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志愿者德育评价权重现状的探析

时间:2022-10-24 09:41:56

高校志愿者德育评价权重现状的探析

摘要 高校德育评价是衡量大学生政治、道德、思想是否符合社会规范、社会准则的重要内容,其权重合理性,特别是在其具体实施环节——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过程中志愿者参数项权重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评价真实性和德育效应。该课题通过揭示该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成因及提升策略,以使高校志愿者德育评价权重更合理、真实,进而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志愿者 德育评价 综合素质测评 权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德育评价是高校对于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做出的肯定或否定的价值判断,其主要实践途径就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自2008年北京奥运志愿者之后,志愿者活动以“奉献”、“利他”、“博爱”等精神在社会中起到的教育效果及塑造社会成员良好道德品质的示范作用,已成为高校德育评价权重的重要量化参数项。

在具体实践中存在对高校志愿者德育评价权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差异。在全国100所被调查的高校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区差异,中东部地区大于西南地区,沿海地区大于内地地区,大城市大于小城市及偏远地区。(2)参与热情的差异,博士研究生的热情比硕士研究生低,硕士研究生、高职学生的热情比本科生低,大四学生的热情比新生低。(3)存在院校差异,部属院校比地方院校、二级法人院校的志愿者内容丰富,而后者的志愿者课程建设的探索更有创新性。

同时,由于对于高校志愿者德育评价权重的重视不足,还存在一些具体操作问题,使得高校志愿者德育评价的权重的合理性问题日益突出,如表1中对北京联合大学某学院2009级信息技术专业的志愿者量化参数项、计算方法、同类项合并的调整等对综合素质测评排名结果产生的排名差异可管窥。

测评表1中,抽样研究对象除王雪以外,段宏玥、付裕、肖延嗣等学生的综合测评排名都发生了改变,有些排名悬殊较大,反映出一定的评价合理性问题。

1 志愿者高校德育评价权重中存在的问题

1.1 志愿者权重分值比例小的问题

志愿者参数项在大学生综合测评中分值比例小,是影响高校志愿者德育评价权重合理性的关键因素。大学生评奖、评优、评优干的主要德育评价依据就是大学生综合测评。虽然多年来高校都在呼吁该系统评价分值设置的不合理,但是由于考虑到简便、可操作性的因素,高校对于志愿者的分值设定一般较小,没有其它学业、文体类附加分项的分值高。如北京联合大学,该校综合素质测评的一级指标项为品德行为、学业表现、文体表现。品德行为(20%)的二级指标的基本分为90分,其加分项为志愿者、社会实践、无偿献血、学生干部;学业表现(70%)的二级指标的基本分为90分,其加分项(1~15分)为英语、计算机、竞赛、科研;文体表现(10%)的二级指标的基本分为90分,其加分项(1~15分)为运动会、参加大型文体活动、组织大型文体活动。从该测评体系中可以看到,其它加分项分值过高,志愿者项在品德行为显性的加分仅为2分。

1.2 志愿者子项目参数项界定不一的问题

志愿者参数项界定不一,是影响高校志愿者德育评价权重合理性的主要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志愿者参数项的重复出现问题中。主要表现在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学业素质评价中,志愿者参数项的子项目多次夹杂地出现,却没有明确志愿者参数项的性质。

1.3 志愿者权重评价范畴狭隘、评价方法单一的问题

志愿者的评价范畴包括两个构成因素:评价实施方和评价主体。评价实施方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包括校方: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处及本班学生。第二层面包括校内教育管理人员、宿舍、食堂、图书馆等校园服务人员,第三层面包括学生家庭、社会志愿者协会等社会人员。但是,受监控困难、操作复杂等多方因素制约,多数高校在评价时只选取第一层面,出现评价的不全面性,导致学生对于志愿者评价结果真实性的质疑。

1.4 志愿者评价标准不明晰的问题

志愿者评价标准不明晰,是影响高校志愿者德育评价权重合理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当前高校主要以两类评价标准为主:一是以志愿者工时为主,二是以志愿者成绩为主。

以志愿者工时为主的评价标准是多数高校的做法,由于规定不明确,造成评价的不公平、不准确。虽然社会价值和奉献效果是一样,但是从人道主义、舍己忘我的奉献精神来看是不一样的,粗略地归为一类势必会影响评价结果及志愿者服务的德育功效。

2 成因探析

(1)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不完善。我国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不完善是导致志愿者权重分值比例小的问题所在。这种问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高校自主办学能力不强,即统筹调配、整合各种校内外资源、协助学生解决志愿者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的能力不足,难以建立督促、监管、激励等机制以落实许多子指标项,使得分值合理。同时,高校自主办学能力不强导致志愿者活动范畴狭窄,影响了评价范畴和评价标准等的合理性。

(2)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实际困难。除了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不完善外,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实际困难也是制约因素。这不仅有学生在参与志愿者活动中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和人身安全保障的考虑等问题,还有因参与活动而缩短勤工助学时间导致的经济困难问题。我国当前还是发展中国家,多数家庭供应大学生还是存在一定经济困难,部分大学生需要通过勤工助学补贴生活。这种实际困难,会让大学生不愿意参加持续时间长的志愿者活动。

(3)志愿者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性。志愿者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性是志愿者参数项界定不一的影响因素,这矛盾性表现在西方志愿者理论的奉献、利他精神与我国大学生中流行的世俗处世哲学的矛盾中,也表现在志愿者理论与实践评价途径的矛盾中,这些矛盾不仅反映出63.26%的学生愿意参加志愿者活动(其中75.23%的学生不愿意为了志愿者活动挤占太多时间),而且也暴露出德育志愿者的评价理论(爱国、集体主义精神等)、隐性内容(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等)等内容的抽象性与学生互评为主的实践评价途径单一的不匹配,增加志愿者参数项设计的不确定性。

(4)高校德育评价系统僵化和功利主义成才观念的不利影响。高校德育评价系统僵化和功利主义的成才观念的不利影响,是志愿者评价标准不明晰、测评方法单一的主要影响因素。这种僵化性表现在评价中,高校过度遵守校长对处长、教师对学干、学干对学生等上下级相对的评价模式,也表现在高校德育评价的思维定势上:是以活动结果为导向的测评方式,而不是多维角度的测评方式,如人力资源维度进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式,造成的诟病。

(5)高校、大学生对志愿者认识的差异性。高校、大学生对于志愿者认识的差异性,是志愿者权重不合理的关键影响因素。高校的差异性是它对于大德育和小德育界定过清的问题所致:高校当前普遍认为志愿者属于小德育即思想品德的范畴,与大德育即综合素质的学业评价不挂钩,这种认识范畴的缩小,造成高校志愿者实践性的疏离,影响评价过程。

大学生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对志愿者的认识上。当代大学生对于志愿者的认识虽然超越他们的父辈,但是对于参与志愿者活动的认同还是低于其它实践活动。在我们的调查中,愿意参加专业社会实践的学生为78.6%,愿意长期进行志愿者活动的学生为12.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引导的不足以及志愿者活动作为舶来品的影响。总之,这种志愿者活动形式上还是有别于我国传统的雷锋精神行动,需要时间的勾勒和沉淀,才能使学生形成完全的认同。

3 提升策略

3.1 促进高校、大学生对于志愿者的认同

提升高校师生对志愿者精神的认同是提高志愿者活动质量和扩大正面影响的关键。这可以结合当代大学生追求时尚、个人价值、个人成就的特性,通过与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结合以及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宣传、社会舆论导向、社会就业中志愿者影响因素的增加等社会共建舆论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志愿者活动自我意识、自我体会、行动趋同的认同。

3.2 加快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

我国政府应该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法制保障政策及奖励措施,加快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提升高校自主办学能力,促进解决高校利用校内外资源困难的瓶颈问题,拓宽高校志愿者范畴,以达到增加志愿者评价真实性的目的。

同时,教委应该对志愿者的德育过程进行监督、指导,把其列入对高校业绩考核中,促进高校对于志愿者权重设定的重视,以达到精细评价过程的目的。

3.3 实施测评方法及实践过程的改革

志愿者在高校德育体系中的权重,应该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测评基础上展开,不仅估算一个合理的定量测评的志愿者比例分值体系,而且加入定性的测评:针对学生在志愿者中重点培养品质的突出问题设计一个定性评价问卷、定向抽测、专家考评等综合测评方案,增加测评的合理性。

在评价标准的规定上,通过调研和科学分析,制定清晰的评价标准。在以工时为主的测评标准中,应该明确难度大、任务重、工时短的志愿者活动与操作容易、内容简单、工时长的志愿者的区别,拉开分值规定的差距。评价范畴的划分上,要以人为本,针对学生特点及学生、生活等可接触环境的人员,组成评价实施群,进行全面评价,约束、引导学生的志愿者行为。

总之,志愿者权重中涉及的因素很多,在实际测评中还应该灵活运用,针对学生特点进行设置,并符合一定教学德育育人规律。

本课题获得2012年北京市本科生课外科技立项

参考文献

[1] 何玉海.服务德育论[M].上海三联书店,2011.

[2] 单中惠.外国素质教育政策研究[M].山东出版社,2004.

[3] 吴信蕾.当前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上一篇:浅析高校思政课“灌输式”和“启发式”的融合 下一篇:教以事 喻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