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公仆 第3期

时间:2022-10-24 02:46:23

古镇公仆 第3期

中原腹地郏县民风淳朴,物产丰富。这里产的烟叶被中华香烟大量采用,红牛名列我国品种牛之一,红薯粉条因滑爽不失筋顽而享誉海内外。冢头镇则因汉文帝刘恒的生母(衣冠冢)葬于此而得名,汉代开国大将纪信冢、明清古建筑群、蓝河七孔石桥、明末“柿园大战”古战场等等,无不在向今人述说着历史的沧桑。

雪后的冢头,一片苍茫。

麦地中有两人在干活,一人舞动铁锹铲起有机肥,一人在旁帮下手也忙得不亦乐乎。记者走到他们近前时,俩人正在嘀嘀咕咕:

“赵书记,你不能干这活儿,恁深的雪,裤腿湿了不说,这粪太脏了”。

“可别这么说,我可是咱这儿土生土长的,这活我也会干”。

被称为赵书记的人抓起一把雪擦擦手又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一盒烟来掏出一根递向另一人。

“来,弄根烟点着。”

书记的称呼吸引了记者。记者走向前同二人攀谈起来。

“下了几天雪,我出来看看墒情,刚好碰上他在这儿追肥,我就闲不住帮了他一会忙。”打下手的人说着,嘴角露出了满足的微笑。

他就是赵让华,河南省郏县冢头镇的党委书记。“春节前我们引进了一家港商针织企业,我现在正准备去看看情况,咱们一块去吧……”赵书记热情地对我说。

回到书记办公室时正12点19分,“这个空调去年夏天坏了,电费太贵,我也不想去修。太冷了,你们多多包涵。”

坐在办公室简陋的木制沙发上,我们攀谈了起来。

“冢头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农民们一直沿袭着传统的种植模式在平均不足八分地上刨食吃,撑不着,饿不死,2001年还被定为省级贫困镇。

“冢头没有工业,没有矿产,唯一的资源就是5.4万亩土地和5.6万人民群众。要想改变贫困,首先得从根本上做起,在土地和人上做文章。自古以来这里的人都有种烟叶的习惯,烟叶生长周期短,烟收后距离种麦的时间土地空闲近60天。地不能闲着。”

这是赵让华来冢头后第一个想要解决的问题。1996年,镇党委镇政府从日本引进了一种产量非常高的大白萝卜,这种萝卜在日本被称为理想大根,而萝卜的种植期又刚好利用了烟叶和小麦种植的时间差,赵让华他们就把这一项目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干了起来。

日本理想大根种植园区终于建了起来。50000亩的种植园,还有一个萝卜初期加工厂,年吞吐产品10000余吨。烟叶收后种萝卜、西瓜收后种萝卜,一年种三茬,仅日本理想大根每年等于在一亩地上又净挣了2千多元钱。2005年日本理想大根种植面积将达到10000亩。

“以前麦收之后秸杆一烧了之,农民方便了,但严重地污染了空气,各级政府只好采取严管高压的政策,干部分头包村包地块没明没夜的禁烧。这几年周边地区每年因焚烧秸杆被罚款甚至被撤职的干部不在少数。而我们冢头镇现在已没有这让人头疼的问题了。要想从根本解决秸杆焚烧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废弃的秸杆能变废为宝。

2004年我亲自带队到平顶山引回来了几家奶牛养殖大户,这些养殖大户本来在其它地方养的好好的,开始都不愿来,我就利用亲情、乡情、心情三大机器,同养殖户同吃、同住、同劳动,介绍我们这里的资源优势,介绍我们这里的环境优势。我们冢头镇现在已建起了初具规模的花花牛奶牛养殖基地,存栏1000余头。我们这里的秸杆现在价值3毛钱1斤,红薯秧、玉米杆、花生腾,农作物壳等过去的废物都变成了宝贝!更让我们高兴的是奶牛在产奶的同时产出的有机肥牛粪是烟叶最好的有机肥料。养牛户都是外地的,牛场的牛粪对于当地群众来说也是免费的。县里领导给我们冢头镇的奶牛基地定了调子‘万头奶牛’养殖场基地。

为了留住已经迁来的养殖户,政府机关的干部分期分批到园区义务劳动搞好心贴心的服务!费尽周折,我们又同花花牛集团签订了长期的供奶合同。可以说,我们现在的养殖业称得是一条良性循环的绿色生产链。

有了充足的有机肥源,我们的烟叶现在长得比过去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加上我们从农大请来有关专家的不定期授课,冢头烟叶的种植公式是人+土地+有机肥+科技。产品直供上海卷烟厂。

郏县的红薯粉条佳天下。冢头镇又因有很大一部分土地是适应红薯种植的岗坡丘陵地,所以种植红薯一直是这里一部分群众的传统农业。红薯粉碎后提出制作粉条的淀粉后剩下的渣和红薯藤都是制做养猪饲料的上好原材料。因此,大力发展养猪事业也是这里引导农民致富的一条绝好渠道。认真领会中央关于公司+农户+基地的政策后,政府筛选出一部分养猪能手建起了养猪园区。优中选优,从这些能手中再选出特别优秀者,采用个人出一部分,大家集一部分,政府再找银行贷一部分组建成龙头企业。统一供种、统一防疫、统一供饲料、统一销售、分散养殖‘四统一分’的模式在我们冢头已定型。现在我们的生猪已远销到上海、广州等有名的大都市。省农业厅2004年还把我们这里养殖场定为无公害生猪养殖基地。单单从基地这一块说我们每年的生猪出栏量已达二十几万头。

同全国其它地方一样,冢头的闲散劳动力也大部分走了出去。出的门多了,挣钱富家不说,从提高广大农民素质这一块来说,走出家门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我们就稳稳抓住这个工作下功夫,不仅对外出打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而且还告诉大家:‘不论你们走到哪里,冢头始终是你们温暖的家!出去了,你们遇上的都是新面孔新环境,时时处处要多学习点技术和人家的先进经验。家乡的发展在等着你们。’我们这儿出门打工的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一带。利用这些外出的家乡人宣传冢头,提高形象那又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在冢头人打工集中的地方,我们镇政府的主要干部进行了分头包片,经常同打工人员保持着联系,甚至亲赴打工地。同志们去了以后一是组织组织大家学习,二是带去家乡人问候。现在每年单单这一项我们冢头人就从他乡拿回来4000多万元钱。咱们刚才去看的那家针织厂家就是我们冢头人在外打工时引回来的。2005年这个厂投资将达到2000万元,直接参于就业的人将达到1000多人。我们的工人90%都是熟练工人,他们以前大多都在广东的番禹从事此类工作,现在厂子办到了家门口,工作看家两不误。这样的双赢好事我做梦都笑醒了几回。”

采访结束后,记者又进行了走访,了解到他说的种植也好养殖也好都比他说的还要好。

广地饲料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李国定说:“没有赵书记就没有我这个企业。你不知道,在我困难的时候,单单为给我跑资金赵书记都不知道跑了多少趟,求爷爷告奶奶,那真是差点没给人家下跪”。就是这位总经理,2004年主动找到镇政府出资修通了园区内几个村子的路并按标准进行了硬化。逢年过节,这位富裕起来了的昔日农民还有一件事必须要做,那就是带上必需的生活品看望孤寡老人。

针织厂的经理李国有说:“我在这个厂的总厂里工作了许多年,在总厂里也我已升到副总管的位置。说句实在话,在外边工作的环境要比在这儿好得多,大城市的灯红酒绿也确实吸引人,但我是冢头人,硬是赵书记感动了我。去年冬天赵书记去看望我们,同镇里村里5个领导连卧铺都舍不得买,并且5个人只买到了三张坐位票,一路上几十个小时,领导们轮流站轮流坐。一路上伙食是提前在家里买好的纯净水和自己家里炒熟的黄豆。由于劳累过度,赵书记到我们厂后竟晕倒在了卫生间里。都是家乡人啊!在镇领导和我们这些打工者的努力下,针织厂在我们这建起了一个分厂。现在厂里的工人是370人。赵书记可真是个实在人,这个厂的建立他立的功劳用啥说也表达不透!”。

一个村子的几位农民这样说:“镇政府在兰河上边修了3座拦河坎,我们这儿的地汗涝保收。镇政府又给我们引来了适合这儿种植的优良品种,采用订单农业的模式,我们这儿的小麦比别的地方每斤多卖7分钱”。

采访中,记者发现赵让华还有一个嗜好,就是特别爱抽烟。他抽的是2元钱一包的“许昌”牌……

上一篇:民工留下的村庄 下一篇:社会保障制度如何防止“拉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