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病术后眩晕的原因分析及中医护理体会

时间:2022-10-24 10:20:03

肛肠病术后眩晕的原因分析及中医护理体会

眩晕是患者的自觉症状。眩是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出现,故统称为眩晕。肛肠疾病,由于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手术后失血,虚而不复,或脾胃虚弱,不能健运水谷以生化气血,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开,血虚则脑失所养,气血亏虚,不能上荣头目,发生眩晕,成为护理安全的隐患。

术后眩晕的原因及分类

单纯性眩晕:多见于年青体弱女性,发作常有明显诱因,如疼痛、情绪紧张、恐惧、轻微出血等。在天气闷热,空腹等情况下更容易发生。

性低血压:要是术后患者卧床4~8小时,患者骤变,主要由卧位突然变为站位而引起的眩晕。

排尿性眩晕:多见于青年男性,在排尿中或排尿结束时发生,持续1~2分钟,自行苏醒,无后遗症。

低血糖性眩晕:是由于血糖低而影响大脑的能量供应所致。

其他因素:术后疼痛,尿潴留等。

相关因素及不良影响

精神因素:由于患者紧张,恐惧,对疼痛刺激反应敏感,引起面色晄白无华,视物模糊,血压下降。

年龄、性别关系:女性多于男性,成人多于儿童。

其他:空气混浊,室内闷热,患者感到头晕,胸闷,恶心,心悸等不适。

进食的关系:患者术后空腹输液,输液量多,输液时间长,出现心悸,四肢厥冷,冷汗淋漓,血压降低。

针对肛肠病术后眩晕的护理方法及中医护理措施

肛肠病术后眩晕的护理方法:平卧患者,头放低,松解衣扣。可用手指按压人中,百会等穴。针灸方法,针刺三阴交、足三里、百汇、脾腧穴等。血压低时,可肌注麻黄碱25mg。当患者脸色苍白,出汗,神志不清时,立即扶至病床,以防跌倒造成外伤。患者意识恢复中后,可给少量糖水或葡萄糖水。

饮食护理:①术前饮食指导:调节饮食,术前6~8小时流质饮食,不可过饱或长期时间不进食,可备饼干、巧克力等食物,以防止发生低血糖。②术后饮食指导:鞍麻连硬麻患者术后禁食水6~8小时,骶麻局麻术后4小时即可半流质饮食,如稀饭、汤饭、莲子红枣粥等。术后不宜饮牛奶、豆浆、水果等。以免引起腹胀。禁忌烟酒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情志护理:教会患者自我情志调护的方法,指导患者心无邪思杂念,心态平静,平和七情,做好以耐养性,以静制动,以宣消郁,思虑有度,慎避惊恐,心情愉悦,怡情畅志,保持豁达的心胸和乐观的情绪,能使人体的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正常,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丁”字带护理:因“丁”字带固定于肛口,以压迫止血。首先要告知患者其目的,不可随意松动,如有不适感,应报告医生及护士,防止造成局部损伤。

讨 论

肛肠术后眩晕是由于气血生成不足、耗损过多致气血两虚,不能上荣头目而眩晕,在肛肠手术时,护士对患者进行正确评估,采取“因时、因人制宜护理”,根据不同特点,调护患者的饮食、起居等护理原则,固护正气,未病先防,采取相应的调摄方法,以增强人体对外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典型病例:患者,男,27岁,农民,2004年7月就诊,自述6天前患风寒感冒,次日晨起时感觉右侧面部板滞不适,说笑时口角明显向左侧歪斜,右眼不能完全闭合,迎风流泪,不能作皱眉、露齿、鼓腮、吹口哨等动作,有卡饭、漏水现象。查体:右侧额纹消失,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侧耳后乳突压痛,右侧眼闭合不全。诊断:右侧周围性面瘫。经针灸治疗和内服中药治疗1个疗程而告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讨 论

在临床中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多数患者为吹风感寒受凉所致,经治疗观察发现青壮年患者和病程短者(发病1周以内)疗效最佳,中老年患者和病程达1个月以上者疗效较差。本病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病程越短疗效越好。治疗期间应避风寒侵袭,防止感冒,以免加重病情。患者平时可以配合患侧面部按摩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面肌功能恢复。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在面瘫的临床治疗中存在一定优势,随着中医药临床诊疗规范化的建立与发展,大量高效中草药的研制以及针灸等有效治疗技术的推广,中医药已经逐渐成为面瘫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治疗面瘫公认的治疗方法,被大部分患者所接受。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内服中药汤剂配合针刺治疗,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良好。病情的预后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就诊是否及时,75%的病人在1个月内恢复。年轻人预后较好,老年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病人预后较差。

临床观察表明,采用针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10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且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荆树闻.面瘫的传递式透穴疗法.中国针灸,1991,3:27-29.

2 殷凤礼.西医内科学基础.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414-415.

上一篇:病证结合论治艾滋病毒性心肌炎初探 下一篇:整脊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