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区林地鼠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时间:2022-10-24 06:42:39

浅谈山区林地鼠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摘要: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防沙治沙、中德合作造林等项目的实施,在大幅度改善冀北山区生态环境同时,也为害鼠的繁殖扩散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鼠害已成为影响林业生产发展的一大自然灾害。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对鼠害的防治进行了简要总结,对实际施工技术进行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山区;林地;鼠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717文献标识码: A

序言:近年来,我乡所处的冀北山区林业鼠害比较普遍,技术人员积极应对,坚持“依法防治,属地负责,谁经营,谁防治”的原则。从森林生态系统出发,坚持预防为主,以可持续控制为目标并贯穿于营造林生产全过程,通过分类施策,采取生态、生物、物理等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控制,达到“有鼠不成灾”的目标。

一、营林措施

1、造林设计

鼠害属于生态灾害,在造林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害鼠防治措施。

措施1:合理搭配树种。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树种,实行针阔混交造林,避免营造单一纯林。。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先栽灌木,后种乔木,利用灌木的发达根系阻止地下害鼠活动。措施2:加植害鼠厌食树种。从我乡多年来的造林实践看应多营造油松、樟子松、落叶松并适当加植沙棘和柠条。措施3:优化结构。要优化林分及树种结构,实行合理密植,就是在原有222株/亩、167株/亩的基础上行间混交沙棘或柠条。

2、造林地预防性处理措施

造林前应对造林地进行鼠害预防性处理,待有效降低鼠口密度后再进行造林。

措施1:降低鼠口密度。如果造林地内害鼠数量过高,应先进行灭鼠,通过采用鼠铗、地箭、弓形铗等物理机械进行人工捕杀。措施2:深翻整地。在造林前要结合整地进行深翻,以破坏鼠群洞道;同时,造林前整地时不要将灌木连根清除,因原有灌木根系一旦破坏,地下鼠便会很容易侵入造林地危害苗木。措施3:改善林地卫生条件。要将造林地内的枝桠、梢头、倒木等杂物清理干净,破坏林鼠的栖息环境。措施4:深坑栽植。造林时,可采取挖长方形深坑或鱼鳞坑的方法进行株间混交式的集中栽植,预防效果很好。长方形深坑适合于平缓地区,具体尺寸是长×宽×深为1.0×0.8×0.7米;鱼鳞坑适合于丘陵及山地,具体尺寸是直径×深为0.6×0.7米。

3、造林苗木处理

在开始栽种苗木之前,要用各种林木保护剂对苗木采取一些保护性措施,以保护林木不被害鼠啃咬。

多效抗旱驱鼠剂(纳米型作物抗逆剂NPA)。该药剂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害鼠驱避药剂,林用型为液剂,能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可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实现抗旱与鼠害预防的有机结合。

使用方法:在种子处理时,每公斤多效抗旱驱鼠剂加水20公斤,拌种300公斤;加水200公斤,浸种500公斤。在苗木处理时,可用100~200倍泥浆对造林时的裸根苗进行蘸浆处理,也可用500~800倍水溶液在容器苗起苗前1~3天进行浇灌。

4、林地抚育管理

造林后至树木中幼龄阶段应加强抚育管理,以减少害鼠造成的危害。

措施1:搞好林内卫生。在抚育间伐时要搞好林内环境卫生,及时清除林内的灌木和藤蔓植物,破坏害鼠栖息场所,减少其活动空间和食物储备。措施2:控制抚育伐。控制抚育伐及修枝强度,促进中幼龄林早日郁闭成林。措施3:提供应急食物。在害鼠数量较高年份,可在林内定点堆积采伐剩余物如树头、枝丫及灌木枝条等,为害鼠过冬提供应急食物,以减轻其对林木的危害。

二、生物措施

1、生殖不育技术防治

生殖不育技术防治是指通过药剂投饵降低雌雄害鼠生育能力,使害鼠种群长期保持低鼠口密度,以降低其危害程度。该技术对环境无污染,对非靶标动物和人畜安全,持续效果长久,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我乡使用的是“新贝奥”生物灭鼠剂(雷公藤甲素颗粒剂)。该灭鼠剂具有很好的杀灭和抗生育双重防治作用,鼠类少量取食则丧失生育能力,足量取食后在5~10天内可致死,并且不存在超补偿性繁殖和抗药性。

使用方法:常规用药量为每公顷投药1000~1500克,具体可根据鼠密度情况作适当调整。野外天晴时投放,林间条形施药每5×10米为一个投放点,每点投药10克。

2、天敌保护与利用

林业害鼠天敌种类很多,包括鸟类中的猫头鹰、雕,爬行类中的蛇,哺乳类中的黄鼬、狐狸、豹猫等,它们对控制害鼠种群数量增长具有明显作用,因此应注意对天敌的保护和招引,尽力发挥生物控制作用,逐步实现鼠害的可持续控灾。

措施1:封山育林。实行封山育林,保护天敌的生存环境。措施2:禁捕猎。禁捕、禁猎捕食鼠类的天敌。措施3:鼬科招引。在人工林内垒积石堆、枝柴、草堆等招引鼬科动物。措施4:猛禽招引。在造林整地时有计划保留天敌栖息地,并积极进行天敌的人工招引,即迁移鼠类天敌以控制其种群密度。灌木林林区可垒砌土堆、石头堆或制作水泥架、招引杆;森林区可放置招引架、栖息架或在林缘及林中空地保留较大的阔叶树,为天敌停落提供条件;人工林区可布设栖息架、招引架以及安放带有天然树洞的木段,以利于食鼠鸟类栖息和繁衍。招引时,如定期挂放家禽畜的内脏等物做为诱饵,效果更好。招引架以T形为主,包括木制或水泥预制,立杆高2米左右,横杆宽0.6米;栖息架以∏形为主,立杆高近2米,横杆宽3~4米;招引杆以T形为主,立杆高3~6米,横杆宽0.6米或呈三角形、环形。措施5:人工释放天敌。有条件地方可饲养狐狸等害鼠天敌并投放到林地,人为提高天敌种群数量,以达到长期压制害鼠种群密度目的。

三、物理驱避措施

物理驱避措施主要是针对地上鼠,适用于经济林地。

措施1:树干套管。即在树干基部套置塑料、金属等管套进行防护。其中,塑料套管是用硬质塑料管(或其它现成材料,如去掉底部及近口部位较细的饮料瓶)套住树的基部;正规套管用塑料压模制成,可分两瓣,管的粗细以与树干保持3~5厘米的空隙为宜。措施2:树干防护。在树干基部涂白、涂抹泥沙或捆扎芦苇、干草把、塑料布等物形成防护层,可阻挡害鼠直接接触树木而防其啃咬。其中,涂抹泥沙是用粗沙(10~30%)和乳漆混合后涂刷基部;捆扎塑料布是用塑料布卷成筒,围在树的基部(筒内也可填充树叶、土等物),应用时要使塑料筒的基部与地面紧密接触或埋于土中。措施3:涂抹保护剂。直接涂抹林木防啃剂、驱避剂等类树干保护药剂。

四、人工捕杀

1、地下鼠类

措施:人工器械捕杀。用智能捕杀器和土制地箭、弓形铗及灭鼠弹、灭鼠雷等物理器械进行人工抓捕防治。该方法布设简单、成本低廉,不伤害其它非靶动物,对环境无污染,适于群众性灭鼠。

2、地上鼠类

措施:诱捕器捕杀。即设置鼠类“诱捕阱”等环保型诱捕器捕鼠、灭鼠。诱捕阱可用大型饮料瓶或罐等埋藏地下,其开口向上且与地面保持水平,害鼠进入后因不能逃出而饿死。每亩地一般使用5个诱捕阱,定点进行布放,定期进行观察,及时清理掉死鼠。

五、安全使用化学灭鼠剂

为避免造成人畜中毒、杀伤天敌和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化学药剂在使用中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措施:使用毒饵保护器。毒饵保护器亦称“毒饵站”(包括毒饵保护瓶、罐、桶等),是一种能盛放毒饵的容器。毒饵保护器用塑料瓶加工而成,它只允许害鼠自由进入取食,其它非靶动物则不能进入;使用时将配制好的毒饵放入毒饵保护器内,并使其开口尽量向下倾斜。每亩地一般使用毒饵站6-10个,每个毒饵站放置毒饵150克左右,并根据害鼠取食情况及时补充毒饵。

我乡投用的毒饵主要使用是溴敌隆,灭鼠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季和秋季,施饵可采用均匀投饵、带状投饵、等距离投饵、洞口或洞群投饵等施饵方法。根据鼠害程度一般每隔5-10米设一投放点,每点投放6袋,每袋20克。注意事项:(1)溴敌隆毒性大,毒饵配制、贮藏、运输及使用过程要有专人负责,做好防护,注意安全。(2)投放结束应在醒目位置悬挂警示旗。(3)万一误食应及时送医院急救。维生素k1为特效解毒剂。

毒饵保护器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投饵点少,省药、省工,易操作;二是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有利于保护天敌;三是保护毒饵不变质,可常年投饵,适用于所有地上鼠防治

上一篇:浅谈煤与瓦斯突出因素及综合治理技术 下一篇:浅谈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