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苓健脾颗粒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72例

时间:2022-08-07 09:06:23

关键词 小儿缺铁性贫血 白苓健脾颗粒 硫酸亚铁糖浆 中西医结合疗法

近年来,笔者采用白苓健脾颗粒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72例,并与常规服用小儿硫酸亚铁糖浆治疗的72例作对照观察,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44例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均按照全国小儿血液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缺铁性贫血(IDA)诊断标准确诊 [1]。其中男65例,女79例;年龄2~11岁。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体重、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以白苓健脾颗粒(杭州国光药业有限公司产品,国药准字:B20020619)口服治疗,2~5岁1次10g,1日2次;6~12岁每次10g,1日3次。对照组:口服小儿硫酸亚铁糖浆(哈尔滨仁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国药准字:H23022798),2~5岁每次3ml,1日3次;6~12岁每次8ml,1日2次。治疗期间停服其它补铁或明显影响铁代谢药物。治疗4周为1疗程,1疗程后判定近期疗效。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血红蛋白(Hb)、 血清铁蛋白(SF)及肝、肾功能,观察治疗期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情况。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制定。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恢复正常,Hb达正常值以上者;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接近正常,Hb比治疗前升高10~20g/L;有效:临床症状部分好转,Hb较前升高5~10g/L;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Hb无变化者。

3.2 治疗结果:

分述如下。

3.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6%,对照组为76.39%。两组疗效比较存在极显著差异(P

3.2.2 两组Hb、SF变化情况比较:见表2。两组均能提高Hb、SF,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

3.2.3 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7例,对照组18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不良反应有显著差异(P

4 体会

铁是人体必需的一种重要营养元素。小儿缺铁性贫血(IDA)如不及时针对处理,不仅可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者还严重危害患儿行为智力及免疫机能低下导致疾病丛生。本病属中医“血虚”范畴,又与传统中医典籍记载的“萎黄”、“黄肿病”、“疳证”、“虚劳”等病证相类似。中医认为本病中医治疗的关键在于健脾益胃。白苓健脾颗粒的成分为炒白术、茯苓、山楂、陈皮、含锌猪血水解物、硫酸亚铁,为中西药复合制剂。其中炒白术、茯苓、山楂、陈皮等中药具有健脾益胃、理气化滞的功效,可纠治患儿脾胃虚弱、厌食症状。适度补锌有助于改善食欲,提高铁的利用率。猪血水解物、硫酸亚铁则可提供造血原料。

从本组临床疗效来看,白苓健脾颗粒对IDA有明显疗效,在中医健脾的基础上补充铁剂,同时补充跟IDA有关的微量元素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且降低不良反应,优于单纯补充铁剂,提示具有健脾益胃作用的中西药物复合制剂可提高其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5 参考文献

[1] 廖清奎.小儿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和防治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1989,27(3):159.

[2]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63-266.

收稿日期 2008-12-15

上一篇:从气虚论治小儿原发性遗尿症35例 下一篇:麻杏代赭汤治疗小儿百日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