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以知识网络体系统领高考政治课复习

时间:2022-10-24 02:59:34

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以知识网络体系统领高考政治课复习

高考政治课怎样复习比较轻松有效呢?要诀就是,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以知识网络体系统领高考政治课复习。知己知彼,方能轻松应对高考,我们先看一下下表中高考文科综合考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顾名思义,考核选拔的目标就是能力。近几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都是以能力立意的,无论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还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这些考核目标的精神实质都在“能力”二字上,这一点需要大家高度重视。那么,如何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以知识网络体系统领高考政治课复习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在第一轮复习时,在老师指导下,我们应依据课本结合考纲说明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夯实知识能力基础。

在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时我们要依据课本。尽管高考考查的重点是能力,但能力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没有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就谈不上能力的提高。任何能力测试都是基于已有的知识,正所谓“花在墙外,根在墙内”。高考所考查的知识基本上就是教材知识。所以我们必须以本为本,根据教材概括、归纳、总结、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在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时我们要重视老师的指导。老师的专业知识、丰富经验对我们来说是宝贵的财富。一般来说,老师带领我们进行第一轮复习,都是系统地、完整地、详细地、准确地讲解教材,基本上不遗漏知识点。这时,我们要学会听,听出新意来。所谓听出新意,就是再一次体会、进一步理解已有的知识点,提高理解知识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找出自己遗漏的知识点。这样复习,可以提高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时我们要以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重要依据,因为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里有权威的考试内容,列出了当年考查的知识。因此,我们在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时一定要对照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保证不漏掉一个考试内容,不留下一个知识死角。

这一阶段知识网络体系构建的好坏,评判标准就是是否详细、准确、系统,越详细、越准确、越系统越好。在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时,应力争使课节知识关键词(句)化、要点化。我们可以把每一课或者每一节的知识先概括成一个关键词(句),然后把这个关键词(句)分解成另外几个关键词(句),最后把关键词(句)变成几个知识要点。例如我们可以把政治常识第一课概括为一个关键词――国家或国家制度,再将这个关键词分为国体、国家职能、政体、国家结构等四个关键词,之后把这四个关键词和对应的知识要点联系起来。这个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的过程就是概括、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也是进一步理解知识和提升能力的过程。

2.在第二轮复习时,我们应提炼、浓缩知识网络体系,迅速提升能力。

在第二轮复习时,我们应注重对知识的整合,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在第一轮复习时打下牢固的基础,有利于轻松地进行第二轮复习。把第一轮复习时构建的知识体系拿出来,放在一块,我们就容易找到教材的主线、主干知识以及节与节、课与课、书于书之间的联系。例如对于“经济效益”这一知识点,首先,要弄清它自身的含义、内容、表示公式,掌握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与途径;其次,要找到它与价值规律、国企改革、市场经济的特征、市场交易的原则、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和正当竞争手段等经济学知识点的联系;再次,要进一步联系哲学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等知识;最后,还要联系政治常识中的国家职能、国际竞争的实质等内容,从而全面理解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的真正内涵。

3.在第三轮复习时,我们应以时政热点背景材料为载体,再次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强化训练,提高应用能力。

在第三轮复习时,我们应回归课本,按照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以时政热点背景材料为载体,梳理基础知识,进一步明确主干知识,再次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具体来说,可以以社会重点、热点问题为载体向外辐射,将与其有联系的所有政治知识整理出来,熟练掌握重点、热点问题与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同时强化训练,严格按照高考要求,选做高考真题和高质量的模拟题,提高解题能力,理清解题思路。

总之,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以知识网络体系统领高考政治课复习,必将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上一篇:给记忆插上腾飞的翅膀 下一篇:中招思想品德备考的“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