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30例

时间:2022-10-24 05:17:15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30例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退黄固元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主要特点是妊娠期发生皮肤瘙痒和黄疸,可引起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等,使围产儿患病率、死亡率增高[1]。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笔者采用思美泰结合中药退黄固元汤治疗ICP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2007年1月~2008年10月,在我院治疗并至少完成一疗程治疗(10天)的ICP患者60例,无其他妊娠并发症,如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疾病等,孕期乙肝两对半均阴性。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平均年龄25.3±5.3岁,发病孕龄261±23天,对照组30例,平均年龄25.8±4.9岁,发病孕龄252±25天,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 诊断标准:

采用1999年《中华妇产科学》的ICP诊断标准[2]:①妊娠期出现以皮肤瘙痒为主诉的主要症状。②总胆汁酸水平、甘胆酸水平显著增高,最高达正常的100倍。其异常可早于皮肤症状,成为敏感的诊断指标。③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ALT,IU/L)、谷草转氨酶轻度升高。④可伴轻度黄疸,血清总胆红素(TB,μmol/L)约为2.0~19μmol/L。⑤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呕吐、食欲不振等。⑥分娩后瘙痒、黄疸消退,肝功能迅速恢复正常。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思美泰10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日1次,配合中药退黄固元汤,药用:茵陈30g,栀子、熟地各10g,大黄、黄芩各6g,虎杖、白术、泽泻、茯苓各15g,当归12g,丹皮9g。日1剂,水煎2次分服,10天为1疗程。对照组用思美泰1000ml加入5%葡萄糖液500ml静滴,日1次。

2.2 观察指标:

瘙痒症状评分,血清甘胆酸(CG,mg/L)、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的变化和产科结局。瘙痒症状评分,采用Ribalta制定的瘙痒评分标准[3]:无瘙痒为0分;偶发瘙痒为1分;有症状波动为3分;持续性瘙痒,日夜无变化为4分。

2.3 护理措施:

由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担忧,对所有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

3 治疗结果

3.1 瘙痒症状改善情况:

经治疗1疗程后,两组瘙痒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由3.45±0.86降至1.09±0.67,对照组由3.52±0.86降至1.74±0.78。两组比较,治疗组瘙痒评分下降尤为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

3.2 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

见表1。治疗前两组CG、TB、ALT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CG、TB、ALT水平有明显下降P

3.3 妊娠结局:

两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发生较对照组少,P

两组患者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后,焦虑、紧张、担忧和自责情绪减轻,均能遵医嘱治疗,并积极主动参与胎儿监护,未发生死胎死产,未发生要求剖宫产、终止妊娠的情况。

4 体会

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多于妊娠30周开始出现,主要危害胎儿,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雌激素水平有关[4]。根据其临床表现,在中医归属“黄疸”范畴,且多为阳黄。妊娠后阴血下注冲任以养胎,致使机体处于肝盛阴虚,胎毒炽盛的状态,易感受湿热之邪。本着急则治表,缓则治本,标本兼顾的原则,在清肝利胆的同时,佐以滋阴养血凉肝之品以达标本兼顾之功,治病与安胎并举,自拟退黄固元汤。方中茵陈、栀子、大黄、虎杖清热解毒,利胆退黄,黄芩清热燥温,白术健脾燥温,同为“安胎圣药”,熟地、当归、泽泻、茯苓、丹皮滋阴养血补而不腻。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解毒退黄,滋阴凉肝之功。临床观察表明,思美泰联合中药治疗ICP效果优于单用思美泰,其能达到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可减轻胆汁酸对胎儿的毒性,改善产科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妊娠期间孕妇对胎儿的关注程度往往超过对自身的关注,而ICP主要对胎儿造成危害,故2组患者均不同程度存在焦虑、紧张、担忧、自责情绪。笔者对患者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①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能正确对待疾病。②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鼓励其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禁食辛辣及高蛋白质含量食物。③指导孕妇积极主动的进行胎儿监护,如教会孕妇自数胎动,增加胎心监护的次数,有利于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采用以上这些护理措施后,二组患者的焦虑,紧张,担忧情绪明显改善。因此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配合治疗和监护也有助于减少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的发生。

5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7-109.

[2]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03-504.

[3]Ribalta J,Reyes H,Gonzalez MC,et al. S-adenosyhl-L- methion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a randonmized,double-blind,placebo- contolled study with negative results[J]. Hepatology,1991,13(6):1084-1089.

[4]胡卫华,李铁臣,孙惠兰.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2004,31(5):300.

收稿日期 2009-02-17

上一篇:自制活血止痛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24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从郁证论治交感神经型颈椎病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