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高中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实践

时间:2022-10-24 11:19:00

小城镇高中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实践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让许多语文老师感到困惑的事。目前,我国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有许多不同的学术观点,比如大作文教学观、单元作文教学法、片段作文指导,甚至是各种各样的“快速作文”等等,确实有其独到的效益。而笔直学校的所在地是福建省乃至去昂有名的茶乡,同事也是福建省首批小城镇改革试点之一。经济的发展固然令人骄傲,但是语文教育的程度,尤其是学生的作文水平却令笔者难以骄傲。因为学生大部分来自各个乡镇,甚至是边远山区。这些小城镇的高中,由于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在知识储备,语言表达,见闻经历,思想认识等方面远远不如城市学生,写作水平低下。当然,也有部分学生从小随父母出门在外,在大城市完成小学到初中的学业。这些学生相对而言写作水平较高。这样,一个班级学生的作文水平参差不齐,各有“特色”。

高中作文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传统的作文训练,几十个人一题,不分层次,要求单一,学生没有选择余地。面对限时、限字、限要求的的作文题目,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写作水平较高的同学经过短时间的构思,就可以“下笔成章”,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质量不错的作文;而相当部分的学生往往冥思苦想,大半节课过去了,才迟迟动笔,在规定时间内往往忘不成,只好匆匆作结,交差了事;更有甚者,整整两节课的时间不知如何下笔,只好回家挑灯夜战,“限时”的训练效果可想而知了。

既然学生的水平不一,为什么不能针对题目的情况因材施教呢?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帮助造成的。”那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高中作文教学的反思,针对学生时间做“有的放矢”的个性化训练,不也是正符合新课程教学“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理念吗?个性化训练既能“各个击破”题目的弱点,又能在训练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于是,笔者有了个性化教学的设想和尝试。下面就将笔者的作文个性化教学实践作简单的介绍。

一、根据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再结合学生所受教育的地域特点

笔者把班级学生细分为三个群落:“候鸟群”――在大城市完成高中前的学业,“基础等级”完成较好,能把握文章中心,文体特点鲜明,语言流畅,得分多在80分(按百分制评分)以上的学生;“本地群”――主要来自经济、教育较为发达的镇区,“基础等级”一般,从字数上看能完成一篇作文,但文体特征不鲜明,文章结构不清晰,材料单薄,得分多在60到70多分的学生;“留守群”――来自各个乡镇的边远山区,“基础等级”差,“文不成形”,无法立意,没有篇章概念,结构混乱,语病较多,得分多在60分以下的学生。

当然,这样的分法只是笔者发现的一个巧合而已,其实作文水平的高低与地域不存在什么必然的联系。

二、根据学生所在的群落提出相应的要求

即使是同一道作文题,也要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区别对待,拉开档次。一般说来,对写作能力强的学生,要充分发挥他们写作的主动性,尽量让他们独立作文,指导的重点放在“发展等级”的点拨上;对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应重视“基本等级”的训练,必要时还要帮助他们解决用词造句、选材组材方面的困难,由扶到放,逐步提高要求。以某一次的作文训练为例。笔者将这次作文的要求按照分层教学的思路设计为以下几种:“候鸟群”的学生,要求他们完成整篇文章,在完成好“基础等级”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发展等级”中的“构思精巧”、“材料新鲜”的创新环节,将加分点明确提出,要求落实到位;对于“本地群”的学生,将“基础等级”中“符合文体要求,切合题意,内容较充实”作为本次训练的重点,要求他们在选择好文体之后必须写出文体特征,必须明确的提出观点,必须写出至少一个恰当的事例;而对于的“留守群”学生,本次作文只要求他们完成结构练习或者片断练习,也就是说要么写出详细提纲,要么提出观点并写出至少一个典型材料,同时要尽量做到语言通顺,字迹清楚,少出现最好不出现错别字病句。任务分解了,学生的目标就明确了,能力较好的学生知道了“再上一层楼”的突破口,能力一般和较差的学生对他们的弱点也“心知肚明”,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如此一来,就避免了传统作文教学“一刀切”的盲目性,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率。

三、“点评激励”,写作要求不同,点评也得有针对性

要对三个群落的作文分别加以评价,有亮色的都会给以肯定,特别对进步较快的中、下等生的作文,要倍加重视,多加选用。例如“留守群”的某个学生写了一个好材料,或是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或是列出了一个完整的提纲,都会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同学们的掌声。为了激励学生,我还规定了“升级”的制度,也就是说,“本地群”、“留守群”的学生写的好了就可以升级到“候鸟群”、“本地群”。如此一来,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了,训练效果也就提高了。有一个学生,刚开始的时候写作文毫无章法,想哪写哪,加之病句错别字多,得分多在60分以下。通过将近一年时间的训练,写作水平明显提高,现在已是“本地群”的中上水平。有了进步,就有了信心,他在练笔里写道:“从小学到中学,我对写作文就非常害怕,越怕越不爱写,越不写就越不会写。上了高中,对写作文更是没有信心,但没想到,老师能针对我的弱点‘对症下药’,写作文不再让我感到无处下手了。”看到学生的进步,是老师最大的快乐。

高中作文的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对不同层次写作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目标,给予与之相适应的指导,使长者增长,短者补短,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的理念。但由于实践的时间较短,还有很多的环节需要完善,例如写作要求的更加具体和科学,实施的方案更加细致等,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给哲理思辨作文一把梳子 下一篇:达而闻之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