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工业发展模式、问题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时间:2022-10-24 04:10:39

县域工业发展模式、问题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摘 要]归纳了县域工业发展模式。利用统计局数据、企业家问卷调查、企业家座谈3种方式分析山东省莘县工业发展模式,认为莘县主要利用了资源开发型、工业园区集中型、产业集群带动型、项目拉动型4种工业发展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是企业家思想、资金、发展环境、土地指标、政府扶持政策等因素。指出莘县适合联合利用多种工业发展模式,即资源工业园区大项目产业链产业基地产业集群的路径的工业发展模式,期望能对我国其他县域工业发展的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县域经济;工业;工业发展模式;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7-0047-06

县域工业是指县级(含县级市、区)行政区内从自然界中取得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产业,包括县域内的城市工业和乡镇工业。县域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占重要地位,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发展县域工业、加速县域工业化进程促进县富民强的关键途径。十报告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倍增计划中收入倍增者指的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翻一番,而大部分中低收入者在县域地区,发展县域工业是实现倍增计划的重要途径。县域工业不仅是县域经济的主导部门,也是摆脱县域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困境的主要着力点。落后县要在短时间内追上发达县,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超常规速度跨越发展。由于每个县域的自然资源、地理环境、工业所处阶段不同、社会文化因素不同,每个县域选择的工业发展模式也不同。

一、 县域经济工业发展的模式

所谓工业发展模式,实际也是政府有意识的促进当地工业发展的经济运行模式。本文对我国县域工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典型工业发展模式有以下7种:资源开发型、大企业拉动型、城市辐射发展型、工业园区集中发展型、产业集群带动型、项目拉动型和外需拉动型。

1. 资源开发型

资源开发型的工业发展模式主要是依托县域内的矿产、农副产品、水、气候等自然资源以及劳动力等社会资源优势或综合利用以上几种资源优势,通过资源加工产业纵向延伸以及横向拓展,形成县域工业特色以及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县域工业快速发展的一种工业发展模式。具有代表性县市,如山东寿光蔬菜、山东东阿阿胶、黑龙江大庆石油、新疆克拉玛依石油、山西大同煤等县市。

2. 大企业拉动型

大企业拉动型工业发展模式主要是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并延伸产业链,通过重组、配套扩散、品牌培育、上市等方式培育一批大企业或企业集团,并通过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的充分发展,形成若干个优势产业集群,从而实现县域工业快速发展的一种工业发展模式。具有代表的县市,如山东茌平县、邹城县、广饶县。

3. 城市辐射发展型

城市辐射县域工业发展模式主要是利用县域临近大城市的地理优势,通过依托大城市,主动融入和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辐射或直接作为大城市的工业组团而实现县域工业快速发展的一种工业发展模式[1]。现在很多省都在规划省会经济圈,目的就是通过把周边县域积极融入大城市,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如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首都经济圈、郑州经济圈、济南经济圈等。

4. 工业园区集中发展型

工业园区集中发展型是依托工业园区优越的基础设施环境和优惠的法规政策,招商引资,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快速向县区工业园区聚集,实现同类企业聚集、资源共享、客户共享、专业分工协作,避免了重复建设,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且能够共创品牌,形成群体优势的发展模式。现在很多县域都在积极组建工业园区,其目的就是通过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增加经济总量。具有代表性的县市,如大连市瓦房店。

5. 产业集群带动型

产业集群带动工业发展模式主要是利用当地的工业和手工业基础,再加上当地政府有意识的扶持,促使相同或相关产业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加快集聚,形成的一个或若干个具有区域特色的中小企业密集的产业集群,从而实现县域工业快速发展的一种工业发展模式。该模式主要是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原则组织企业抱团发展带动当地经济产业升级和相关产业发展。其最大优势在于分工精细、技术精湛、劳动生产率极高、规模经济效应强,同时企业之间可以形成互担风险、共拓市场。具有代表县市,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家用电器产业集群、浙江宁波、温州地区的服装产业集群、福建闽东地区电器、制鞋产业集群。

6. 项目拉动型

项目拉动型工业发展模式主要是政府利用自己当地优势自然资源、区位优势、产业发展基础条件、优惠政策、劳动力、人文因素(如侨民的故土情结)等,规划引导以及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进行招商引项目,使本地生产要素与外商资本、技术和管理等优势要素相互融合,形成产业特色或核心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县域工业快速发展的一种工业发展模式。现在很多县市实施以大项目为引擎拉动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如福建省、广东省、山东省的县域经济高速增长就是利用项目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代表。

7. 外需拉动型

外需拉动型工业发展模式主要是指利用本地区的比较优势,生产外需产品,作为支撑当地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当前很多县域的贸易方式仍是加工贸易,依靠的是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这种发展模式受外需、汇率影响较大,风险较大。具有代表的县市是我国沿海县市。

二、7种工业发展模式的理论评价

国内生产总值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组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促进四者增大。从当前我国县域经济的7种工业发展模式来看,大多还是靠投资、外需拉动县域工业发展,如工业园区集中型、大企业拉动型、项目拉动型、外需拉动型。

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丹尼森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6个,即劳动、资本存量和规模、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知识进展、其他影响单位投入量的因素[2]。县域工业发展也离不开这6类要素,当前县域经济比较短缺的是资本和技术创新,大部分县域具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其中,资源开发型主要是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要素,城市辐射型是利用自己区位要素,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和大企业带动型利用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和资源配置,项目带动型靠资本、技术要素,外需拉动型是靠外需拉动经济发展。

这7种工业发展模式大都依据了不平衡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和梯度转移开发理论,即先让一些主导部门和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集中于一些地区,以较快的速度优先得到发展,形成“发展极”,再通过其吸引力和扩散力不断增大自身规模并对所在部门和地区产生支配作用,从而不仅使所在部门和地区迅速发展,也可以带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发展[3]。发展极理论的政策含义是比较明确的,即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发展极”,通过“发展极”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平衡发展战略。

县域经济的工业发展受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劳动力、原有工业基础、社会经济以及政策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每一个县域经济的工业发展模式也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联合利用,如可以联合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建设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引进大项目,建立企业聚集地,完善产业链,建立产业基地,最后形成产业集群。

三、山东省莘县工业发展模式

山东省莘县位于山东省西部,黄河北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2011年莘县人口为 103.34万人,生产总值205.86亿元,人均GDP为20,000元。农业增加值为39.85亿元,占总产值的19%,工业增加值为96.12亿元,占生产总值的47%。由此可以看出,莘县是一个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近年来,在“跨越发展、全面提升”这一总体战略的大力推动之下,莘县投资力度日益加大,工业规模迅速扩张,企业效益显著提高,工业生产稳步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发展速度超过了10%以上。种种迹象表明,在工业强县战略推动下,莘县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当前莘县面临一大问题就是如何继续发展县域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纵观莘县工业经济发展模式,突出表现出以下几种模式:

1. 依靠工业园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莘县拥有两个经济开发区,即鲁西经济开发区和古云现代化工业产业园区,其中聊城鲁西经济开发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随着近年来大家对工业园区观念的转变,发展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开放性经济意识不断增强。莘县园区建设加快,不断完善产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增强园区吸引力、产业接纳力和项目承载力,使园区成为要素聚集地、企业孵化地、集群催生地。一大批有经济实力、技术含量高的国内外知名企业进入本市,入驻企业和项目不断增加,工业园区的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其中,2011年,聊城鲁西经济开发区,入园企业达到358家,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机械制造等产业。古云现代化工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盐化工及精细化工和特钢铸造项目,特别要加快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石油加工园等企业园区。

2. 依靠5大产业集群拉动工业发展

莘县为了集中扶持某些产业发展,实行了以发展产业集群来拉动经济发展的战略,已规划建立5大特色产业集群,即畜禽饲料加工、木材加工、轴承及配件加工、大豆蛋白、特钢铸造5个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在政府的扶持,5大产业集群的企业数目不断增加,而且规模逐渐增大,对于当地经济拉动作用逐渐显现。2011年,5个特色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饲料及屠宰加工企业达到168家,产值160亿元;轴承及其配件加工企业达到676家,产值15亿元;木材加工企业达到966家,产值17亿元;特钢铸造企业达到12家,生产能力120万吨,产值20亿元;大豆蛋白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产值2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大豆蛋白生产基地。

3. 依靠资源开发拉动工业发展

莘县自然资源丰富,初步探明盐矿储量300亿吨,原油储量3,000万吨,天然气储量10亿立方米,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油盐化工产业是莘县的特色产业,以当地油盐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而且产值上亿,是莘县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有两个油盐化工龙头企业,即华祥石化和华祥氯碱。与中国盐业总公司、东营亚通公司、江苏九鼎集团、天津一轻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确立了建设千亿化工产业园的目标,石油化工、盐化工两大主导产业,争取实现突破发展。

4. 依靠项目拉动工业发展

莘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原有基础十分薄弱。多年来,尽管政府各级各部门做了不小努力,但是,由于缺少资金和项目等多方面原因,致使当地一些优势资源和项目没有得到及时膨胀和发挥,工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长期以来一直有很难的突破。近年来,随着政府思想观念的转变,当地投资环境的改善,招商引资政策出台,令投资商和金融界开始对莘县进行重新审视,一批一批新项目和资金开始源源不断的流入莘县,为莘县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商机。原有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得到迅速发展。2006年~2010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亿元,其中工业类投资完成240.3亿元,新建投资过亿元的项目16个。列入省、市重点的42个项目完成投资103亿元。2011年莘县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29亿元,计划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72个,顺利完成全年任务。

四、工业发展模式存在问题与不足

近年来,莘县工业经济的发展确确实实发生了一些新的巨大变化。但是,也必须看到,莘县的工业化尚处在初级阶段,与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相比,其中也出现和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与不足。

1. 工业总量小,工业结构不尽合理,技术构成层次较低

①从工业总量上看,莘县与聊城市其他七县市的工业总产值和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总收入对比来看,差距较大。②从工业结构上看,现有的几大产业中,畜禽饲料加工、木材加工、轴承及配件加工、大豆蛋白、特钢铸造、塑编、油盐化工等行业的企业数量多,但是由于这些产业附加值低,利税额约占全县财政收入的30%,缺乏应有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③从技术构成上看,现有的畜禽饲料加工、木材加工、轴承及配件加工、特钢铸造、塑编几大行业大多属于初级粗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且占比重较高,利润空间微薄,技术含量低。而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和最终消费品较少。④从产业发展趋势上看,原有基础上产业膨胀较多,潜力型、朝阳型、技术提升型的新兴产业较少。

2. 园区基础设施滞后于项目建设

工业园区是项目载体,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功能的强弱,体现一个地区发展环境的好坏,招商引资数额的大小,反映着一个城市工业的发展有无前途与后劲[4]。要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务必从这两方面狠下功夫。虽然莘县两个工业园区已形成雏形,但是,配套基础设施以及行政服务跟不上项目建设需要,尤其是在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方面,政府在为园区服务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招商、立项环评、规划科室短缺,工作人员少等。

3. 产业集群市场拉动力明显不足,辐射效应普遍较低

经过多年的发展,莘县形成了一些特色产业集群,如河店的轴承及配件加工、马西的木材加工、大张的特钢铸造、朝城等乡镇的饲料及屠宰加工,以及正在迅速扩张的汽车配件产业等。莘县五大产业集群正处于形成阶段,虽然有些集群企业多,但是,不是真正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规模小、档次低,影响力还不够。集群内企业未形成分工合作关系,产业链并不完善,集群内企业大部分处于低端加工制造行业,没有主导龙头大企业,无法围绕大企业进行产业链延伸。一项产业或某一企业一枝独秀,缺乏应有的延伸和支撑,其他产业也分别不同程度地存在此问题[4]。如,木材生产基地,既缺乏现代流通大市场的直接拉动,又缺乏木材机械、配件等设备的生产供应;既无本产业内部前展后延的纵向链条,又无包装、仓储、物流等横向相关产业的发展;既没有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的专门培训机构,又没有前沿型的科研、设计、开发和制作机构。

4. 油盐化工业面临复杂因素比较多

莘县古云镇是一个大工业基地,约占莘县生产总值和税收的比重为50%和70%,在莘县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云镇的主导产业为油盐化工产业。如果油盐化工产业能够发展壮大,未来莘县将可能实现跨越发展,但是油盐化工业受国际形势和国家政策影响较大,需要资本投资额大,未来发展风险性较大。在调研中发现当前油盐化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资金,尤其是华祥石化资金问题。目前,华祥氯碱自有资金比较充裕,但是,未来拓展产业链需要资金量比较大,存在一定资金缺口。二是油盐化工业发展所需土地指标不足。三是审批手续繁杂,建设周期长。四是软环境有待改善,企业税费负担较重。五是油盐相关许可证审批有一定的难度,虽然盐储备量约有300亿立方米,但是能开采的量不足30亿立方米。六是与油盐化工业配套的延伸产业链的企业较少。

5. 招商引资项目与当地项目不配套

莘县实行以经济建设和项目建设为核心,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动员一切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主动地争取项目、引进项目、大上项目,为莘县经济迅速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但是,从调研中也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招商项目未进行严格筛选,项目金额小、杂而乱,未与园区定位配套,这给未来园区特色定位和各个企业分工合作带来问题;二是引进项目未与当地特色产业、资源配套,尤其是与五大产业集群、油盐化工行业配套,这不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目标,招商引资一方面是发展当地经济;另一方面也是为当地现有经济服务,利用外来资金、技术、人才发展当地特色经济。

五、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从调研情况来看,莘县工业整体不强,不过一些产业具有一定的资源基础和优势。当前制约莘县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企业家思想、资金、发展环境、土地指标、政府扶持政策等因素,而这些因素正是一个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主要生产要素。

1. 企业家开拓意识有待加强

由于莘县当地企业很多是家族企业,企业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企业家大多有小富即安思想,不能准确判断未来企业发展趋势和风险。很多企业家不敢发展,而且与内外企业合作意识淡薄。同时,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相对匮乏,人才流失严重。从企业家问卷调查和企业家访谈中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企业家年龄偏大。60%的莘县企业家年龄集中在40岁至50岁之间,平均年龄45.5岁;其次,企业家学历普遍偏低。50%企业家为高中以下学历,规模以上企业董事长达到本科水平的只有15%,规模以下企业只有10%。企业家学历水平、知识水平偏低会严重制约企业发展,在实地访谈中也反映出企业家迫切需要学习知识,开阔思路。

2. 企业融资困难

一个地方工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而资金来源方式有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自有资金等方式。在莘县现有条件下,资金问题仍然是其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政府资金、自有资金受限,与金融机构合作是其未来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但是,从调研中发现莘县企业融资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企业的融资方式较少、途径较窄。在莘县企业创立时的资金来源构成中,有平均约26.7%的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不到3%的资金来源于民间贷款,企业初创时的自有资金比例平均超过70%。可以看出,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还是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二是金融担保机构门槛较高。有接近75%的企业认为金融担保机构门槛高是造成企业得不到贷款支持的最主要原因。三是融资成本过高。有超过60%的企业将“银行融资业务手续繁琐,办理效率低”和“融资成本过高”列为当前企业在办理银行融资业务过程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银行融资业务手续繁琐,办理效率低,不仅增加了企业融资过程的难度,而且加大了企业因资金不到位带来的损失,无形中提高了企业融资的成本。四是企业本身规模较小,企业信用较低以及可抵押资产有限也造成了企业的融资困难。五是当地金融机构少,而且与外地金融机构合作企业少,且当地企业之间进行互保、融通资金少,这也说明当地企业之间的沟通少,且缺乏信任。

3. 莘县企业的发展环境还不够理想

一个地方投资发展环境是吸引企业来当地投资的主要因素,虽然莘县近几年来采取多种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招商引资,招来了大量外地企业,但是如果投资环境不继续改善,一旦优惠政策取消、用工成本和电价继续上涨,这些企业有可能逃离本地。从调研中发现莘县投资环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企业负担过重。有74.39%的企业反映企业营运成本较高。二是企业税负较重。有17%的企业认为税负偏重。三是审批程序仍需改善。有70.73%的企业认为审批办事手续繁琐。其次,在希望政府加以改进与提升的问题调查中,有57.4%的企业选择了“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这也充分说明了,政府审批程序的繁琐确实制约到了企业的发展。四是税收优惠政策落实较差。在招商引资时,政府允诺的给企业的优惠政策,在企业引进来之后,不能按照当时允诺落实。

4. 土地指标有限

县域工业发展离不开土地,而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工业用地指标的限制,莘县土地指标紧张,而对于当地招商引资和发展工业成为一限制要素。在土地指标不足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中小企业占用土地过多,闲置不用现象,而又降低了土地利用率。莘县企业家问卷调查和企业家座谈都反映出土地受限,影响企业未来发展,尤其是一些重点大型企业。

5. 政府扶持企业力度还不够大

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当地企业发展,但是由于县域企业大多存在规模小,资金有限、技术能力有限等问题,这就需要政府扶持其发展壮大[5]。虽然近几年莘县对企业扶持力度加大,但是从莘县企业家问卷调查和企业家座谈中还是发现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用于扶持企业创业和发展的财政资金偏少。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成的企业表示享受过国家或省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扶持,还有接近7成的企业则表示从未享受过国家或省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扶持。二是政府对于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有58%的企业仅仅是知道政府扶持政策,很了解的只有24%,还有18%的企业不了解中小企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企业在申报项目过程中遇到了较大的困难。数据显示,有34%的企业认为自身对政策了解不够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结论与启示

一个县域的工业发展模式主要由该地区自身工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决定,也不可能用一个简单的模式来发展工业,应该综合地运用多元工业发展模式协调发展[6]。基于当前莘县工业发展模式、存在问题与不足和制约因素,依据工业资源特点、产业基础、发展走势,笔者认为,莘县工业发展模式可以选择资源开发型和项目拉动型工业发展模式,要逐渐形成资源工业园区大项目产业链产业基地产业集群的路径的工业发展模式,即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油盐、农业、林业自然资源),建设相应的工业园区,然后根据当地资源招商引资,引进与当地资源配套的大项目,建立同类资源的企业聚集地,完善产业链,建立产业基地,最后形成产业集群,带动莘县工业发展。根据当前现状,莘县5大产业集群行业贡献度较低,油盐化工产业贡献度高,把油盐化工产业培育成为莘县的主导产业,特别是盐产业,在现有5大产业中,选择特钢铸造、大豆蛋白作为重点发展产业,扶持重点产业中的大型企业。莘县继续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坚定不移地上大项目、上好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7],如抓好战略新兴产业中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为实现莘县跨越发展,特提出以下几条建议:一是解放企业家思想。莘县政府可以组织莘县企业家进行集体培训,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家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当地企业家之间感情,为以后相互合作奠定感情基础;二是争取和大型油盐化工企业合作,争取国家扶持当地发展油盐化工业政策,如原油指标,采盐矿证。三是不断扩大五大产业集群规模,围绕现有产业进行产业链延伸和技术升级;四是转变政府工作观念,加快招商引资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服务型政府,优化当地发展环境;五是扩展企业融资方式:政府拿出资金扶持企业发展,并出面组织与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鼓励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六是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严格筛选项目,主要是要求项目投资方向、金额、环保、对当地经济和环境影响等要素,尽可能引进符合国家未来发展的政策、投资方向和涉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和民生保障的重大项目;另一方面引进项目要与当地特色产业、资源的配套,尤其是与五大产业集群、油盐化工行业配套,只有这样,才能借助外力与本地特色产业和资源,促进当地经济长久、持续发展、当地人民收入迅速增长。八是加速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不断争取置换建设用地指标以促进工业化发展。

(作者感谢聊城发展研究院莘县调研组成员:马中东、郭斌、杨宏力、曹之然、宁朝山、代源卿、李龙飞。)

[参考文献]

[1] 乐菲菲,朱孔来,等.山东县域经济八种典型模式[J].宏观经济管理,2011(7):68-69.

[2]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551-554.

[3] 水.产业经济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44-245.

[4] 吴学文,杜玉堂,等. 关于滨州市工业经济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J].山东经济战略,2004(3): 34-42.

[5] 卫西亭.发展县域工业的十种模式[J].西部大开发,2004(3): 52-53.

[6] 朱 舜.县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03-109.

[7] 梁树广,李亚光.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2(4):93-96.

Analysis of Count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ode, Problems and Constraints:

Take Shenxian of Shandong Province for Example

Liang Shuguang1,2

(1.Business School,Liaocheng University,Liaocheng 252059,China;

2.Liaocheng School of Development,Liaocheng 252059,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s count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ode of Shenxian with data from Bureau of Statistics,survey from the entrepreneurs and discussion with entrepreneurs and finds that there exist mainly fou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odes in Shenxian: resource development, concentration of industrial parks,industrial clusters and project driven. There are some constraints in the development in such aspects as entrepreneurs’thinking mode,funds,development environment,land targets and government support policies and so on. Finally,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Shenxian should make use of a variety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ode: scilicet,resourcesindustrial park large projects industrial chain industrial baseindustrial clusters,which are expected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other counties’industr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unty economy;industry;industrial development mode;industrial clusters

上一篇:以政府投资促民间投资 下一篇:准备过冬 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