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结合论治艾滋病毒性心肌炎初探

时间:2022-10-16 06:34:12

病证结合论治艾滋病毒性心肌炎初探

艾滋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较高,既有病毒性心肌炎共性,又有其病因病机特殊性,治疗上与病毒性心肌炎有不同之处。本文通过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根据自身的演变规律和现代药理研究,重视药物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协调,实现处方的病证结合,进一步提高疗效。

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

病证结合是根据疾病的演变这条主线将不同阶段的中医证候贯穿起来,突出了不同疾病阶段的中医证候特点,体现中医证候自身的演变规律。早在《黄帝内经》就萌发了病证结合的思想,如《素问·痹论篇》先辨痹病,后辨其病因,《素问·痿论篇》将脏腑辨证寓于辨病之中。艾滋病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为外感湿热秽浊疫毒,侵入人体,舍于血络,累及脏腑,循经入心,影响心的行血功能;同时热毒灼伤心阴,耗伤心气,气血推动无力,营阴滞涩,形成血瘀,出现胸痛、心慌、气短等症而发病。本病毒邪侵袭是发病关键,气阴两虚为发病之本。二者缺一不可。故益气养阴、解毒化瘀是本病的基本治疗法则,并贯传于艾滋穿病毒性心肌炎的整个治疗过程之中。艾滋病性病毒性心肌炎分急性期和稳定期两期。基本方:太子参15g,麦冬12g,五味子15g,生百合12g,茯苓15g,黄芪12g,黄芩12g,地骨皮12g,乌梅12g,丹皮12g,焦山楂20g,炙甘草10g。急性期毒邪炽盛时,耗气伤阴,损及心气营血,“急则治其标”,宜加强清热解毒,加连翘、黄连。慢性期气阴两虚是主要证候,同时兼加瘀毒,加女贞子、黄精。脉结代者,加苦参。

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

整体、客观、灵活的辨证论治,显示出中医治病的优势,但应予以深化提高。宜结合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更具体、更确切、更深入地认识疾病。艾滋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艾滋病毒感染易继发其他微生物感染,致心肌损害,又可直接损害心肌或通过免疫反应加重心肌损害。抗艾滋病毒是治疗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研究表明,黄连、黄芩、苦参、天花粉、夏枯草、牛蒡子、淫羊藿、紫草、狗脊、贯仲、野等70多种中草药具有抑制HIV复制的活性,其中丹参、五味子、黄连、黄芩、苦参、紫草等22味中草药有抗HIV逆转录酶作用;黄连、黄芩、黄柏、知母、丹皮、淫羊藿、白花蛇舌草、桔梗、乌梅等19味中药有抗HIV蛋白酶的作用。以辨证论治为基础,结合艾滋病性病毒性心肌炎疾病病理改变实质,将上述抗HIV药物选择性应用于处方中,并将症的主次与方的君臣佐使、症的虚实与方的补虚泄实、以及归经及作用部位合理对应。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用药理研究证实针对性强的中药,辨证辨病相结合,也可解决无证可辨情况下的辨证方法,丰富与完善中医理论体系与诊疗方法。可结合免疫球蛋白、早搏等指标变化,选用相应的经临床验证和药理研究的有效专药,如增强细胞活性的黄芪、党参、黄精、黄连、金银花、紫花地丁等;促进产生各种抗体的女贞子、黄精、薏苡仁、天冬、麦冬、补骨脂、淫羊藿、猪苓等;抗心律失常葛根、元胡、甘松、红花、钩藤、黄连、苦参等。可从病理变化的多个环节选药,但不能抛开中医理法方药体系。须重视药物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协调。在中医整体、辨证思想指导下,精心配伍,制寒热水火之偏性,适动静升降之合度,以平为期。

中医药治疗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多层次的特点,通过病证结台研究,可以寻求疾病的关键共性病机,通过整体调节发挥抗病毒作用,进一步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 陈可冀.病证结合治疗观与临床实践[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8):1016-1017.

2 陈睁,徐志凯.天然药物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分册,2003,30(3):166-168.

泻火、泻下攻积、活血祛瘀之功,为君,现代研究认为大黄能很好的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促进肠道功能恢复。蒲公英、金银花、败酱草清热解毒,能大大减少毒素的吸收。红花、当归、桃仁活血化瘀,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及消散。川朴芳香化湿能消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焦三仙是消积化滞之良药可有效缓解症状。当归、丹参、黄芪活血扶正。诸药合用可通里攻下、解毒排脓、活血化瘀使患者迅速恢复。

当患者无发热、腹痛轻微,但脓液清稀,不易收口时则为病程迁延不愈,则寒邪入侵,转为寒虚之证,此时宜以补益扶正、托里消毒为治则。重用黄芪、党参、当归以补中、益气、固表、托毒排脓之功,何首乌、金银花、败酱草共奏清热解毒,消痈之力,煅牡蛎、茯苓收敛固涩、安神。诸药合用可补益扶正、托里消毒大大加快了患者的恢复。

两步中药法(解毒排脓、扶正)配合超声引导引流法治疗腹腔脓肿能够明显提高疗效,迅速减轻患者症状,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临床效果确切。

上一篇:喜炎平、奥曲肽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并胰腺炎疗效... 下一篇:肛肠病术后眩晕的原因分析及中医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