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中如何发挥现有阵地的作用

时间:2022-10-24 08:02:56

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中如何发挥现有阵地的作用

摘 要:村级文化建设是党和政府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努力发挥现有阵地的作用,让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农民大舞台成为农村文化的主阵地,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加强指导。

关键词:村级文化建设;发挥;阵地;作用

一、不断加强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让农民群众尽情享受文化生活

党的十七大要求,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十七届六中全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专题研究部署文化工作。农村文化活动室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文化活动室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建设村文化活动室必须坚持相对统一的标准,让村文化活动室真正成为村民享受文化的向往阵地。按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农村文化活动室应是当地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课堂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平台。关于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各地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归纳起来,基本不外乎“四个有”和“三个直接”。

“四个有”即:有阵地――村文化活动室面积要与村人口数和经济状况相适应;有设施――村文化活动室配备基本的设施设备和文化活动器材;有人员――村文化活动室有专人管理;有活动――经常组织开展适合当地特点、群众广泛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三个直接”即: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直接到基层,文化、科技、卫生、法律知识直接进农村,文化政策、信息直接送农民,让农民群众就近享受快捷健康的文化科技信息服务,逐步实现农村文化活动室设施健全、均衡发展、运行高效、惠及农民的目标。群众是需要文化的,一个村的文化活动室了实现上述目标,根本不要担心群众不来活动,而是要考虑如何加强管理了。

2.必须明确村文化活动室的具体工作任务,让文化活动室真正成为村民想去和乐意去的活动场所。农村文化活动室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对广大群众进行时政宣传和政策法制教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班、科普讲座、农技知识讲座等;开展读书借阅服务,组织群众开展读书活动;促进农村特色文化发展;做好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工作。村文化活动室说到底就是让农民群众动起来、乐起来、充实起来,因此,其基本功能空间应当包括书刊阅览室、培训教室、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健身活动室等,县镇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文化活动室文化设备和文化资源的扶持力度。农村文化活动室要有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必备的文化设备和文化资源,包括开展活动所需要的电视、多媒体影碟机、照相机、收录机;举办一般性文体活动所必需的设备、器材及开展培训、讲座的桌凳、黑板等。这些都需要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给予支持。

二、努力发挥农家书屋的惠农启智作用,破除农村文化发展瓶颈

1.要让农家书屋得到充分利用。当今社会,由于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农民的收不断增加,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农民有举办自娱自乐文化活动的时间,农民愿意提供资金、场所创办文化活动项目,镇村组织和文化部门应该大力支持和扶助,农家书屋作为村级文化活动阵地的有益补充,虽然在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上有待进一步改进,但是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文化服务,解决了政府办文化的缺失,使广大农民享受到了不出村就能借书、读书的实惠,解决了农民看书难的问题。目前,文化部门所要做的,就是如何让农家书屋不被冷落、不流于形式,按照“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的思路,促进农家书屋良性发展。

2.要不断为农家书屋补充新鲜书籍。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目前,少数农家书屋书籍数量不少,但旧书、破书、过时书夹杂其中,缺乏吸引力。由于后续投入跟不上,书籍更新周期较长,有的甚至坐等上级部门捐书、送书。应该说,文化出版部门为丰富农家书屋的书橱,想了很多办法,编辑出版了农家书屋必备用书、农家书屋工程书系、最受农民喜爱的故事家丛书、感动农民书系、农民常识书系等等,有农村种植、养殖、果树栽培、精选故事,有农民一定要知道的法律常识、科学常识、历史地理常识、生活健康常识、文化艺术常识等等,文化及相关部门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为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书籍的更新提供有力支持,并将社会文化资源与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对接。

三、想方设法活跃农民大舞台,以乡土文化来增强农村文化的吸引力

1.镇村两级组织要努力搭建农民大舞台之类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十七大以后,各级党委政府把村级文化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创新举措,近年来涌现了许多新的文化现象,农民大舞台的出现就是农村文化的新亮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群众生活的不断改善,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要日益提升。居住相对集中,劳动相对减少,使不少农民加入了早晚健身、娱乐的队伍,农民也跳起了广场舞、做起了健身操,这就需要有相对宽敞、固定的活动场所,一些条件较好的村便利用社会资源建起了农民大舞台,让过去分散的红白喜事文艺表演、农民早晚健身、社区文艺演出统一在农民大舞台,农民高兴,演员兴奋,村级只需加强服务和管理,文化便得到较快的发展。

2.要千方百计调动民间文艺团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民间文艺团队过去是专门为农民举办红白喜事而成立的民间艺人组织,流动性大,节目质量不高。有些团队甚至为了迎合某些群众的口味,做一些格调低下的表演。文化部门为了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也对某些团队进行过教育和处罚。近年来,我县文化部门为了调动民间文艺团队的积极性,开展民间文艺团队的节目调演,鼓励他们编排内容健康、群众欢迎的文艺节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们的节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活跃了农民大舞台,受到了农民群众广泛称赞。

参考文献:

[1]刘荣明.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之我见[J].戏剧之家,2014,18:340.

上一篇:阿坝藏区苯教家庭丧葬习俗研究 下一篇:《干校六记》之“下放记别”两个英译本中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