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背景下上海市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时间:2022-10-24 01:38:57

欧债危机背景下上海市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摘 要】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在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国际市场需求约束加剧的背景下,深入探讨了上海市服务业竞争力的现状。

【关键词】欧债危机 上海市 服务业

如今服务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发展服务业,不仅可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而且能显著提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整体竞争力。

随着金融危机所造成的深层次影响不断显现,欧债危机持续发酵,需求约束不断加剧,上海市服务市场正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竞争,这对提高上海市服务业的竞争力水平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探讨和分析上海市服务业的竞争力水平,从而制定有效的应对国内外竞争的策略,对于保持上海市服务业的发展优势,实现上海“四个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目标,促进上海经济发展转型,提升上海市的产业整体竞争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 服务型经济结构初现

建国以来,第二产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是上海市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其总产值和增长速度曾远远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1978年到2010年,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8.6%增长到了57.3%,第三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8.3%。2010年,上海市第三产业实现总产值9833.51亿元,同比增长10.1%,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2.58%,三次产业的比重为0.7∶42∶57.3(见图1)。

二 服务业内部结构实现了优化升级

在上海市第三产业总产值快速增长的同时,其内部也出现了不均衡的发展趋势。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在第三产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有了较大程度的下降;而专业化程度高、知识密集的生产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在第三产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已经逐步实现了优化升级。

三 生产业发展迅速

2001年以来,以金融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为代表行业的生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上海市生产业实现总产值5631.25亿元,分别占2010年上海市生产总值和上海市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的33%和57%,较2001年同期增长3998.81亿元,增幅达到了245%,年均增长近15%。

四 服务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区域集聚初步形成

在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上海市服务业的空间布局也在不断优化。上海市中心城区,依托各自的区位优势,成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上海市也探索了中央商务区多极化、分散化发展的新路。2007年3月,上海市认定了包括黄浦区路环人民广场现代商务区在内的2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012年,在2007年认定的2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基础上,又新认定了包括浦东新区世博园区会展商务集聚区等5个集聚区。从集聚区分布的空间位置来看,7个集聚区分布在内环以内,8个分布在内外环间,10个分布在外环以外,极大地缓解了中心城区商务功能过度集中带来的压力。从集聚区分布的行政区域来看,这些集聚区分布在包括崇明县在内的所有区县,为带动所在区县的经济增长,促进上海市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0年年末,上海市首批确定的2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的80%已基本建成或部分建成并初具规模。据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初步统计,集聚区建成面积达到了155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总额2194亿元。

由上可知,上海市服务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与上海“四个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目标相比,与上海经济发展转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我们对上海市的服务业竞争力水平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制定有效的应对国内外竞争的策略,进而保持上海市服务业的发展优势。

参考文献

[1]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1)

[2]江小涓.“十一五”期间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体制政策保障[J].管理世界,2005(1)

[3]关长海. 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7

[4]张慧文.我国三大经济圈金融服务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管理世界,2010(6)

[5]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十二五”规划[OL],2012.5

上一篇:新疆服务贸易发展浅析 下一篇:现代旅游发展的高职高专旅游日语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