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治国理政理念浅析

时间:2022-10-24 04:49:20

李斯治国理政理念浅析

李斯,楚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人。“年少时,为郡小吏”。曾“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秦王拜李斯为长吏,不久又拜为客卿,后被任为丞相。李斯为秦的统一大业作出了巨大功绩。

1. 建议设帝号。李斯建言嬴政:古有天皇,有地黄,有泰黄,泰黄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从此中国历史上开始有了皇帝这一至高无上的尊称。

2. “王者不缺众庶”。韩国水利家郑国受命入秦游说,建议引泾水东注北洛水为渠,想以此耗费秦国的民力与财力,使秦无力东征。为此,“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史记·李斯列传》)。李斯在被逐途中上书秦王《谏逐客书》,曰:“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史记·李斯列传》)这个上秦王书虽然直接目的是为自己辩护而不被驱逐,但他却提出了:“王者不缺众庶”(王天下者不抛弃小民)的开放改革理念,并指出“疏士而不用”将会导致秦无强大之名的后果。他的关心人才,重视人才,把人才提升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的理念,是值得称道和重视的。

3. 主张全面推行郡县制。秦统一六国后,大臣们都认为分封是可行的,只有李斯坚决反对,他认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是西周分封诸侯所造成的,只有废除分封制,才可避免祸乱。他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确立了郡县制,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此后又陆续增至四十余郡。推行郡县制,不仅有利于反对分裂,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一,而且适应形势,符合历史发展规律,能有效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4. 反对道古以害今。淳于越提出师古非今进谏。李斯认为其言论荒谬,不适宜采纳。李斯上书曰:“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所建立。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学乃相与非法教之制,闻令下,即各以其私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史记·李斯列传》)李斯之书对于师古非今的时弊具有强烈抨击之效,他认为师古非今的要害是反对秦王朝的改革措施,把秦的统治推回到夏商周时代,反对秦的统一大业。但李斯的焚书坑儒和压制言论的建议措施是错误的。

5. 统一文字。秦以前文字的形体紊乱,各地对同一个字采用的声符、形符不一,给政令的推行与文化交流造成严重障碍。因此,统一文字又是秦统一后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李斯受命对文字进行整理,“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李斯订定文字,依据镏文古文笔画力求简省划一,称为秦篆(小篆),作为标准文字,推行全国。李斯对先秦古字的整理,字体结构的简化和定形,对于推行法令,传播文化,交流思想情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6. 统一度量衡,致力农工。李斯“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 (《史记·李斯列传》。在统一度(尺、寸)、量(斗、升)、衡(斤、两)的标准方面李斯是有功绩的。自商鞅以来,崇本抑末,抑制小手工业,李斯则反其道而行之,将小手工业升之为本,他称“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致力农工重视手工业的理政思想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上一篇:新时期领导者素质开发的教学方法探析(二) 下一篇:关于延安精神“三进”工作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