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时间:2022-10-24 08:52:35

浅谈初中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计算机数据库及信息时代的普及和发展,对我国现阶段学校信息技术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教学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教学要求初中生的信息技术课程也要不断发展,以跟上时展的步伐,社会需求的步伐。

一、现代人才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需求分析

第一,对我国现代人才对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才总量的规模较小,密度较低。我国信息化从整体上来说,信息技术型人才的总量较少,部分相关单位从业人员专业信息人员少或无信息专业人员。另一方面是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低,导致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发展受限,导致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受限。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具体说来,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发展较好,人员的专业素质较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发展教缓慢,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对较低,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相对较低。

第二,我国对现代信息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各个行业各个地区都不相同,大致有几类:在教育领域,对现代信息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大致上是教育型人才。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型人才主要是进行教育教学,授予学生信息技术类的知识,提升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水平。在信息产业领域,对现代信息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是专业型人才。信息产业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是针对信息软件的开发与运用电子产品的管理与技术维护和网络工程的管理。在研究领域,对现代信息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是高端型人才,不仅要研究现有信息技术的不足及发展空间,还要对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二、初中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

(一)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

第一,强化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学习的意识。要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必须要使学生有进行计算机基础学习的意识,有了学习的意识,才有可能主动的去学习计算机知识。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之前,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促进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二,教师要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能力,提高自身计算机教学的能力修养。教师的计算机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密切相关。教师计算机教育能力有了提升,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质量才有可能提升,学生计算机知识的能力才有可能提升。第三,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备课环节要充分考虑到课堂中计算机教学的不定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要因材施教、讲练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计算机学习能力的提升。课后开展相关的兴趣小组或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挖掘学生的潜力。

(二)培养信息检索能力

培养信息检索能力是提升初中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途径之一。要培养初中生信息检索的能力,首先就要向学生普及书目检索的相关知识。计算机运用中,信息检索是一个基本的能力要求,普及学生的书目检索知识有利于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快速、有效的寻找相关资料,熟练的掌握各种计算机检索技巧,提升信息检索的基础能力。其次,要向学生普及网络检索知识,培养学生信息选择、辨别的能力。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计算机数据库的发展,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已经成为初中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培养学生在林林总总的网络资源中选择正确适应的资源并加以利用,是对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考验,也是学生信息检索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最后,对学生信息检索技能的培养是培养初中生信息检索能力的有效方法。进行理论学习之后进行课堂技能实践将加深学生对信息检索课程的印象,再辅之以各种实践操作,由简入繁,循序渐进,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信息运用意识培养

要进行初中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加强信息运用意识的培养是关键。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信息运用的意识不强,不仅荒废了大量的有效信息,而且对学生知识的学习不利。进入现代社会,任何知识都能在网络或各种平台上找到,要培养初中生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就要加强信息教育、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培养学生信息运用的意识。此外,在进行信息运用意识的培养过程中还要加强对信息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是学生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及信息运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四)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

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初中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第一,明确目标。初中阶段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树立学生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意识,在课堂教学及课外教学中培养初中生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使初中生在进行了计算机课程教学之后能够熟练的使用相关操作,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第二,设定适宜的教学内容。初中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同于成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升,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更加侧重于大量理论知识的学习及适当的实践操作。所以,在进行初中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时,要在课程设计中设定适合初中生学习和实践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初中阶段学生的发展,提升初中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第三,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开展创新型教学。传统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教学方式较为死板,“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容易造成学生“消化不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模式都有很大改变,特色环节增多,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有利于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升。第四,加强学校硬件建设,完善计算机教学设施。随着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设备的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学校在培养初中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过程中,也要同步更新学校相关计算机和信息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提升学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第五,增强计算机信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性,提高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度,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了EXCL之后,将之运用到数学计算与统计之中。第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加强、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对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尤为重要。

结语

初中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是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项艰巨而历时长的任务,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创新,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硬件设施等其他方面共同作用,来完成初中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上一篇:运用多维教学提高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实效性 下一篇: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