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护理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10-24 09:07:13

中专护理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思考

摘 要:在中专护理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存在教学内容陈旧、知识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现象阻碍了护理专业的发展。为改变现状,我院不断深化护理教育改革,从基础实验室建设入手,提高整体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国际化交流、优化培训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性、专业性的护理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中专护理;传统教学理念;护理教育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综合素质能力;社会需求

近年来,护理专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变得非常缓慢,很多阻碍护理教育发展的因素逐渐浮出水面,比如传统的护理教育理念、护理教育知识落后、教学手法单一等等,使得我国忽略了对护理教育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协调一致性。随着我国护理教育改革实施的深入,社会各界对护理教育培养的关注度普遍上升,也一度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想要及早地改变护理教育现状,需要针对下面措施进行逐一实施,为我国社会提供更多的护理人才做出重要的贡献。

一、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实现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打破原有教学的形式,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并形成了一种教学内容与实践课题相匹配的教学模块,也就是所谓的教、学、做三个模块进行一体化教学。

中职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正符合专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走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情境创设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内容训练,将评判性思维能力贯穿于教学始终。

另外,教师也可以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或者角色扮演等,都是培养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间接地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沟通能力。例如,导尿、静脉输液、下胃管等教学内容,这些都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临床见习,提供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在实践操作训练过程中,多给予学生人文关怀,促进学生情感交流。另外也可以借助一些案例教学,使得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带领学生感受病房氛围,体会病人感受,并且培养学生相互之间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意识,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分析综合经验教训。

二、创新管理方法,提高实习质量

在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有一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临床实习教学。它是护理专业学生转变角色的重要阶段,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将一名优秀的护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三观及技能水平、服务态度以及护理基本的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

临床实习往往突显出学生的一些不足,比如临床操作不熟练、应急能力不足、缺乏责任感、服务意识以及法律意识淡薄等等。为此,护理专业教育要涉及对实习学生的岗前培训教育,合理安排护生至少8个月的重点科室实习经历。同时,学校也要不断强化实习管理平台建设,对教师以及临床实习管理教师等进行强化专业技能,提高师资力量。

在校实习管理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临床新知识、新技能等培训,并同时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指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实习医院护理部要详细了解实习期间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等方面的问题,随时准备预防、处理紧急事项的发生。同时必须建立完善的临床管理体系,对学生实习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

综上所述,为强化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措施,满足社会需求发展的需要,中职教育要不断改革创新,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激励下,积极努力寻找发展机遇,应对市场挑战,转变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局面,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社会型人才,进而推进中职护理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马必学,刘晓欢.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5(07):22-23.

上一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下一篇: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