回答:“都快毕业了,可我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学到,真的不知道出去之后,我能拿什么去演啊!”顾长卫笑了:傻丫头,演戏哪是躲在学校里学得会的呀?但心里,他觉得眼前这个充满灵气、清秀可人的女孩是一个对自己挺有要求的人,于是对她有了很好的感觉。

那次生日会后不久,顾长卫就随张艺谋去了日本为影片《菊豆》做后期。他在日本买了很多礼物,回北京后就打电话给蒋雯丽,说买了些礼物要送给她,并请她一起吃饭。那时的蒋雯丽对他没什么感觉,很自然地拒绝了他的邀请。生性腼腆的顾长卫不敢再找她,两人很长时间都没有再见面。

真正让他们走到一起的是电影《霸王别姬》,那时蒋雯丽在片中出演小豆子母亲,顾长卫则担任摄影师。那段时间,蒋雯丽目睹了圈子里很多人对他的尊重,这个话很少、表达吃力、自称“犹豫而决”的男人工作起来仿佛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休息的时候,大家热热闹闹地谈天说地,他却常常听着听着就自个发起呆来。蒋雯丽发现了,就故意伸个手指在他面前晃来晃去,他总是有点不好意思,笑笑说:我喜欢发呆,发呆是我最惬意的时候。当时的蒋雯丽心里一动,突然感觉他是那么与众不同、那么简单而又丰富。此后蒋雯丽开始主动接近他,在朝夕相处的拍戏期间,顾长卫偶尔跟蒋雯丽说自己“不太有想法,属于小时候就被收拾得特规矩的那种人”;说自己是个散漫的人,凡事喜欢“溜边”,而蒋雯丽却深深地被他那沉稳、质朴的气质打动,他们在相互欣赏中订下了终身。

爱浪漫的女人

蒋雯丽总说顾长卫不够浪漫,让她有点哭笑不得。一次蒋雯丽过生日,她坐在电话旁傻等顾长卫说句“生日快乐”,可他就是不说;她拐弯抹角地提醒了半天,可直到挂了电话还是没有听到想听的那4个字。蒋雯丽当时又气恼又伤心,放下电话就拿着相机对自己拍下一张泪眼汪汪的照片寄给顾长卫,想着让他内疚去吧!没想到,顾长卫看到照片竟然觉得很好玩,还一个劲地夸她拍得好,摄影水平有很大进步,还说她哭起来很好看!

挨批评次数多了,顾长卫也开始注意弄点情调。又一年蒋雯丽过生日,她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家里撒满了彩纸折的幸运星,电视机旁还摆了8个礼品盒,她打开第一个,特高兴,是一个娃娃,因为她跟顾长卫说过最喜欢娃娃。打开第二个,还是个娃娃,第三个还是……8个盒子里都是娃娃!蒋雯丽啼笑皆非,无奈地说:你这人也太认死理了!

蒋雯丽还经常逼顾长卫讲故事给自己听,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原来顾长卫的肚子里只装着老掉牙的“狼来了”和“渔夫打鱼”的故事,两个故事轮着讲,是很好的催眠材料。

1994年11月,顾长卫受邀去好莱坞拍片,新婚不久的蒋雯丽追随着丈夫飞往了美国洛杉矶。她去美国的目的很简单,只是为了打理丈夫的生活和学习英语,这一去就是5年。很多朋友替她担心,要她考虑清楚,因为她的事业根基、她的观众群毕竟在国内,离开那么久很容易丢掉自己的事业,可在蒋雯丽的心里,感情比事业重要:“丈夫的事业在哪里,我就应该在哪里陪伴着他。”

刚到美国的时候,他们的经济情况不是很好。但蒋雯丽努力把家里的事儿安排得井井有条。她做饭技术虽然不是很好,不过总是能保持愉快的心情,觉得这是真正的放松。她平时喜欢逛超市,对一些日用品,柴、米、油、盐啊什么的特别上心,是一个很能增添和捕捉生活乐趣的人,也是一个称职的家庭主妇。

后来,酷爱电影的蒋雯丽回国拍戏。一个在国内拍戏,一个在好莱坞忙于工作,但夫妻俩却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聚少离多。蒋雯丽拍戏的时候,顾长卫常来看她,蒋雯丽也经常飞往美国陪丈夫。那时他们的经济条件有了好转,不在一起的时候,就天天通电话。

有一年,顾长卫的生日到了,蒋雯丽在外地拍戏说赶不回来,他的朋友就包了个舞厅为顾长卫庆祝生日,正当大家闹着要切生日蛋糕时,突然,整个舞厅暗下来,大家都以为停电了,正在起哄。这时,一束五彩光线照在舞台中央,蒋雯丽穿着晚礼服,拉着小提琴……原来她和剧组请了假,特地从片场赶回来安排了这次浪漫的相会。顾长卫激动无比、惊喜交加,他冲上去就将蒋雯丽抱起来转了几圈!在优美温馨的音乐声中两人翩翩起舞,不知羡煞多少朋友!

婚姻就像指间沙

“一个即将出嫁的女孩问她的母亲,婚后该怎样把握爱情。她母亲从地上捧起一捧沙子,女孩看见沙子摊在母亲的手里,圆圆满满,没有一点流失,母亲突然用力握紧双手,沙子立即从指缝间泻落下来,等母亲再张开手,手里的沙子已经所剩无几……”《中国式离婚》中林小枫的这段独白,出自蒋雯丽之手。

剧本中原本就短短一个场景,但蒋雯丽正好看到过这个寓言,就在戏里把它用上了。她理解的婚姻就像手指中的沙,老是想牢牢抓住,反而容易被扭曲。

在《孔雀》的最后,出现了“感谢雯丽”的字幕。顾长卫说这是自己的真心话,因为妻子几乎是自己创作中惟一可以倾诉的人。“我这人说话,别说是煽动力,要基本上简洁、清晰、流畅地表达我的意思,都不是特别如意。对这个我自己很有压力,最典型的是导演跟演员说戏,我们常常在一些幕后花絮中,看到导演情绪饱满、很有煽动力地讲述。虽然我拍摄过不少片子,但是我从来没有留意导演怎么指导演员。坦率地说,这让我很为难:哎呀,到时候说什么呢?好在有雯丽,我曾经向她请教过所有观众都好奇的问题:导演究竟跟你们说什么,演员就哇哇地哭了?雯丽挺了解我的,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帮我指点,我觉得很幸福。像《孔雀》,我们出发之后的四五天,是非典最严重的时期,有很多的地方没法去。在这段时间里,我带着我们全家都到了外景地,那时虽是疫情流行的时候,但对我们家来说是一个挺温暖的时候。不管是拍完戏回到住处还是在现场,常常能感觉到家庭的气氛,有一个特别好的心态。做这个电影,很温情。”

当然,他们夫妻也会时有摩擦发生。有什么矛盾时,蒋雯丽也会生气地不理丈夫,不过她并不是一个固执、不讲理的人,有时候就算她觉得丈夫不对也会想:哎呀,他生气了,身体会不好,毕竟他是我最亲的人,又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所以就会主动地去哄丈夫。她最不赞成夫妻之间冷战,觉得生气不要过夜,她的原则是,要么不在一起,在一起就要生活融洽。正如蒋雯丽自己所说:“男人和女人差别很大,需要宽容,多去体谅。我们给婚姻保鲜的方法是,在心里尊重对方。其实任何一个丈夫都需要妻子的欣赏。”

孩子让爱更成熟

2001年,蒋雯丽在美国顺利生下他们的孩子――― 一个8斤多重的男孩。当时小孩没哭,可把蒋雯丽急死了,原来是宫内缺氧窒息,经过了紧急的吸氧抢救,总算听到了孩子响亮的哭声,而她也虚脱得晕了过去,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孩子健康吗?”

他们给孩子取的小名叫“和和”,因为顾长卫喜欢“和”字,和平、平和、和为贵。他常跟人解释说,一个禾一个口,希望儿子能有口饭吃就行。没有孩子时,他们的生活是那么自由,彼此没有太多牵挂,想做什么事情抬脚就走;有了孩子以后,突然发现空气似乎都发生了变化,因为一切都那么温馨,而作为父亲的顾长卫变化似乎更明显。有一次,顾长卫喂儿子喝奶,发现奶嘴特别小,儿子吃一次奶将近花了一个小时,有时吃得太累了儿子干脆就不吃了,顾长卫在一边急得满头大汗。这个对各种型号摄像机了如指掌的男人,面对奶瓶,就是没辙!当时,蒋雯丽在拍戏,顾长卫就自己去商店给儿子买了个奶嘴,挑完后还自己亲自试,看看哪个口合适。结果,好不容易挑回一个,奶嘴孔太大,儿子15分钟就喝完了,而来不及喝进去的奶流得满身满地都是。于是,顾长卫又赶回商场换奶嘴。一个经常和机器打交道的男人就这样耐心细致地将自己慢慢地融入了父亲的角色,而且还做得很不错。

对于儿子,最初蒋雯丽很紧张,妈妈、姐姐、保姆……全体出动,24小时轮换围着儿子转啊转,后来有一次,她在加州的公园门口看见一个母亲推着婴儿车,聊了两句才知道,那孩子才5天!她惊讶地问:“孩子这么小,你不怕把他吹着吗?”那个母亲说:“你看这阳光多好,不让他出来晒晒太可惜了。”她豁然开朗,发现自己的娇惯并不利于孩子成长,于是告诉保姆和家人,不要把和和管得太严,他要是把地弄脏了,没关系,只要教他擦干净就行;要是摔倒了,没关系,让他自己挣扎着爬起来;他要搞“小破坏”,也没关系,什么事情都让他亲自尝试,他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受这个观念影响,蒋雯丽认为,为了孩子而放弃自己的事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让她终日带孩子不去工作精神上会受不了,那样她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精神上就会忧郁压抑。所以她需要有好的心态,需要工作带给她另外一种快乐和体验。

一开始顾长卫很难理解妻子的这种想法,因为一工作就得让孩子断奶,不过一向宽容随和的他还是尽力支持妻子。恰好湖南广电传媒准备拍《非常公民》一片,他们盛情邀请蒋雯丽在片中扮演婉容一角。因为外景地在北京,在拍片的同时还可以继续给儿子喂奶,蒋雯丽就十分爽快地同意了。她一方面照顾儿子,一方面做好角色的前期准备工作,尽管每天忙碌不堪,但她却感到十分的充实。后来剧组搬到天津拍外景,她不得不与孩子分离,蒋雯丽就将儿子的照片贴在墙上,一有空就对着照片说话,并且天天给顾长卫打电话,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详细询问儿子的一切。而顾长卫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带着孩子去看妈妈。看到他们其乐融融的一家,片场的人都很羡慕:“蒋雯丽,你是哪里修来的福气?老公这么疼你,儿子又可爱!”蒋雯丽虽然嘴里客气着,可心里比蜜还甜。

散漫、寡言的平凡人顾长卫其实有着不平凡的智慧,与同样踏踏实实的蒋雯丽一起认真地经营着他们平常的生活―――平淡冗长但很温暖的生活,像孔雀一样,在沉默中不时绽放出绚烂的美丽色彩。

上一篇:总有一天,我会爱你 下一篇:直面“泛单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