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模式是提高艺术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时间:2022-10-24 01:02:42

创新教学模式是提高艺术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摘 要:即兴伴奏是高校钢琴专业必修的课程,也是钢琴演奏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增加简谱首调唱名法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会并熟练掌握五线谱固定调和简谱首调唱名法自由转换的新方法,强化钢琴伴奏和声织体与不同类型的歌曲旋律相结合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即兴伴奏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教学模式创新;钢琴即兴伴奏;简谱首调唱名法

钢琴即兴伴奏是钢琴专业的必修课,也是钢琴演奏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但是在钢琴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即兴伴奏能力,一直没有有效解决的方法,致使许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特别是从事音乐普及教育工作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开展大众艺术活动的需要。因此,创新教学模式,抓住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即兴伴奏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一、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即兴伴奏移调困难。五线谱作为国际交流的音乐语言,早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如今中国市场上能够看到的歌曲钢琴伴奏谱大多也采用五线谱的形式。对于学习钢琴的学生来说,弹奏已经编好的钢琴伴奏谱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当面对非专业演唱者时,由于受音质、音高、音域的影响,他们往往需要根据演唱者的声音特点在原调的基础上进行移调弹奏。如果演唱者准备演唱的音乐作品谱面上标注的是降B调,根据演唱者的声音特点需要往下降半个调到A调时,钢琴伴奏者就要实现从五线谱的两个降号调到三个升号调的转变,依靠现场对音乐乐谱的记忆进行模拟移调几乎是不可能的。一般情况下,钢琴伴奏者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会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在原谱的基础上移调。即把五线谱的原谱移位到A调后弹出,但现场很难实现,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改写后才能够完成。二是利用五线谱固定调与简谱首调唱名法的转换方式对旋律作移调弹奏,同时现场为已经移调的音乐作品编配新的钢琴伴奏。这就需要钢琴伴奏者不仅要具备简谱首调唱名法的知识,同时还要对钢琴键盘24个大小调的和声位置非常熟悉的情况下才能够顺利完成。由于大多数学生对简谱首调唱名法运用生疏,无法进行五线谱和简谱的自由转换,所以,当歌唱者需要移调演唱音乐作品时,许多钢琴伴奏者很难即兴弹出。

二是不能熟练地为单旋律简谱歌曲编配伴奏。简谱因其单线条的音乐思维和易学、易认的特点,在被引入中国后迅速得到普及。直到现在,大众喜欢的合唱作品、民间传颂的小调以及流行歌曲在中国仍然采用简谱的形式在群众生活中广为流传。因此,看单旋律的简谱并为歌曲编配钢琴伴奏,成为钢琴演奏者参加群众艺术活动的主要形式。然而,很少有钢琴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简谱,这是因为大多数钢琴学生从一开始学习钢琴时看的就是五线谱,而且固定调感觉已经成为他们读谱的习惯。尽管一些高校在讲授钢琴即兴伴奏的课程中,根据中国国情加入了一些简谱即兴伴奏的内容,但采用简谱首调唱名法的读谱形式,五线谱固定调弹奏方法还是不能使学生掌握为歌曲自由编配伴奏的能力。这就造成学生在实际的排练过程中,面对一个非常简单的简谱歌曲时,常常不知从何入手进行弹奏。由于简谱运用不熟练,读谱的形式和弹奏的方法不统一,不能顺利地为简谱音乐作品即兴编配钢琴伴奏成为钢琴学生的又一个软肋。

二、转变教学观念,探索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新模式

1. 教学理念的创新是教学模式创新的基础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即兴为歌曲编配伴奏的能力。即兴伴奏是一种艺术创作,是作曲理论知识和钢琴演奏技巧相结合的产物。而创作与编配的基础一定是在了解歌曲旋律线条的同时才能确定钢琴伴奏的和声织体,因此,能否快速准确的弹奏歌曲旋律是编配钢琴即兴伴奏的基础,同时它也是钢琴即兴伴奏移调技术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目前大多数高校即兴伴奏课程主要采用五线谱固定调唱名法的读谱形式训练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适合在原调的基础上进行和声序进训练并根据作品的风格特点安排和声织体语言,如果教学时数少,教学中不涉及即兴伴奏的移调技巧,这种教学模式是可以的。但如果教学需要加入钢琴即兴伴奏移调的内容,那么采用五线谱固定调的读谱形式训练钢琴即兴伴奏的移调技术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采用固定调唱名法读谱并弹奏歌曲旋律虽然简单,但固定调唱名法却很难让钢琴伴奏者找到歌曲的旋律感,因此歌曲的旋律很难记忆。在移调的过程中,钢琴伴奏者只能根据调性关系移高或移低看到的旋律音符,同时还要考虑移调后升降记号的调整,所以即兴并完整地移调弹奏歌曲旋律几乎是不可能的现象,更不用说为其即兴编配钢琴伴奏了。因此,采用五线谱固定调的形式读谱并进行移调弹奏只能使钢琴即兴伴奏的移调技术变得更加复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能够弹得一手好琴却不能为一首简单的歌曲做即兴移调伴奏的症结所在。

在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采用简谱首调唱名法记忆歌曲旋律可以解决钢琴即兴伴奏快速移调的问题。

简谱的读谱形式只有一种,即首调唱名法。它用do 、re、 mi 、fa 、sol 、la、 si七个唱名代表任何大小调的七个音。调性的变化主要通过乐谱左上角标注的1=C 等形式体现调性主音高度的变化。由于一首歌曲旋律适用于所有的调性,因此,在记忆歌曲旋律方面大大优于五线谱固定调唱名法,这是简谱首调唱名法能够进行钢琴即兴伴奏快速移调的重要基础。

2.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手段

解决移调困难、不能熟练为单旋律简谱编配伴奏的问题,仅仅采用简谱首调唱名法记忆歌曲旋律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五线谱固定调唱名法与简谱首调唱名法的自由转换,并利用转换后形成的简谱首调唱名法的弹奏方式才能使移调顺利完成。这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

学会看简谱并根据简谱左上角的调性关系弹奏钢琴即兴伴奏,是钢琴专业毕业生今后能够融入群众艺术活动必备的能力。但是采用简谱首调唱名法的方式读谱,用五线谱固定调的形式弹奏钢琴伴奏却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在弹奏的过程中,需要把简谱首调的音符通过计算移到五线谱某个固定调性里,在移位的过程中,固定调的调号以及临时升降记号都会影响演奏者的注意力,这无形增加了钢琴即兴伴奏的难度。实践证明只有采用简谱首调唱名法的形式读谱并结合简谱首调唱名法的弹奏方式才能使钢琴即兴伴奏的移调技术变得简单,移调才能迅速而快捷,这是作者通过多年的研究以及大量的实践得出的经验。

简谱首调唱名法的读谱方式加上简谱首调唱名法的弹奏形式,使简谱歌唱的旋律音符和钢琴弹奏的旋律音符一致,不同的是调性主音高度的调整以及新产生的首调音阶里的升降记号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是根据每一个固定调的音阶全全半、全全全半的音程关系构成并推算出来的,在24个大小调中,任何一个调都可以实现五线谱固定调到简谱首调唱名法的转换。如果熟练掌握这种转换方法,会大大减少钢琴即兴伴奏移调的难度。它不仅可以解决为简谱单旋律歌曲编配伴奏的烦恼,同时可以使钢琴即兴伴奏的移调技术变得简单、方便而快捷。

3. 科学的训练模式是巩固教学创新成果的重要环节

采用简谱首调唱名法的形式读谱并结合简谱首调唱名法的弹奏方式可以顺利完成钢琴即兴伴奏移调技术的弹奏,但能否自由地移调并进行丰富的和声编配则需要通过科学的综合训练才能实现。

和声是钢琴即兴伴奏的基础。无论是为歌曲还是为合唱弹奏钢琴即兴伴奏都离不开和声对音乐结构的支持,所以和声在钢琴伴奏中具有骨架的地位。和声程度的深浅,水平的高低,对即兴伴奏的效果与表现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中,应通过三个方面的训练来提高学生即兴伴奏和声编配的能力:

一是熟悉各种常用的和声语汇,掌握不同的和声色彩。这种和声整体感觉的建立以及和声色彩的培养,可以通过大量弹奏不同体裁的中外经典艺术歌曲,如: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等人的钢琴伴奏谱来感觉、整理和提高和声在钢琴伴奏中的作用。经典音乐作品的浏览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可以为他们日后编配钢琴即兴伴奏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采用简谱首调唱名法的读谱形式并结合简谱首调唱名法弹奏方式训练各种和声连接,熟悉五线谱固定调向简谱首调唱名法转变的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各个调的位置,并为钢琴即兴伴奏的迅速移调打下良好的基础。和声的训练可以从最简单的C大调正三和弦T-V-T 、T-IV-T、T-IV-V-T开始,然后逐渐深入到艺术歌曲最常使用的三升三降的调性进行练习,直到熟练掌握。

三是钢琴伴奏和声织体的训练要与不同类型的歌曲旋律相结合。如用柱式和声音型为进行曲伴奏最有力量,而抒情优美的旋律更适合琶音和声音型,庄严的颂歌适合带远距离的低音和声音型,而活泼俏皮的儿童歌曲更适合带近距离的半分解和弦音型。掌握不同的歌曲类型和钢琴伴奏织体的关系十分必要,它可使钢琴和声伴奏织体的训练不再枯燥,音乐的理论和艺术实践活动结合得更加具体。当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三升三降的调性弹奏和声连接以后,找一首F大调用简谱创写的抒情艺术歌曲进行实战练习,如《翻身农奴把歌唱》用首调唱名法读谱并结合简谱首调唱名法的弹奏方式演奏歌曲前奏,左手加配琶音和声伴奏音型,当进入歌唱部分后,学生自己唱旋律,用琶音分解和弦的伴奏音型弹奏伴奏织体,并注意用耳朵听钢琴伴奏和歌唱者的关系。练好后往上移到G调弹奏,然后再往下移到降E调上弹奏,如此循环往复进行移调的实战练习,不断体会,才能熟练地掌握简谱首调唱名法的读谱形式和简谱首调唱名法相结合的弹奏方式,才能根据演唱者的声音特点迅速移调并进行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

创新教学模式,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内在需要。钢琴即兴伴奏移调的能力是一项难度较大的技巧,也是最实用的一种音乐表演技能。教学中教师应在反复强调其重要性的同时,加强简谱首调唱名法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广泛运用,只有学会并熟练掌握五线谱固定调和简谱首调唱名法的自由转换,并利用简谱首调唱名法的弹奏方式才能使移调技术简单、快捷,才能使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顺利完成从一个学生到合格的教育工作者的蜕变。

上一篇:从“教书”到“教学”:转变的不仅仅是理念 下一篇:在线营销模拟在商学院本科教学中的应用初探