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资本周转理论的认识

时间:2022-10-24 12:02:16

浅谈对资本周转理论的认识

【摘 要】资本周转理论是马克思《资本论》的重要内容,它主要指导企业如何进行经营怎样进行资本的分配,以及如何以最少的资本获取最大的利润。本文主要介绍了资本周转理论的要点、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及民营企业在运用它时应坚持的应用原则。

【关键词】马克思 资本周转理论 周转速度 应用原则

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实现价值的增值,资本运动的表现形式就是资本的周转,把握资本周转的要点对于我们提高对资本周转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 资本周转理论的要点

要把握资本周转理论,必须先了解资本的循环理论,资本循环理论是资本周转理论的前提和基础。

1.资本循环理论

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等三个阶段并相应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在这个运动过程中产业资本要依次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三个阶段。

第一, 购买阶段。即资本家已购买者的身份到生产资料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去购买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和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为其生产做好前提准备。

第二,生产阶段。即资本家把购买来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投入到生产过程中,让工人开始新的商品生产。

第三,销售阶段。即资本家以商品售卖者的身份回到市场上来,把商品卖出去,把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

资本的循环必须要保持一个时间上的继起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即资本必须是三种职能形式的并存同时需要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这样才能保持资本循环的正常运行。

2.资本周转理论

资本的循环不是一次性的孤立行为,而是一次连续不断的运动过程。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的周转。资本周转的核心就是资本的周转速度问题。马克思指出,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资本的运动,无论对它自身的存在和增殖,还是对再生产过程连续性的保持,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资本生命力的强弱就是由它运动或周转的速度决定的。周转速度越快,资本的生命力就越旺盛;反之,其生命力就越衰萎,资金运动的停止,就是它生命的结束。因此,认识资本的运动,把资本作为运动中的价值来把握,是认识加速资本周转经济效益的基础和出发。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固定资本主要是以机器、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的形式存在的,其使用价值的周期比较长,其价值是随着机器厂房设备的磨损一步一步转移到生产出来的产品中,并随着产品的出售逐次收回的,因而其周期比较长。而流动资本是以原料、燃料等劳动对象的形式存在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他们的使用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性的消耗掉并作为新产品的形成要素转入新产品。因此它的价值是随着商品的出售一次性的转移完成。因此,在一定的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占的比例越大,其周转速度就越慢,反之就越快。

第二,资本的周转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说周转速度就等于周转时间,企业的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生产时间是指产业资本处于生产领域内的时间主要包括劳动时间和生产资料储备时间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等,生产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劳动力的素质、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对于先进技术的掌握程度等。流通时间是指产业资本处于流通领域内的时间。它包括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两个部分。购买时间主要包括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时间,销售时间是指把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流通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商品的市场认可度、交通运输时间等。

二 资本周转理论的意义

资本周转理论在《资本论》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于我们当代也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理论意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而资本运动的表现形式就表现为资本的周转,没有资本的周转资本就会固化资本主义的生产就会停滞。资本周转理论在马克思《资本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资本的周转是资本循环的高级形式。没有资本的周转资本循环的继起性就会停滞,产业资本就不能相继转化,这样资本的循环就会中断,企业的生产就不能正常进行。其次,资本的周转是企业进行社会再生产的前提,没有企业的资本周转,社会再生产所需的原料和资金就会中断,社会再生产就难以持续有效地进行。因此资本周转对于社会再生产的意义也很深远。

2.实践意义

资本周转理论作为资本运动的重要理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仍有很大的指导作用。首先,对于政府而言,政府要认识到资本周转理论的重要性,政府在制定各项经济政策时必须运用资本周转的理论,考虑到不同类型企业的生产资本的构成,以及资本周转的速度。根据不同企业资金的周转制定适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较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其次,对于企业而言,企业要学会运用资本周转理论保持资本在不同部门的合理分配,同时企业根据各自的生产和销售特点制定适合自身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使商品资本尽快的转化为货币资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 资本周转理论在民营企业中的应用原则

我国的民营企业长期以来由于自身的观念和能力以及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下,融资比较困难资本实力比较弱、发展规模小,从而与国企或者外资相比缺乏一定的竞争力。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既有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对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企业是无法改变的,因而对于企业来说提高其竞争力的最主要途径就是改变自身,即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让资本快速的流动起来,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融资难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缩短资本的周转时间,增加企业的利润。因此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是民营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当代民营企业要正确运用资本周转理论需要把握以下几项应用原则:

第一,民营企业的所有者必须在思想上认识到资本周转理论的重要性。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资本周转的速度比较慢,原因在于大多数的企业所有者并没有认识从思想上到资本周转的重要性。我国民营企业的固定资产资金大约有几万个亿,再加上流动资本也有几千个亿,如果通过资本周转把社会平均利润提高1%,那么每年就可以多提供利润几百个亿,这样民营企业的资本利润率就会大幅度提高,从而很大程度上弥补资金短缺的状况,减少企业的负债压力,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因此,民营企业的所有者们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资本周转对于企业的意义,进而为企业制定自身的资本周转措施打下思想基础。

第二,企业的经营者必须引进管理人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自然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于经营管理上的差别,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和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极不相同的。管理的好,资金周转速度快,经济效益好,反之,周转速度就慢,效益就低。再好的设备再多的资金如果没有好的管理人才也不能创造高的利润来。因此,民营企业应该引进相关的管理人才,从而减少资本的浪费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加快企业的资本周转。

第三,企业的经营者必须引进先进的科技,提高其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引进先进的科技无论是对于缩短生产时间还是流通时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先进的科技可以使商品的生产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企业的成本。同时先进的科技可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为企业生产质优价廉的产品保驾护航。从而增加企业的市场认可度,减少库存缩短流通时间,加速资本周转增加企业的利润。

总之,企业的生产经营者要认识到资本周转对于企业的生命意义,在一定的制度措施上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引进科技和人才,提高企业职工的积极性等,这样就能够加快企业资本的周转增,加企业的活力,提高企业的利润。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森骏吾马克思.的资本周转理论与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效益[J].天津社会科学,1983(5)

上一篇:国外地热能发电动向及对中国的启示 下一篇:新疆服务贸易发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