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弹奏中三度音阶的研究

时间:2022-10-24 08:50:30

钢琴弹奏中三度音阶的研究

摘 要:本文对钢琴弹奏音阶中的三度音阶弹奏研究,首先提出它的弹奏分类,进而做了具体分析,从手指的姿势、手臂的配合等,对钢琴演奏中三度音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钢琴;弹奏;三度音阶;研究

中图分类号:J6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052-01

弹奏音阶的特殊困难是各手指的弹奏应该很圆滑地依次相随用力的程度要尽可能一致。妨碍圆滑弹奏的首先是姆抵因为拇指没有其他各指那样灵活,不同于其他各指,它不是以纵向动作而是以斜向动作触控。腕部或手臂的不正确动作,也会妨碍圆滑的弹奏,

因为所有这些困难,多见之于快速弹奏,所以在分析台阶弹奏时我们将从极度的快速出发。三度音阶给演奏者提出的课题实际上和普通音阶是一样的。这里的特殊困难是与拇指从下面经过的同时,三捐应该改变姿势。在教学实践中人们试图以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一复杂的任务。

一、三度音阶的弹奏方法分类

相当流行的一种方法是以拇指为支柱,手臂转向新的姿势。能连成一个整体,而在高音部则会形成音与音之间明显的间歇。部连贯,为此而牺牲低音部的连贯。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低音部才另一些人则相反,要求高营

另一种方法是只用手臂变换姿势。这种方法比第一种优越一些,但并不特别优怂因为在变换姿势时手指不工作,甚至拇指的弹奏也是无形备的。虽然两个声部都不间断地进行,但是所得到的发声仍然不能使我们满意,因为手指的弹奏与手臂的弹奏相互交替,使得弹奏变得不均匀、欠柔和。

二、三度音阶弹奏的具体分析

为了取得三度音阶优美的发音,必须使手指在变换姿势时也能同时弹奏,使弹奏是圆滑的、均匀的。在外向音阶中要做到这点.必须在拇指则向弹奏的同时三指也从刨面弹奏。由此可见,在内向音阶中参与姿势变换的各指也应该以斜侧动作触键。

侧向弹奏可保证各指充分的积极性。在快速弹奏音阶时侧向动作虽然会减少到最低限度,但是对婉熟的速度和完美的发音来说仍然是必而的,弹奏快速三度音阶不可能用别的方法,甚至用别的方法学习都不可能。

如果手指只是纵向向下弹奏,而人参与实现姿势变换的侧向动作,那么手指的积极性就要降低。可是手指的积极感甚至在整个手臂弹奏时也是必需的(舵手也掌管船头,尽管舵在船尾)。这样一来在慢速练习中坚强有力的手指弹奏必定导致手臂的移动。

试用右手弹奏C大调上行三度音阶。第一个三度音程作为开端由上臂挥动,用一指和三指弹奏。此后二指和四指坚强有力的弹奏D和F,但是在二指弹奏之前,掏指应该在四指下面占据自己的位置。在三指和五指弹奏时应该特别注意五指的积极性。 然后又是一指和三指,这时手臂向新的姿势移动。拇指和三指以坚强有“力的“开放”动作(就是说这两个手指向不同的方向弹奏)到达三度音程F―A。

拇指很容易胜任自己的工作,因为在准备工作时,它已远远超越了三指。但是三指在完成半圆形的侧向弹奏时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比起其他任何一个手指都应更加注意三指的工作。

弹奏外向三度音阶时,一指和三指奏出C―E吉之后,二指和四指应以坚强行力的半圆形弹奏达到B―D三度音程;二指和四指弹奏的同时一指和三指抬起,而一指与快速相适应,应该斜侧惮奏,就是向侧面移动。

在准备进行斜侧弹奏时,淘指要越过它所要弹奏的琴键。但是这种侧向动作的幅度甚至在减慢时也不能与普通音阶中类似动作的幅度相比,这是因为三指的同时动作会加强纵向因素。在一指和三指之后,又是二指和凹指的半圆形侧面弹奏s这时手臂应改变姿势。再注后,二指和四指或者三指和五指在所有的姿势都以半圆形侧曲弹奏琴键。

如果以“爬行”指沾弹奏三度音阶,那么爬行的手指就应该经常沿着音阶进行的方向做有力的侧向动作。比如,在A大调外向三度音阶中左手的拇指在E之后应以坚强有力的侧向动作奏D音。

在快速中侧向动作与手臂的滑奏动作治合住一起,但是在慢速中则要对侧向动作给予格外的注意。假如我们不是有意识地从侧面弹奏,那么就很容易产生这样的情况,即爬行的手指仍然是消极的,结果甚至不是同时工作的另一个手指在弹奏,而是以手臂之力取代它的弹奏。如果分不清手臂和手指的弹奏,就不可能提高音阶的速度。 (这丝毫也不与下述情况矛盾,即我们应该突出三度音阶的一些音,这些音是倍助于手臂强调出来的。问题仅仅在于不间断的音阶需要的完全是同一类型的动作)。

三度音阶的练习只有在下述情况下才能获得成效,即已能自由地以任何速度弹奏普通音阶,每一对手指都克服了三度音阶的困难。

在空间进行三度额吉练习可作为这一点的补充,这种额音练习也会迫使姆指工作。同时要使指尖不停地活动,每一对手指工作部应得体。手指的动作应该在肌肉处于中间状态下进行,轻微地向伸展方向倾斜,任何时候都不得向弯曲方向倾斜。这种姿势层符合弹奏时所采用的手指工作方式。

参考文献:

[1]孙维权.钢琴即兴伴奏入门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04).

[2]王晓璇.浅谈钢琴伴奏对艺术表现力的提升[J].文学与艺术,2010(30).

[3]赵浩铃子.浅谈钢琴伴奏在合唱团中的重耍作用[J].剑南文学,2010(09).

[4]万纲,万绍芷.浅谈钢琴伴奏与合唱训练的"协奏"[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上一篇:浅论箫笛在梨园戏《丁兰刻木》中的应用 下一篇:科尔沁草原蒙古族多声部音乐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