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生字词运用教学策略

时间:2022-10-24 03:13:54

语文课堂生字词运用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文课堂 生字词 运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A-0100-01

字、词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学生正确理解文中字、词的含义,是真正读懂文章的前提,也是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的必要条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字、词教学作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正确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逐步掌握字、词运用的方法,领会规范、生动、形象、优美的字、词运用策略,真正把指向运用的字、词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具体来说,指向运用的字、词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渐进式运用

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词语,学生看似熟悉,但理解运用时又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这类词语的教学,不少教师直接予以回避,等待时机成熟时再进行教学,但这种避重就轻的回避教学方式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语言的大好时机。对此,教师不妨采取渐进式的词语教学方法,让学生丰厚词汇积累,拓宽阅读面。例如,以下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的课文教学片段。

(多媒体展示:爬啊爬……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

师:谁来读一下?(生读)

师:你们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1:天都峰好难爬啊!

师:为什么这样说啊?

生2:我是从“终于”一词感受到的。

师:在你平时的生活中还有做什么事情感觉到不容易的呢?

生3:有一次,一道数学题特别难,我绞尽脑汁终于做出来了,我很高兴!

师:“终于”就是指“到底,终究”的意思,充分说明了过程不容易。

二、明辨式运用

有效的字、词理解大致要经过“理解――记忆――运用”几个阶段。在理解字、词的过程中,教师常常借助字典和工具书理解字、词,但这种理解字、词的方式毕竟是机械、有限的,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活学活用。因此,要使学生实现对字、词的内化,教师就要借助词典学字、词和链接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字、词。例如,以下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赠刘景文》一文的教学片段。

师:“菊残犹有傲霜枝”这句诗中的“枝”在字典里是什么意思?

生1:附着在树木本体上的分叉伸展部分,木条。

师:在这句诗中,“枝”是什么意思?

生2:木条或枝条。

师:这个“枝”字与我们学过的哪个词很像?

生3:支。

师:怎样区别这两个词呢?

(出示选词填空:枝 支)

1.树上又抽出了新的( )条。

2.我新买了一( )铅笔。

3.冬天到了,树( )上光秃秃的。

这样教学,学生对“枝”与“支”的用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体会,有利于学生学习生字词的迁移表达与运用,提高教学效果。

三、丰厚式运用

在语文教学中,同样的字或词出现在不同的语境中,其表达的意义就不相同,教师不妨以文本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式的字、词运用,这样可以使字、词的意蕴变得更加丰厚,有助于学生长久地记忆。例如,以下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一文的教学片段。

(多媒体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师:这句话中的哪个字应该重读?

生1:我觉得“冒”这个字应该重读。

师:“冒”字是什么意思?

生2:突出,高出其他的。

师:这个“冒”字还有其他意思吗?

生3:我觉得还有“不顾”的意思,比如“冒着风雪”。

师:即使是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意义也就不同。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了。(课件出示以下句子)

1.你真是个冒失鬼!(冒昧)

2.有人冒名顶替,我们绝不容许。(冒充)

3.问题一冒尖,就要及时采取措施。(露出苗头)

师:通过刚才所学,我们明白了“冒”的用法有很多种,那么,你能用上“冒”字说一句话吗?

这样教学,不仅丰厚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而且积累了生字,学会运用生字,为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总之,字、词教学的方法还有许多,教师要始终坚持字、词运用的目标,注重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字、词学习,活学活用,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

(责编 杨 春)

上一篇:浅析舞蹈编导在舞蹈创编中对作曲技法的借鉴 下一篇: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